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海彥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黨結合社會的建設和人才的培養(yǎng)而提出的新的要求,其主要強調(diào)在價值和尊嚴方面的追求,并對人類留下的文化精神進行傳揚。初中生正是接受教育的階段,其還沒有形成全面的歷史觀和價值觀,我們需要通過歷史知識的教育去讓學生知古今,使其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會文化內(nèi)涵,感受到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鑒于此,本文主要針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思想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進行相關淺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思想;初中歷史;教學;滲透
前言:之所以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思想應用到初中歷史教學中,主要是為了提升學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素養(yǎng)。在實際的歷史教學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道德素養(yǎng)和人文精神在初中生中有缺失,這主要是因為應試教育使得教師、家長和學生越發(fā)不注重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建設,更多是為了通過知識的學習實現(xiàn)成績的提升,這種教學的韌性是很差的,也不利于學生成長。為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滲透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必要性
歷史學科是一門包含多方面社會文化和思想滋潤的功能性學科,是人類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強大武器。中學歷史教學是對學生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通過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學習,汲取更多的養(yǎng)料,進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們愛國主義精神、國際主義精神、以及諸如團結、堅強、樂觀、艱苦奮斗的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在實際的歷史教育過程中,教師通常情況下僅僅是將碎片化的歷史知識傳輸給學生,并沒有將各個知識點之間的教育意義和人文精神給予傳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更多將歷史學科作為一門考試的科目來進行學習,而不能夠對其中的內(nèi)涵給予充分的理解,這與教育的目的和教師的認知以及學生的自主意識欠缺是分不開的。而中國歷史博大精深,其中所蘊含的價值和核心內(nèi)容也非常的多,所以,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滲透核心價值觀是非常必要的:首先,通過核心價值觀思想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使學生對初中歷史有個更深層次的理解,提高中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思想境界、人格完善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其次,從新定位自己在學習中的價值和身份,不再是傳統(tǒng)的被動接受知識,而是要發(fā)揮自己的價值,切實成為課堂的主人,主動汲取更多的知識,提升能力。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思想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2.1基于新教學觀念展開教學
任何行為的開展都要依賴于一定的認知和觀念,教師要想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更好地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那么教師就需要對自我的教學觀念進行革新。學生是歷史課堂的主體,但歷史人物、事件、歷史現(xiàn)象等要透過教師的媒介作用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對歷史產(chǎn)生認知的興趣和積極性。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師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不能夠充分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使得很多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很難集中熱情和注意力,如果其對課程本身就產(chǎn)生了逆反和排斥的心理,那么其就更不愿意將情感融入到此知識學習的過程之中,也就無法實現(xiàn)較好的教學效果。為此,教師應該端正自己的教學態(tài)度,增強自身的親和力,通過自己的言行來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和行為,這樣也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實現(xiàn)了教育的效果和教學的質(zhì)量。例如,在學習中國近代史內(nèi)容時,老師把學生分成多個小組,給他們自己探究問題的機會,學生可以自己質(zhì)疑答疑。這樣學生們通過自主學習,更好的掌握最基本的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再去分析近代中國遭受列強侵略和欺凌,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是仁人志士沒有放棄過抵抗和探索,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后,帶領中國人民最終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贏得了民族獨立。學習革命先烈英勇獻身精神,從而激發(fā)學生們?yōu)閷崿F(xiàn)中國夢而努力學習。
2.2豐富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更多進行的是單純的理論灌輸,很少給學生足夠的思考和討論的空間和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就很難在教學的過程中將相關的知識進行內(nèi)化。為此,教師應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內(nèi)容,結合教材中的相關事件來引導學生對相關事物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并能夠透過事件表面,更好地分析問題,形成有效的價值判斷。例如:在講述近代史的相關歷史知識時,在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這一章節(jié)的講述中,教師可以將當時八國聯(lián)軍對我國的侵犯和侮辱的細節(jié)故事進行滲透,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一些近代英雄的愛國行為進行描述,用這些愛國行為和英雄形象對歷史課堂教學氛圍進行渲染,引起學生的共鳴,強化學生的愛國意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例如:教師可以結合一些歷史事件,播放相關的歷史電影片段,讓學生通過多種感官意識到自我的社會責任和個人價值,從而使其更好地意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價值[3]。
2.3在教育教學中要應用多種資源
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充分發(fā)揮社會資源的價值和家長的作用,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教師也應該多與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在家中就能夠常常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內(nèi)涵進行滲透,并能夠聯(lián)系生活實際,有效引起學生對于此方面內(nèi)容的重視。與此同時,家長還要做好榜樣工作,例如:家長在家中應該表現(xiàn)得體,在行為上更加貼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樣學生在無形之中就會受到影響,進而更好地在初中歷史的學習過程中更好地投入情感和培養(yǎng)思想。
結語:
綜上所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對于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和道德修養(yǎng)的建設和積累具有重要的價值,我們應該對其給予足夠重視。為此,我們可以通過有效革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以及與家長進行充分的溝通等多種途徑和手段去強化教學效果,進而更快更好地實現(xiàn)教育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陳志南.淺談思想教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滲透[J].新課程(中),2017(02):139.
[2]王小琴.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3(01):56.
[3]姜昌文.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滲透民族團結教育[J].讀天下,2016(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