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家多了一位新“成員”——一臺掃地機器人。
雖說是機器人,可它并不是人形的。它如一次性水杯般的高度,全身呈圓形,大小如沙發(fā)上最常見的抱枕一般。乍一看,它是雪白的,但細看,你會發(fā)現(xiàn),它的周圍有一圈亮閃閃的銀灰色保護圈。
媽媽說這“家伙”可以代替人工,幫我們掃地拖地,我半信半疑。在媽媽的指導下,我摁動它上方左側(cè)的紅色按鈕,它馬上響起了一陣“嗞嗞……嗞嗞……”的聲音。真的開始工作了?只見它“腳底”的兩個刷子飛快地轉(zhuǎn)動起來,輪子也隨之呈“U”字形軌道行駛。地磚上的一些細碎的垃圾馬上消失在我的視線中。更神奇的是,機器人“肚子”下前方的刷子把臟東西吸進去,后方的抹布則開始拖地,真可謂一舉兩得。機器人所到之處,干凈清爽。兩個小時之后,家里的地板整潔如新。媽媽笑著說:“得好好感謝這小家伙,解放了我的雙手?!?/p>
掃地機器人為什么能這么厲害?原來,它的核心部分是一臺小電腦,這臺小電腦可不一般,它先用紅外線進行偵測,打探好線路之后,在小電腦里存一張地圖,再和紅外線配合,就可以開始打掃了,既高效又安全。但是,這項技術(shù)也還是有疏漏的地方,如果遇到一些小障礙物,或者家里高低不平的地方,它就會被卡住,或者直接翻個大跟頭。所以,我們在使用的時候,需要盡量避開這樣的地方。
這就是我家的掃地機器人,你喜歡嗎?希望不久的將來,我能用自己的智慧改進它的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