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國紅
摘 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離不開情感教育。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只有充分挖掘教材內容,讓情感教育滲透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之中,才能打動學生的心弦,激發(fā)學生情感共鳴,使整個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過程充滿生機與活力。
關鍵詞:情感教育;意義;方法
情感教育是與認知教育相對的概念,情感教育就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和諧融洽的教學環(huán)境,妥善處理好教學過程中情感與認知的關系,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通過情感交流增強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豐富的情感,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他們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和人格特征的教學方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貫穿和滲透情感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
新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從教材內容上看,主要涉及道德建設、法律知識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理論性強,專業(yè)性術語較多,比較抽象;從教材的呈現形式來看,大多是以文本的形式出現的,雖然有許多活動設計,但活動載體仍然是大段文字敘述為主,對學生的閱讀理解和記憶的要求較高;從中考的角度來看,道德與法治課在中考中分值所占比例較少,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學生普遍都不夠重視。上述種種原因導致了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課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氣氛沉悶,學習效果不佳。那么,作為道德與法治課教師,我們該如何變被動為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道德與法治課堂活色生香呢?人是一種感情動物,俗話常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得之以心”,可見,情到真時冰亦消。因此,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采用情感教學就是我們出奇制勝的法寶。
一、情感教育有助于增進師生關系,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氛圍。
古人說“親其師,信其道”。可見,老師要讓學生信自己的“道”,情感投入就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學校生活中,絕大多數學生都會對老師敬畏之心有余而親近之力不足,不敢或不愿直接與老師交流溝通。并且道德與法治課老師一般一周只有兩節(jié)課,與學生的面對面接觸也比較少。因此,道德與法治課老師要勇于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走近學生,與學生民主平等相處,讓學生感受到產生尊重與信任。老師更要走進學生,在思想上指引學生,在生活上關心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愛,進而與老師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那么,這種融洽輕松的師生關系必然會使學生樂意聽從和接受老師的教育,愉快和諧的教學氣氛又會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的效果也會隨之越來越好。
二、情感教育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活躍道德與法治課課堂氣氛,實現高效課堂。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芭d趣”就是點燃這“火藥”的最好導火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情感教學就是重要的一種激發(fā)興趣的方法。
道德與法治課很多內容都是法律條文,或者是概念、原理,對于理解能力尚欠缺的初中學生來說本來就比較枯燥乏味,再加上有些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運用的教學方法除了勾畫重難點,就是讓學生背誦記憶。時間一長,學生不僅對道德與法治課的學習失去興趣,而且對老師也開始厭煩,就更不愛學習了。那么,我們如何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情感呢?
一是緊密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誘發(fā)情感共鳴。比如講述歷史故事、觀看電視記錄片和教學影視片等方式讓學生了解道德與法治理論背后的情感故事,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認識到道德與法治與我們個人的生活密不可分,體會道德與法治的嚴肅性和重要性,從心靈上真正感悟到學習道德與法治的重大意義。二是將學生帶進真實的生活場景,比如,聽英模報告會,身邊人現身說法等。道德與法治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讓學生從生活實踐中看到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性,從而自覺產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的興趣。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在課堂上就會有話說,愿意說,積極說,課堂教學氣氛就會熱烈,高效課堂就能真正實現。
三、情感教育有助于完善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有利于形成學生社會化的行為
道德與法治課肩負著直接向學生傳達著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價值觀的重要任務,是學校德育教育的主要陣地和主戰(zhàn)場。中學生校園欺凌、輕生、弒親等惡性事件頻發(fā)就是情感教育缺失的惡性后果。從個人的成長而言,情感教育旨在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發(fā)展自我,珍惜生命、善待他人,在感悟生命中不斷完善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看,情感教育是知、情、意、行融為一體的潤滑劑,為學生適應社會生活儲備健康的、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情感教育通過對生活經驗認知內化為道德情感指導道德行為的過程。情感教育對于構建和諧文明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具有重要作用。
實踐證明,情景教育是一根系著理論與現實的紐帶。尤其在高效課堂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景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我們要學會借景生情,以理激情,讓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所以,情感教學不僅是良好師生關系的紐帶,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良方。提高學生道德踐行的能力也就無法實現。只有通過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融入情感教育,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知識,才能有效促進德育教育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標的實現。因此,在道德與法治課堂實施情感教育不僅能夠實現師生關系的融洽,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三觀理念,而且有助于學生思想道德與法治成績的提高,有助于學生自身價值的體現,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在教學中要學會充分地實施情感教育,積極構建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