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軍,羅美蘭,廖銀根,甘慧群 (江西省皮膚病專科醫(yī)院藥劑科,江西 南昌330001)
金菊解毒顆粒(批準(zhǔn)文號:贛藥制字Z20110033)系江西省皮膚病專科醫(yī)院中醫(yī)科專家經(jīng)十幾年臨床總結(jié)的經(jīng)驗方(專利號:ZL200410033920X),由金銀花、菊花、連翹、黃柏、赤芍、大黃、黃芩、天花粉等8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燥濕行瘀,消腫排膿之功效。臨床上主要用于風(fēng)熱濕毒蘊結(jié)肌膚所致痤瘡、脂溢性皮炎、濕疹、丹毒等皮膚病,療效確切。為確保制劑的質(zhì)量,筆者根據(jù)處方中所含藥物化學(xué)成分及劑型的特點,研究制定了連翹、黃柏、赤芍的薄層色譜鑒別及制劑中綠原酸、芍藥苷的含量測定方法,用于控制該藥品質(zhì)量?,F(xiàn)報道如下。
1.1 儀器 Agilent-1100 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CAMAG TLC SCANNER Ⅲ型 薄 層 掃 描 儀(瑞 士);CAMAG TLC SAMPLER4型自動點樣儀(瑞士);PBQ-Ⅱ型薄層自動鋪板器(重慶南岸實驗電器廠);BP-211D Sartorius電子天平(德國)。
1.2 試藥 綠原酸對照品(批號110753-200413,供含量測定用)、芍藥苷對照品(批號110736-201035,供含量測定用)、連翹對照藥材(批號120908-200915)、黃柏對照藥材(批號121510-201105)、赤芍對照藥材(批號121092-201003)均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金菊解毒顆粒(江西省皮膚病專科醫(yī)院,批號110801,110802,110803);甲醇為色譜純,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2.1 定性鑒別
2.1.1 連翹的TLC鑒別
(1)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5 g,加稀乙醇20 mL,超聲處理20 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醇1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2)對照藥材溶液的制備:取連翹對照藥材0.5 g,按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
(3)陰性對照溶液的制備:按處方及制法,制成缺連翹的陰性樣品,取相當(dāng)于樣品的量,按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成陰性對照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 年版一部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 薄層板上,使成條帶狀,以氯仿-甲醇(7∶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 ℃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陰性對照無干擾。連翹的TLC見圖1。
圖1 金菊解毒顆粒中連翹的薄層色譜圖1~3.供試品;4.連翹藥材;5.陰性對照Fig 1 TLC of Forsythia in Jinju Jiedu granules1-3.test sample;4.Forsythia;5.negative control
2.1.2 黃柏的TLC鑒別
(1)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5 g,加甲醇20 mL,超聲處理20 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2)對照藥材溶液的制備:取黃柏對照藥材0.1 g,按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
(3)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鹽酸小檗堿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5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4)陰性對照溶液的制備:按處方及制法,制成缺黃柏的陰性樣品,取相當(dāng)于樣品的量,按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成陰性對照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 年版一部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 薄層板上使成條帶,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 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陰性對照無干擾。黃柏的TLC見圖2。
2.1.3 赤芍的TLC鑒別
(1)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5 g,加水飽和正丁醇20 mL,超聲處理20 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 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2)對照藥材溶液的制備:取赤芍對照藥材1 g,按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
(3)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芍藥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2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4)陰性對照溶液的制備:按處方及制法,制成缺赤芍的陰性樣品,取相當(dāng)于樣品的量,按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成陰性對照溶液。
圖2 金菊解毒顆粒中黃柏的薄層色譜圖1~3.供試品;4.黃柏藥材;5.鹽酸小檗堿對照品;6.陰性對照Fig 2 TLC of Cortex Phellodendri in Jinju Jiedu granules1-3.test sample;4.Cortex Phellodendri;5.reference substance of Berberine hydrochloride;6.negative control
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 年版一部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 薄層板上,使成條帶狀,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陰性對照無干擾。赤芍的TLC見圖3。
