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艾彤
曾有一床被褥把你與整天的疲憊隔絕;曾有一個擁抱贈給你勇氣和力量;曾有一句話語將你從冰冷的沼澤中打撈上岸;曾有一本書緊貼你的胸膛,情懷流淌于心上……仿佛周圍的空氣都升溫了,又不知從哪兒散發(fā)出靜謐的氣息?;蛟S,那些依稀熟識的感覺可稱之為“溫暖”吧。①
一
某個冬日的下午,窗外白雪紛飛,從室內(nèi)看去,一切盡是陰冷蕭瑟的景象,連眼前的光也仿佛是灰色的。②不過,屋里的確暖和,臺燈也投射出顯暖的橙黃色,我就著溫暖的燈光,取一本喜愛的小說,細細品讀,這樣的日子讓人感到溫暖。不過,在我看來,當(dāng)身體上的溫暖與精神上的溫暖不謀而合時,溫暖,或許才會顯現(xiàn)出更加明晰的輪廓
二
原本普普通通的一件事,卻讓我印象深刻——
多年以前,我在結(jié)冰的路面上不小心跌倒,被路過的大姐姐扶起后,還聽到幾句關(guān)懷的話語。這事發(fā)生在冬天,背景理應(yīng)換成冰冷的白,那一刻,卻讓我感受到了溫暖明亮的黃。寒冷中,原本只有一份式微的暖意,也在此刻被無限地放大,至少填充了我關(guān)于那時的全部回憶。我想,“雪中送炭”這個詞用在這里再合適不過了
三
由“雪中送炭”③而始,讓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件事——
也是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放學(xué)的時候,老師叫住了我,用責(zé)備的口吻詢問我為什么這次作業(yè)錯得那么多。我雖沒有環(huán)顧四周,卻依稀能感受到身邊的同學(xué)的注視,只是一瞬間,眼淚便稀里嘩啦地打濕了衣襟。本想說自己是感冒發(fā)燒時做的作業(yè),可由于緊張,竟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老師看出我的窘迫,暫時放過了我,讓我把作業(yè)修改好再交他一份,順便解釋一下出錯的原因。老師前腳剛走,我后腳逃也似的飛奔到操場上,放聲大哭。但令我沒想到的是,跟隨我的人有很多,她們一路小跑著,拿紙巾的拿紙巾,拿書包的拿書包,竟然還有一名同學(xué)把回家的車都打好了。盡管外面大雪紛飛,但我的心中卻涌動著滾滾熱浪,因為,我被溫暖包圍著?、?/p>
四
生活中細小瑣碎的溫暖平凡卻美好。它就藏在溫暖的文字里,藏在陌生人不經(jīng)意的關(guān)懷里,也藏在同學(xué)們的友愛里。⑤
溫暖大概是內(nèi)心的幸福和滿足感吧。萬物蓬勃生長,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都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然而其中又蘊含著復(fù)雜的規(guī)律,各種因素彼此交錯、反應(yīng),最終生成了奇妙的新物質(zhì)——溫暖
流淌在歲月里的溫暖,不會隨著歲月的消逝而變得寒冷,它會永遠融在你的心里,讓你隨時都有幸福的感覺?、?/p>
(黑龍江雞西實驗中學(xué))
①開篇即用一組排比句,歷數(shù)生活中的種種溫暖,引出對“溫暖”的敘述與描寫,自然而然地切入正題。
②為了凸顯“溫暖”給人帶來的感受,小作者從冬天的“寒冷”寫起,更容易讓人有一種切身的體驗。
③這里的“雪中送炭”并不重復(fù),而是由上文自己對“溫暖”的感受所引出的下文的內(nèi)容。這樣寫,上下文銜接得更加自然。
④ 生活中不是沒有“溫暖”,只是我們不善于體會。小作者就是為了讓讀者有這種共識,才詳寫了生活中常常被我們忽略的“溫暖”。
⑤這一段針對上文敘述的溫暖細節(jié)進行總結(jié),告訴我們,生活中的美好都是“瑣碎”的、“平凡”的,我們只需用心體會即可。
⑥結(jié)尾點題,升華主題,讀后,讓人有暖暖的幸福感。
總評
習(xí)作語言清新流暢,質(zhì)樸到幾近沒有多余的雕琢,但自己對“溫暖”的感受卻是真切的、動人的。小作者選取生活中三個“溫暖”的片段作為寫作素材,由于都是生活中真實且美好的經(jīng)歷,因而讀來會感到生活中并不缺乏溫暖,只是我們平時沒有注意到罷了。結(jié)尾升華主題,令人回味無窮。
(王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