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鴿
奔騰的紅水河,帶著云貴高原的顏色,一路向東進入廣西,折而往南,再拐一個大彎,突兀北上,沖積出大片沃土,眺望江山,在河道折疊之處,你能看到一片宛如巨斧劈開的美麗城區(qū),那便是廣西最年輕的城市之一來賓。
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亦是一顆年輕的新星。說其古老,是因為她有2000多年可圈可點的悠長歷史;說其年輕,是因為2002年,她才被設立為地級市。唯其古老,彰顯底蘊魅力;唯其年輕,彌見朝氣活力。
來賓地處廣西中心位置,當您拿出一幅廣西地圖,將其上下左右對折,中間的交點基本就是來賓,所以它又被廣西人稱作“桂中”。
紅水盤桂中 五瑤居金秀
來賓的發(fā)跡離不開悠悠紅水河,全長659公里的紅水河,作為珠江干流西江上游,有一大半流經(jīng)來賓境內(nèi),這也是紅水河唯一一次從一個地級市的城區(qū)穿城而過。
正因紅水河的源源滋養(yǎng),來賓孕育出了深厚的歷史。先秦時,來賓地區(qū)就是百越民族雜居之地。早在距今約3.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壯族人的祖先“麒麟山人”便在此繁衍生息。
紅水河與來賓土地的共舞,還滋養(yǎng)了我國最大的一個瑤族同胞聚居區(qū),地處桂中大瑤山區(qū)的來賓市金秀縣,是我國最早成立的瑤族自治縣,也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瑤都”。
大瑤山位于來賓市東北,它的東南坡是廣西降雨中心之一,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植被蔥郁的山嶺涵養(yǎng)了豐沛的水系,補給附近的20多條河流,因此大瑤山也被視作珠江水系的發(fā)源地之一。
獨特的氣候條件不僅給金秀縣帶來了優(yōu)質(zhì)的水源,同時也孕育出了獨特的自然景觀。金秀縣的森林覆蓋率達87%,連片的原始森林就有60多萬畝,堪稱“天然氧吧”,因此金秀也有金山秀水之意。
位于金秀城西南處的圣堂山風景區(qū)是金秀大瑤山自然風光精華所在。這里奇松挺秀、怪石嶙峋、云海延綿、溪水潺潺,仿佛置身于人間桃園仙境。萬畝杜鵑花海是圣堂山奇景之一,每年春夏之交,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競相開放,爭奇斗艷,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賞花。而位于金秀城西的蓮花山因山體酷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蓮花而得名,山中美景集黃山、廬山、張家界之美于一身,雄奇且靈秀,亦真亦幻,如行走在水墨畫中。
作為“世界瑤都”的金秀縣不僅能讓你領略到秀美的自然景觀,更能讓您感受它獨特的民族人文景觀。金秀有盤瑤、茶山瑤、花籃瑤、山子瑤、坳瑤5個瑤族支系,是世界瑤族支系最多的縣區(qū),他們共同培育了淳樸的民風和燦爛的瑤族文化。在金秀,一些瑤族同胞還掌握著瑤族刺繡、上刀山、下火海等獨特的民族絕技。
除此以外,大瑤山里還有一些文化傳統(tǒng),被原汁原味地傳承下來,至今造福一方,那就是瑤族醫(yī)藥?,幾迦嗣翊蠖嗑偷厝〔?,利用草藥防病治病,形成了獨具一格的瑤族醫(yī)藥治療方法。
忻城有土司 黔口眷五馬
領略了瑤族風情,讓我們把目光移向來賓市忻城縣,去體會那里的璀璨壯族文化。在忻城縣有著一座我國境內(nèi)唯一保存得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壯族土司建筑物,這就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稱為“壯鄉(xiāng)故宮”的忻城莫氏土司衙門。
“土司”就是封建王朝統(tǒng)治者利用本地土著少數(shù)民族首領治理當?shù)氐囊环N“以蠻治蠻”的世襲制度。廣西土司制度萌芽于唐,成熟于宋,興盛于元,衰沒于清,實行時間長達一千多年。莫氏土司衙署由忻城第八任土司莫鎮(zhèn)威完成衙署主體建筑,后經(jīng)歷任土司先后拓建附屬建筑,形成了規(guī)模宏大的土司衙署建筑群。
歷經(jīng)多次兵火保留下來的衙署建筑皆磚木結(jié)構,具有中原古典宮廷建筑的特點:氣勢宏大、格調(diào)典雅、古色古香。特別是那深幽的殿堂,精制的屋脊翹角、鏤空花窗、浮雕圖案,更具濃郁的民族特色。
如果說紅水河孕育了來賓濃厚的文化底蘊,那么東面的黔江和柳江則給來賓注入了不一樣的生命力。位于來賓市東部的武宣縣猶如一顆“小明珠”鑲嵌于黔江河畔,黔江還與五座連亙山巒共繪出了“五馬攔江”的美景。
這番美景有一段神話由來,傳說古代有五匹天馬降臨人間,覺得武宣比天堂還美,不愿回天上去,玉皇大帝為逼天馬回天,命司雨之神連下幾天暴雨,在村莊即將淹沒于洪水之際。天馬為了拯救人民,化為五座石山,攔住了洪水。
三口黃金江 擁躉來賓港
江河不僅給來賓人帶來了獨特的風景,也給來賓人送去了通江達海的希望。紅水河、黔江和柳江作為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宛如3條舞動的巨龍,翻騰入西江,在歷史長河中,一直以西江"黃金水道"重要區(qū)段的地位,承載著水上運輸?shù)闹厝巍?/p>
然而受枯水期和灘險浪急等因素影響,來賓航運在以前發(fā)展并不順利。建市前,來賓沒有正規(guī)專業(yè)碼頭,船舶停泊主要以自然岸坡和簡易碼頭為主,貨物主要靠人工裝卸,碼頭設備不足。建市后,由于便捷的區(qū)位、交通優(yōu)勢,以及工業(yè)發(fā)展對內(nèi)河航運的迫切需求,來賓港的建設被提上日程。
15年來,在紅水河忻城古奮渡口至石龍三江口航道這190.8千米的來賓港紅水河航道上,來賓港從最初打造“一港五區(qū)”港口格局,到近兩年以三江口港產(chǎn)城新區(qū)為契機,主動融入廣西雙核驅(qū)動發(fā)展戰(zhàn)略,一步一腳印,逐步成長。
如今的來賓正積極打造西江黃金水道升級版,下大力氣建設大港口,優(yōu)化沿江產(chǎn)業(yè)布局、新建沿江物流園,推進城鎮(zhèn)化發(fā)展,積極接受北部灣經(jīng)濟區(qū)的輻射,全力推進“柳來河一體化”,航運呈現(xiàn)出全新面貌。
曾幾何時,在廣西的版圖上難覓來賓的標示。這座建市僅16年的城市,秉持著“天下來賓、來者上賓”熱情與執(zhí)著,創(chuàng)造著屬于自己的輝煌,來賓的發(fā)展也正如澎湃與平靜交織的紅水河,充滿著蓬勃生命力。
來者為賓,不舍美卷。來賓的昨天,掩藏在塵封的土司衙門內(nèi);來賓的今天,張揚在艷陽下江河山巒里;來賓的明天,奔騰在浩蕩的黃金水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