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周末媽媽帶你去外婆家。”媽媽笑瞇瞇地說,“記得把魚網(wǎng)帶上,帶你去小河里撈魚去!”
小河?我的腦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現(xiàn)出外婆家旁那條小河的模樣來:小河不寬,河水不深,河岸上有一個石頭堆砌的圓環(huán),那是專門倒垃圾的場地。不知道是誰第一個開始的,全村人的垃圾都倒在那里。多少年的垃圾堆積在一起,發(fā)出惡心的臭味。到了夏天,那里便成了蒼蠅的樂園,成群的蒼蠅圍著垃圾做游戲。臟水順著沙石往小河里流,河面上還不時能看見幾只漂浮的一次性垃圾袋……
想著想著,我忍不住對媽媽說:“那么臟的小河,我才不去撈魚呢!”
媽媽笑著說:“五水共治以后,小河變身了呢!”
“變身?”我好奇地問,“怎么變身的?”
媽媽一臉神秘地說:“去了你就知道了?!?/p>
汽車沿著公路開了很久,終于到外婆家了。懷揣著好奇心,我迫不及待地向小河奔去:河岸上的圓環(huán)不見了,垃圾堆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綠油油的柳樹。柳條隨風擺動,倒映在清澈見底的河水里,像一位位美麗的少女,正對著鏡子梳妝呢!小河里的水清澈見底,小魚小蝦在水里歡快地做著游戲。幾個和我一樣大的孩子,正在小河里嬉戲,他們挽著褲腳,彎著腰,不停地翻動石頭,尋找石頭底下的小螃蟹。我歡呼一聲,加入了他們的隊伍……
我喜歡現(xiàn)在的小河,我愿意守護它,讓它永遠這樣干凈,這樣美麗!
【施老師的話】
小作者以細膩的筆調(diào)寫出了小河的變化,結(jié)構(gòu)合理,脈絡(luò)清晰。小作者在描寫變身前后的小河時,都運用了勾勒畫面的方式,將小河的變化描寫得很細致:描寫變身前的小河,小作者勾勒了“河岸上的垃圾堆、成群飛舞的蒼蠅、流進小河的臟水、河面漂浮的一次性垃圾袋”等畫面,將臟兮兮的小河帶到了讀者面前。而描寫變身后的小河時,小作者勾勒了“隨風搖擺的楊柳、清澈見底的河水、做著游戲的魚蝦、翻石頭抓螃蟹的孩子”等畫面,將小河的美麗寫得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