圖3 金菊解毒顆粒中赤芍的薄層色譜圖1~3.供試品;4.赤芍藥材;5.芍藥苷對照品;6.陰性對照Fig 3 TLC of Red Peony in Jinju Jiedu granules1-3.test sample;4.Red Peony;5.reference substance of Paeoniflorin;6.negative control
2.2 含量測定
2.2.1 色譜條件 色譜柱:Phenomenex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動相:甲醇(A)-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脫,洗脫條件見表1;DAD檢測器,檢測波長327 nm(綠原酸),230 nm(芍藥苷);流速:0.8 mL·min-1;柱溫:40 ℃;進樣量:5μL。
表1 流動相梯度洗脫Tab 1 The mobile phase gradient elution
2.2.2 溶液的制備
(1)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綠原酸對照品、芍藥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置棕色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制成每1 mL分別含0.34、0.11 mg的對照品溶液,即得(10 ℃以下保存)。
(2)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顆粒研細,取約1.0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溶液50 mL,稱定,超聲處理30 min,放冷,再稱定,用50%甲醇溶液補足減失的質(zhì)量,搖勻,濾過,即得。
(3)陰性對照液的制備 按處方工藝分別制備缺金銀花、菊花和赤芍的金菊解毒顆粒陰性樣品,按“2.2.3”項下方法制備陰性對照溶液。
2.2.3 專屬性試驗 按上述色譜條件,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陰性對照溶液各5μL 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結(jié)果,供試品在與對照品色譜圖相應(yīng)的位置上有相同的綠原酸峰、芍藥苷峰,而陰性對照無干擾。色譜圖見圖4。
圖4 金菊解毒顆粒高效液相色譜圖A.綠原酸對照品;B.金菊解毒顆粒提取液;C.陰性(缺金銀花、菊花);D.芍藥苷對照品;E.金菊解毒顆粒提取液;F.陰性(缺赤芍)1-綠原酸;2-芍藥苷Fig 4 HPLC chromatogram of Jinju jiedu granulesA.reference substance of chlorgenic acid;B.Jinju Jiedu granules extract;C.negative(lack chrysanthemun,Honeysuckle);D.reference substance of paeoniflorin;E.Jinju Jiedu granules extract;F.negative(lack of Radix Paeoniae Rubra)1-chlorogenic acid;2-paeoniflorin
2.2.4 線性范圍的考察 精密吸取混合對照品溶液2.0、4.0、6.0、8.0、10.0μL分別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峰面積,以峰面積為縱坐標(biāo),進樣量(μg)為橫坐標(biāo),進行線性回歸,綠原酸的回歸方程為:Y=119 381.86 X+0.47,線性范圍為0.68~3.40μg(r2=0.999 8);芍藥苷的回歸方程為:Y=554 197.55 X+0.34,線性范圍為0.22~1.10 μg(r2=0.999 6)。
2.2.5 精密度試驗 取對照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譜儀,連續(xù)進樣6次,每次5μL,測得綠原酸、芍藥苷平均峰面積值,RSD 分別為0.28%,0.17%,表明精密度良好。
2.2.6 穩(wěn)定性試驗 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分別在0、2、4、6、8 h進樣,進樣量為5μL,測得綠原酸、芍藥苷吸收平均峰面積值,RSD 分別為0.37%(n=5)和0.30%(n=5),結(jié)果表明綠原酸、芍藥苷在8 h內(nèi)穩(wěn)定。
2.2.7 重復(fù)性試驗 取同一批樣品6 份,精密稱定,按“2.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上述色譜條件進樣測定,進樣量為5μL,測得峰面積值,計算綠原酸、芍藥苷含量,RSD 分別為0.80%,0.49%,結(jié)果表明此法重復(fù)性良好。
2.2.8 回收率試驗 取同一批已知含量的樣品(批號110801)6份,分別精密加入一定量的綠原酸、芍藥苷對照品,按“2.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上述色譜條件進樣測定,進樣量為5μL。結(jié)果見表2。
2.2.9 樣品測定 取本品3批,按“2.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上述色譜條件進樣測定,進樣量為5μL。結(jié)果見表3。
由試驗結(jié)果可知,儀器的精密度、指標(biāo)成分的穩(wěn)定性、方法的重復(fù)性和加樣回收率等均較好,符合定量要求。根據(jù)測定結(jié)果,暫定每1 g金菊解毒顆粒中含金銀花、菊花以綠原酸計,不得少于5.51 mg;含赤芍以芍藥苷計,不得少于3.68 mg(取3批平均含量的80%為其下限)。
表2 金菊解毒顆粒加樣回收率試驗結(jié)果(n=6)Tab 2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 of Jinju Jiedu granules(n=6)
表3 金菊解毒顆粒樣品含量測定結(jié)果(n=3)Tab 3 Results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Jinju Jiedu granules(n=3)
金菊解毒顆粒處方中的藥味較多,成分復(fù)雜,薄層鑒別有較大困難。筆者對處方中每味藥材都進行了TLC 鑒別方法實驗條件摸索,經(jīng)過反復(fù)試驗,進行多因素實驗條件的比較,制定出本制劑中連翹、黃柏和赤芍的薄層鑒別方法。在赤芍的薄層鑒別中,曾參考文獻[1],用乙醇處理樣品,展開后斑點分離不理想,后改用水飽和正丁醇提取,結(jié)果斑點顯色清晰,分離效果好。
金銀花作為金菊解毒顆粒中的君藥,其主要活性成分綠原酸含量較高,且為臣藥菊花所共有成分,故選其為制劑含量測定的指標(biāo)成分之一;臣藥赤芍投料量較大,因此選擇其所含主要有效成分芍藥苷作為含量測定的另一指標(biāo)。在指標(biāo)成分含量測定考察時,筆者曾參考文獻[2-3]色譜條件以HPLC法同時測定金菊解毒顆粒中綠原酸、芍藥苷含量,分離結(jié)果均不理想;改用甲醇-1%磷酸溶液梯度洗脫可將2個組分完全分離(分離度均大于1.5),且分析速度快,重現(xiàn)性好,供試品制備方法簡單,可作為該制劑定量的指標(biāo)。
綜上所述,所建方法可用于金菊解毒顆粒的質(zhì)量控制。
[1] 中國藥典.一部[S].2010:147.
[2] 褚文靜,張雪,王偉,等.HPLC法測定抗感膠囊中綠原酸、咖啡酸、芍藥苷、木犀草苷和蘆丁[J].中草藥,2010,41(1):66-68.
[3] 劉元媛,盧靜華,郭偉英,等.RP-HPLC法測定抗感顆粒中芍藥苷和綠原酸的含量[J].中國藥房,2011,22(40):3820-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