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燦爛的星期二,我們又一次聚在學寶的教室里,蔣老師神秘地對大家說:“今天我要頒發(fā)一個‘最佳表現(xiàn)獎’。”大家聽了,頓時七嘴八舌地討論了起來。
“是你?”調(diào)皮的吳榮宸指著梅璽玉大聲喊道。
“是她嗎?是她嗎?”我的同桌也開始參與到猜測的隊伍中。
“百分之百不是我……”討論聲一陣接著一陣。
就在這時蔣老師拿出了一個禮物盒,瞬間教室里就沸騰起來,我對這個禮物盒也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這個盒子里到底裝了什么東西?蔣老師是要發(fā)給誰呢?王志偉大喊道:“搖一搖,搖一搖!”“想得美!”蔣老師得意地說。王志偉又起哄道:“打開來,打開來——”一旁的吳榮宸自信滿滿地說:“那里面一定是錢。”沒想到他這一說,大家都笑得人仰馬翻。最后蔣老師讓陳雨上去打開盒子。
此時,整個教室鴉雀無聲,同學們一個個都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盒子,生怕漏看了最精彩的部分。盒子打開了,居然是空的,同學們大失所望。我也開始納悶了:蔣老師這葫蘆里賣的到底是什么藥?說好的禮物呢,怎么就不翼而飛了呢?我的腦海里冒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問號。
事后靜下心來一想,我突然想明白了,其實今天蔣老師的用意是看我們大家聽到頒獎消息和打開盒子后的臨場反應。我們的好奇、驚訝、疑問、猜測到后來的大失所望,我們都是真情流露,沒有預演,沒有浮夸,所以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是“最佳表現(xiàn)獎”。但是,從這次“烏龍”頒獎中,我懂得了一個道理——我們只有學會察言觀色,才能識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