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陽
2018年,巴西國家博物館的火災令人痛心。這座巴西最古老的博物館原本坐落在里約熱內盧市,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818年。然而,這一切都終止于2018年9月2日的那場大火。如今,我們只能通過一些影像資料來回憶這里曾經擁有的珍品了。
巴西國家博物館原本是皇家宮殿。十九世紀初,葡萄牙王室遷至巴西,帶來大量珍貴文物,將圣克里斯托旺宮殿改建為博物館,并將其命名為“皇家博物館”。十九世紀末,皇家博物館開始向現代化博物館發(fā)展,逐漸成為南美洲自然歷史和人類科學研究最重要的博物館,展品約2000萬件,涵蓋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等人類文明重要文物,以及古動植物化石、標本等。
2018年是博物館成立200周年的重要時刻。6月份,人們還專門舉行了慶?;顒?。然而大火之后,這座三層博物館基本被燒毀,其館藏文物被大火吞噬90%。
巴西國家博物館在建立初期就以動植物標本著稱,尤其是鳥類標本,這里甚至一度被稱之為“鳥之屋”。其后,這里又收藏了大量古生物化石,包括利瑪氏崇高龍—— 一種生活在巴西的食魚類恐龍,主要存在于距今1.12億~1億年前的早白堊(è)紀時期。它的背部長著“帆”一樣的脊椎結構,其近親也曾在非洲出現過。這似乎是南美洲和非洲曾經連在一起的一個佐證。
這是古埃及的一位女祭司,在神廟中為宗教儀式唱祈禱詞。死后,她的木乃伊被裝在一具精美的彩繪石棺中,是至今少有的未被開啟的木乃伊
石棺?,F代研究者用X光掃描后發(fā)現,女祭司的喉部用薄紗做了細致保護,由此聯想到她的身份是位歌者,這種對喉部的保護大概是當時人們希望她在逝后也能繼續(xù)歌唱吧。但遺憾的是,這具從未被打開的古埃及木乃伊再也不能展現在世人面前了。
龐貝曾是一座意大利歷史文化名城,始建于公元前6世紀,位于維蘇威火山腳下10公里處。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大爆發(fā),古城被湮滅在火山灰之下。巴西國家博物館保留有四塊來自龐貝古城伊西斯神廟的壁畫殘片。
這些壁畫大約創(chuàng)作于公元1世紀,保留下來的只有四幅,全部收藏于此。其中有兩幅壁畫描繪了海中場景,包括上圖中的海龍、海豚等圖像;另有兩幅描繪的是植物、鳥類和風景。這些壁畫在千年前的火山噴發(fā)中得以幸免,卻未能逃過博物館的火吻。
不論失火的原因是什么,這場大火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不過,也有幾件堪稱奇跡的幸存文物,其一就是隕石“本德戈”。這塊重達5.6噸,在巴西境內發(fā)現的最大隕石,是地外天體的一部分,至今來歷成謎。由于隕石從天而降必須經受與地球大氣層摩擦產生的高熱,所以極耐高溫,能在火災中完好保留下來。
與這塊幸運隕石相比,“巴西第一人”的尋回之旅更為坎坷,人們幾乎以為已經失去“她”了。這是目前美洲大陸發(fā)現的最早人類頭骨化石,屬于12000年前的一位少女。為了向“人類祖母”——非洲化石露西致敬,科學家給這位“美洲之母”取名為露西亞。據介紹,火災發(fā)生時,露西亞被儲存在金屬盒子中,這才得以逃過一劫。目前80%的露西亞化石碎片已經找到,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