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 夕
過年啦,過年啦
月亮被媽媽包進(jìn)了餃子
太陽被奶奶剪成了窗花
星星呢都留給娃娃
用爺爺?shù)臒煻伏c燃
噼里啪啦
送它們回家
在我的印象中,從我上小學(xué)五年級開始,我家就開始養(yǎng)豬,多的時候甚至養(yǎng)了三頭。那時候攢錢難,養(yǎng)一頭豬,平時喂些剩飯剩菜,到年底殺了,能賣兩百多塊錢。這可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要知道那時候我爸我媽兩個人的工資加起來也只有六十元。要養(yǎng)活4個孩子,還要供我們讀書,每個月即便精打細(xì)算,也常常難有節(jié)余。因此,養(yǎng)豬就等于存錢。
記得,我們家養(yǎng)的第一頭豬是黑毛豬,特能吃。每當(dāng)我媽把一大盆豬食倒進(jìn)槽子里,它就晃著兩個大耳朵樂顛顛地跑過來。然后只聽到一陣急促而響亮的“呱嗒呱嗒”聲,不一會兒,槽子就見了底。這家伙能吃也能睡,每天我去看它,它多半都躺在豬圈里,有時候根本就沒睡著,看到我在看它,眼睛瞇著,瞟一瞟,裝沒看見。其實,我每次看它,就想看它長了多少。因為我媽說過年殺豬有錢了就可以給我們做新衣裳了。因此,每天早上,我都要去看一看,恨不得我們家的豬一夜之間長個十幾斤。
盼望著,盼望著,春節(jié)就到了。按照風(fēng)俗,殺豬要在立春那一天,因為據(jù)我媽說是為了向老天爺進(jìn)貢。老天爺長什么樣?怎么能得到我家的豬呢?這個我弄不明白,也不想弄明白。立春早幾天,我爸就借來了一口很大的鍋,大到人都可以躺在里面睡覺。當(dāng)然不是給人躺,而是為了燙豬、剃毛。到了立春那天,我爸喊來幾個年輕力壯的同事,還有一個經(jīng)常幫人殺豬的小白師傅,于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殺豬大戲開始了。他們先把豬抓住,按倒,然后用繩子將四個蹄子捆起來,這樣豬就動彈不了了。大黑豬有三百多斤,力氣又大,哪里經(jīng)過這個陣勢,一直嘶叫,大人們一陣手忙腳亂。我們?nèi)级阍诜块g里,捂著耳朵,想看又不敢看。只見我媽忙前忙后,一會兒搬凳子,一會兒拿盆。
外面一陣吵鬧聲,我忍不住從窗戶偷偷往外瞧,只見我爸和幾個壯勞力,將豬抬到了板凳上。經(jīng)過一番折騰,豬已經(jīng)沒有太多力氣,只剩下哼哼聲。小白師傅拿起磨得亮亮的殺豬刀,我趕緊低下頭,只聽得豬一聲慘叫,便沒了動靜。不一會兒,見我媽端著一盆熱騰騰的豬血回來了。她要將豬血放進(jìn)鍋里煮一下,使它凝固,這也是過年一道菜呢。這時,大人們開始將豬放進(jìn)裝了熱水的大鍋里,剔豬毛。
附近一些孩子也跑來了,他們喜歡看熱鬧,更重要的是希望得到他們喜歡的東西。男孩子想要豬膀胱。聽起來很惡心,但是這東西我們那時候可是寶貝。洗干凈了,對著口兒使勁吹,便能吹出一個大大的氣球。女孩子喜歡豬腳趾,黑黑的硬硬的豬腳趾里面放上豬油,用釘子鑿兩個洞,穿上繩子,再用一根棉線做捻子,一盞豬腳燈就做成了。大年三十晚上,出來撿沒有炸完的鞭炮,或者叫上小伙伴一起玩,小小的燈就派上用場啦!除此之外,豬蹄子里一塊短短的骨頭也有用處,不過要等豬蹄子燒熟,啃完了,才能得到。這些四四方方的骨頭光滑圓潤,比路邊撿石子玩起來更順手,而且整整齊齊的,又好看。
豬殺了,好肉賣了,留下一些內(nèi)臟和邊角料,過年我家就有肉吃了。那時候沒冰箱,豬肉為了放得時間長些,就腌了做臘肉。一些很肥的肉則被我媽煉成了豬油,而煉油剩下的油渣子,會被包進(jìn)包子里??傊活^豬,能吃的全吃了,一點都不會浪費。
賣了豬肉,家里有了錢,我爸就上街給我們扯布做新衣裳了,鞭炮也買得長又響,噼里啪啦,好不熱鬧。瓜子、糖果自然會多稱幾斤,這個年就過得特別豐盛。過了十五,我媽就開始催促我爸去集市買小豬崽了。當(dāng)圓墩墩、胖乎乎的小豬崽在豬圈里快樂地拱著泥巴,新的一年,我們?nèi)矣钟辛诵碌募耐泻拖M?/p>
(鞏孺萍,著名兒童詩人,江蘇電視臺教育頻道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