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中職語文教育的主要問題來自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學生方面:首先,在中職教育過程中,語文作為基礎文化課,被學生輕視。學生認為,自己接受的是中學職業(yè)教育,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實踐動手能力才是他們課堂學習的重點,因此,將基礎文化課的學習拋之腦后。其次,由于是中職教育,學生的生源相對于其他學校來說比較差,學生的文化課基礎知識普遍薄弱,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寫作能力弱、閱讀范圍狹窄等;教師方面: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注重教學方法的與時俱進,缺乏新意,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對語文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學習積極性不強。教學中,學生素質(zhì)方面的原因?qū)е陆處煹恼n堂教學沒有按原有的教學設計來開展,影響了教學進程,這種簡單粗暴式的教學設計惡性循環(huán),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如何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營造合作的學習氛圍尤為重要。
采用合作教學法的意義
教師先教授給學生一定的基礎知識和給予其事實材料,根據(jù)個人社交能力和社會態(tài)度的需要,強調(diào)同學之間合作角色的互換原則。學生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并依靠想象力組織同學開展各種活動,最終達到互相激勵、互相啟發(fā)、共同進步的目的。
合作教學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在運用合作教學法時,中職語文教師的工作就是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而學生需要參與到學習的每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在分組時需要進行宏觀的考慮,創(chuàng)造公平的分組條件,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性格、學習成績、語言表達能力、學習組織能力,合理地進行分組工作。在分組時,要考慮到,既要讓學生之間能夠相互探討,同時也要保證教師的參與程度,方便教師在旁進行有效、及時、正確的引導。
樹立學生的團隊意識,提高實踐能力
合作教學法,即通過團隊中的個體相互合作完成某一活動或者達到某種效果。因此,在教學中,使學生樹立團隊意識是根本。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列舉一些通過團隊合作取得榮譽的例子,如中國女排精神、中國航天技術的發(fā)展等,使他們在充分理解團隊合作的基礎上樹立團隊意識。其次,開展相關小游戲,讓他們切身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或者給他們設定一些小任務,讓他們在實踐中提高實踐能力。
讓學生更好地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
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性格及其能力分配不同的工作,使學生都可以參加到學習活動中,更好地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找準自己在團隊中的位置
在運用合作教學法的過程中,課堂上的每一項活動都是由一個團隊完成的,每個人都是團隊中的一部分,缺一不可,學生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在團隊中的重要性。例如,讓每個小組合作完成一個PPT時,教師要考慮到每個成員的分工,如誰做PPT的軟件比較好、誰負責內(nèi)容的確定和圖片的選取等等細節(jié)。這樣一來,學生就會根據(jù)自身的優(yōu)點選擇對團隊有利的位置,使團隊獲得勝利。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讓每個學生展示自己的優(yōu)點。通過相互合作、溝通,能夠取長補短,使學生在語言表達交流上得到提升。
樹立學生的責任意識
中職語文教師應該把教學工作進行拆解劃分,這樣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被分配到一部分工作,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工作中。此外,降低一點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的占比,同時也提高學習成績稍微差一點的學生在分工中的占比。這種新型的學習形式可以讓學習成績不同的學生都能面對適合自己的問題,并解決遇到的問題,在這過程中得到一定的鍛煉,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這種工作中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收獲益處。
樹立學生的權(quán)威意識
在日常的學習活動過程中,中職語文教師應該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其中,在學習活動過程中積累學習經(jīng)驗。中職語文教師還應該幫助學生在各自的學習活動中提高學習能力,樹立屬于自己的權(quán)威。教師安排學生進行學習交流與探討,能夠提高學習活動的效果。例如,在學習楊振寧的《近代科學進入中國的回顧與前瞻》這節(jié)課時,中職語文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不同的學習小組,第一組查找有關資料,了解關于楊振寧的生平與對社會的貢獻;第二組了解有關知識,如關于近代科學的含義、包含的類別以及對社會的影響;第三組結(jié)合那個時代的中國國情,了解當時引進近代科學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意義。這種分組工作的形式能讓學生在完成自己相應工作的同時可以和其他成員進行研究、討論、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樹立自己的權(quán)威。
結(jié)語
總而言之,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對合作教學法的合理使用,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能使學生在合作模式的引導下挖掘自身興趣、拓寬視野、樹立團隊意識,不斷提升自我的實踐能力,使其在以后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處于優(yōu)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