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是新疆高等職業(yè)院校預科教育教學的重點內容,是為學生將來專業(yè)技能的學習和走向工作崗位打基礎,因此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教學要依據(jù)當?shù)氐臈l件,采取適當?shù)慕虒W方式,本文從文化習慣的滲透、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和實踐的落實三個角度出發(fā)來談高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教學,望各位同仁能給予一些建議或意見。
【關鍵詞】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 文化習慣 語言運用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6-0031-01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中華民族的母語,也是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應用最為廣泛的交流工具,因為地理條件、歷史傳統(tǒng)、文化習俗等原因,像新疆這樣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還是有很多人習慣用自己民族的語言。對于高職預科的學生來說,這會是他們將來學習與發(fā)展的阻礙,因此在高職預科的學習中,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學習就必需要引起重視。
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行,文化先行
中國不但幅員遼闊還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中華民族是由五十六個民族所組成的,并在歷史上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的居住狀況,因為各地風土人情各異,所以即使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中華民族的母語,各地也依然會形成各種方言,更何況是本就有自身民族文化特色與語言習慣的少數(shù)民族!
語言雖是從功能上看是用于交流的工具,但它同樣也處于一個發(fā)展的過程,語言從產(chǎn)生至今,所有的改變與進步都有歷史與文化的沉積,每一種語言也都是文化的載體。所以在預科學生中進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行之時,也要有意識地進行文化意識的滲透。比如作為古代少兒啟蒙讀物《三字經(jīng)》,《三字經(jīng)》確實不是教材所包含的范圍,但筆者卻認為其不甚復雜的語句正是語言與文化學習的最佳“助手”,不管是教材中《學會寬容》還是《善有善報》其實都能從《三字經(jīng)》的語句中找到相似含義的句子,類似于“融四歲 能讓梨 悌于長 宜先知”就包含著寬容、禮讓、尊重等等文化含義。
二、語言滲透,多元碰撞
如果說文化方面的交流與融合是在推行漢語的內在精神,那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推行就是在教學形式上為學生提供助力。我們必須承認,即使有國家的大力支持,如今的教育資源在全國范圍內也沒有達到平均,筆者所在的學校自然也是如此,因為地理位置、經(jīng)濟發(fā)展程度等等原因,當?shù)氐慕逃Y源相比于大城市確實還有所差距,但是所有人也都在為此而進行努力,課堂教學的形式可以逐步豐富化。
比如網(wǎng)絡與影視資源,如今一些年輕人所喜歡的文化產(chǎn)品確實是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并促進語言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教學中教師不必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字、詞以及句式,同樣可以將經(jīng)過挑選的歌曲、影視作品等引入課堂,就如同在英語課堂中引入西方影視一樣,音樂、影視同樣可以調動起預科學生的興趣,同時也會帶給他們學習語言的氛圍,當他們沉浸于音樂或故事情節(jié)之中時,環(huán)繞在耳邊的語言會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對語言的感知。并且學生在聽之外還可以以此為藍本進行模仿,在有劇情的情況下進行對話練習,對預科學生來說是有趣且能快速接收語言信息的體驗,倘若能在加上教師根據(jù)課堂情況實時而靈活的提問,預科學生對于語言的掌握在多種形式的刺激下,則會更加快速而有效率,使得課堂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學習充滿活力與生命力。
三、知行合一,落實實踐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重要途徑,語言學習最終的目的也都是為了交流,不管是聽、說、讀、寫的哪一種交流形式,都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的重要內容。就像學習英語最好的方式就是可以去歐美國家生活一段時間一樣,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一樣需要語言環(huán)境以及交流實踐的加持。
當然,對于在校的大多數(shù)預科學生來說,在上學階段去其他城市生活一段時間的想法并不可行,以學習語言為目的單獨去其他城市更不切實際,但是語言的練習也不能就此放松。首先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主動創(chuàng)設交流情境,前文已經(jīng)提到對影視劇中情境的模擬表演,這雖然也是語言練習,但畢竟預科學生此時還是屬于接收者,而當主動創(chuàng)設交流情境時,而是考驗學生對所學到的“再說”“并且”“把……當成……”等等詞匯與句式的綜合運用,情境的設計自然不排除學生使用他們日常中所見到的人、事、物,這在某種意義上又達到了文化的一種融合。除此之外,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國內應用最廣的語言,預科學生不用離開學校也可以找到漢族學生來進行交流練習,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中鍛煉學生主動交流的意識,鼓勵他們主動去應用,達到知識與實踐的統(tǒng)一。
綜上所述,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是對一個“陌生”語言引入的過程,需要教師的耐心、用心以及靈活的教學方法,知識學習與實踐的雙管齊下才能最終培養(yǎng)出對國家通用語言有清晰認知的預科學生。
參考文獻:
[1]高會成.新疆高職院校少數(shù)民族漢語課互動探究教學模式[J].語言與翻譯,2008(03):64-68.
[2]王歡.以就業(yè)需求為導向的高職漢語教學分析[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5(1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