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摘 要:在社會經濟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信息技術逐漸融入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也是如此。合理的使用信息化方式和技術對實施高校計算機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過,從現有的情況來看,高校計算機教學長時間使用傳統的計算機教學模式的,要想借助教學改革來應用新型的信息技術達到高校計算機教學的高質量改革目的,具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遵循規(guī)律、逐步前進,只有這樣,才可以起到良好的改革效果。文章重點論述了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計算機教改。
關鍵詞:信息化背景 高校計算機教改
中圖分類號:TP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7(b)-0190-02
高校開展的計算機課程具備提升大學生計算機應用水平的職責,它是高校內十分重要的一項基礎課程。不過,根據現有的教學實踐情況來看,計算機教學模式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新型的信息化設備可以為高校計算機教學改革提供良好的發(fā)展機遇?,F階段,怎樣有效的使用信息化資源來提高計算機教學效果慢慢成為了教學人員面臨的首要問題。所以,在信息化背景下加大對高校計算機教改力度是很有必要的。
1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改現狀
和信息化高校計算機教學相比較而言,以往傳統的高校計算機教學模式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計算機教學效果的發(fā)揮,并且對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學工作的穩(wěn)定開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1.1 教材較為落后,沒有相應的實踐案例做輔助
基于信息化發(fā)展背景下,計算機技術得到了一定的創(chuàng)新與改進,不過,在當前的高校計算機教學期間,還存在著教學內容較為落后、單一現象。再者,教材內容在應用期間無法有效的實現,并且沒有相關實踐案例做輔助。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對學習產生了厭倦心理,它們根本不知道將所需的知識點應用在何處,學習期間過于盲目,無法將自身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出來,最終導致教學效果下降,無法實現相應的目標。
1.2 過于注重理論,忽視實踐
現階段,由于受教師重視力度不足、課堂時間較少等因素的影響,使得當前高校計算機教學期間時長存在著重視理論而忽視實踐的現象。對于計算機教學而言,必須是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的一項科目,此種重視理論而忽視實踐的教學理念不具備合理性,并且相關學習更多的是紙上談兵,自身的操作能力低下,此種現象不利于學生以后發(fā)展。另外,在我國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學期間,必須加強計算機實踐教學,過于注重理論教學而忽略實踐教學的行為是不合理的,應用該種類型的教學模式無法培養(yǎng)出高素質人才,并且無法保障學生全面發(fā)展。
1.3 教學創(chuàng)新性不足,無法吸引學生
計算機自身具備單一性特征,因此,要選擇合理規(guī)范的方式來實施教學工作,將教學的趣味性全面挖掘出來,以此吸引學生,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從現有的高校計算機教學工作實際開展情況來看,對于計算機教學創(chuàng)新工作的重視力度不足,使得計算機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和落后,無法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更甚者產生了厭倦心理。出現上述情況的實質性原因包含兩點,第一點是教師沒有全面認識到計算機教學工作的重要性,沒有根據實際情況,找尋出該項教學存在的趣味點,使得學生興趣低下。第二點是教師自身的創(chuàng)新理念缺失,沒有對以往的教學方式加以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致使計算機教學趣味無法有效呈現出來。
2 信息化背景下的計算機教改發(fā)展
2.1 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
基于信息化發(fā)展背景下,在開展高校計算機教學改革工作的時候,要引進新型的教學技術和設備,使用符合要求的教學方式。計算機作為信息技術中較為重要的一項載體,將先進的教學技術和設備引進高校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是很有必要的。當前,只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信息化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中的相關內容,將其落實于高校計算機教學工作中便可以了。
2.2 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教學具備活躍性以及多變性特征,經過分析表明,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是很有必要的,其能夠獲取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課堂中,使用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指導上課的教師,更能夠受到學生們的歡迎和喜愛。目前,高校計算機教學方式比較死板,需要我們對教學方式加以創(chuàng)新,才能夠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更好的激發(fā)出來,以此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3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計算機教改策略
3.1 確定高校計算機教學目標
基于信息化發(fā)展背景下,在開展高校計算機改革工作的時候,在嚴格遵循國家教學要求的基礎上確定高校計算機教學目標,其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做好學生基礎計算機理論知識方面的教學工作,該項教學內容在具體教學期間占據的位置較大,這是因為理論是實踐的基礎,而實踐離不開理論的支持。
(2)大力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計算機應用實踐能力,以此促進實踐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3)計算機教學和德育工作有著直接的聯系,因此,要多加重視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并且,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得到了凸顯。對此,教師要加大對學生計算機素質的培養(yǎng),強化自身的安全意識。
3.2 制定健全的計算機教學體系
制定健全的計算機教學體系是很有必要的,有助于計算機教學理論以及實踐相互結合,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離不開計算機教學體系的幫助。從現有的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可以看出,改革本身是基于健全教學體系上而形成的,科學合理的構建教學體系,是改革的關鍵,對此,高校必須給予一定的支持,加以創(chuàng)新,并且定期培訓,在優(yōu)化教師理念的同時促進教學穩(wěn)定開展。
3.3 對于計算機教學師資力量的更新
當前,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老教師雖然對計算機教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在信息化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老教師自身掌握的知識點以及使用的教學方式已經和現階段的高校計算機教學相關要求不相符。高校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不可以一昧的依靠老教師,而是應當加大對新教師的引進以及培訓等相關工作,以此為高校計算機教學工作提供一定的力量。對于高校而言,在儲存和更新師資力量的時候,要做好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1)尊重老教師。目前,雖然老教師掌握的教學知識有限,教學能力已經無法滿足現有的計算機教學需求,可是其對于計算機教學做出的貢獻是巨大的,對此,要尊重老教師。并且,如果老教師自身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可以對其進行合理的培養(yǎng),使其在掌握和熟知最新計算機知識能力的基礎上繼續(xù)實施計算機教學這一項工作,假設老教師本身失去了相應的學習能力,可以適當的安置,讓老教師在其它崗位上繼續(xù)呈現出相應的價值。
(2)加大對新教師的培訓力度。在計算機技術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的如今,年輕人是開展高校計算機教學工作的關鍵,年輕教師自身掌握的計算機知識點較多,并且使用的方式較為先進,學習能力充分,這就需要不斷豐富和學習自身的計算機知識儲備技能來滿足教學要求,并且將這些先進的計算機理念傳輸給學生,使得學生的計算機能力呈現快速上升趨勢。
4 結語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文章在分析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計算機教學模式改革措施,以此為高校計算機教育課程的開展提供重要的依據。
參考文獻
[1] 鄧超,王穎.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計算機教改探究[J].科技展望,2016,26(18):209.
[2] 牛詠梅.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計算機教改探討[J].科技經濟導刊,2016(13):142-143.
[3] 楊洪軍,張修軍,喻曉紅.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計算機教改探究[J].電子測試,2015(17):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