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一包小小的面也可以如此深入印度人的喜樂悲歡。
雖然進口超市的泰國冬陰功泡面酸辣可口、韓國辛拉面口味勁道、日式豚骨面濃湯誘人……似乎給人造成了一種吃泡面也洋氣的幻覺,但就算吹出花兒來泡面也絕對是美食界的二流子。
畢竟,在已經(jīng)靠烹飪技藝稱霸世界、穩(wěn)坐美食頭把交椅的中國,無法吃到火鍋餃子紅燒肉,而只能吃這個,的確是一個大寫的慘。而這種生活,要是擱在一個印度人身上,絕對會讓他狂奔落淚。因為在印度,能夠天天吃泡面,簡直是天堂般的生活。
印度人民對泡面的感情,與其說是吃貨們的口舌驅(qū)動,不如說是一代人的驕傲印記。印度國民的龍脈幾乎就是靠板球運動扛起的,板球是他們絕對的狂熱與尊嚴。
1983年,速食面出現(xiàn)在印度人貨架上的那一年,也正是印度人贏得板球世界杯冠軍的大盛之年。從那時起,泡面似乎總是能一次次讓人回味起印度威震天下的那個瞬間。
20世紀80年代前,印度只有甩餅和大米這兩種永恒的主食。1983年,印度人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主食還有第三種選擇——面條。
相比中國,泡面被寵溺的巔峰也就止步于火車伴侶。而在印度,從大學教授、寶萊塢明星等上層人士,到普通的會計、工程師等小康階級,泡面是絕對的心頭愛。
干柴烈火的印度男女可能無法隨時買到計生用品,但如果著急吃夜宵,卻可以隨處買到方便面,甚至藥店的貨架上也出售這玩意兒,或許真的是因為有些人離開泡面會發(fā)瘋。
隨著印度社會的發(fā)展,很多年輕的印度人到城市追逐夢想,單身的印度漢子們無法負擔昂貴的下館子的費用,常常是幾根香蕉打發(fā)中午飯。而泡面誕生之后,城市里的年輕人也終于擁有了平價的果腹速食;很多婦女也對泡面贊不絕口,可以快速食用的優(yōu)點,將婦女們從冰冷的淘米水里解放出來,她們有更多時間去干點兒別的事情。
如果說中國的懶妻子一日三餐給丈夫煮泡面,會遭到抗議,那么如果一個印度女人一日三餐給家里人做泡面,只能證明這家人真的很有錢。印度泡面從誕生起,就是一款中上層階級的標志食品。
印度市場上最風靡的一款泡面,就是這個小黃包——雀巢公司1983年在印度推出的美極方便面,每年在印度泡面市場的銷售金額維持在4億美元以上。
漸漸興起的西式咖啡館文化,讓印度的年輕人樂于接觸以前從沒嘗試過的食物。泡面可以是高檔餐廳菜單列表上的昂貴之選。無數(shù)印度藍帶廚師的日常,就是攻克如何能做出最高逼格泡面的技法。
有野心的印度廚師,也會將泡面作為重點研究對象,不惜用世界上最昂貴的乳酪和各類香料烹飪這包泡面。一些中高檔餐廳都會把泡面作為主菜。吃泡面是一件很潮的事情。
售價16盧比的美極泡面,讓白領(lǐng)一族吃到停不下來,卻讓掙扎在貧困線上的印度窮人感到無可奈何,因為印度大部分底層人填肚子的方式,就是自產(chǎn)自銷,吃自家種的大米。任何有成本的東西,都不是他們?nèi)粘o柛沟氖走x。
每次窮人家的孩子得到一包泡面,都會作為一款打牙祭、改善伙食的明星美味。
2015年,美極方便面曾因鉛含量超標與谷氨酸鈉標示不規(guī)范而被下架,無面不歡的印度民眾上上下下紛紛表示“心痛”。下架期間引發(fā)了印度國民強烈的思念,想吃方便面都快想瘋的他們哭干了眼淚,只為一包面。
《商業(yè)周刊》曾經(jīng)這樣贊賞過泡面對印度人民生活的巨大影響:“泡面成功打入印度傳統(tǒng)家庭,顛覆了他們的傳統(tǒng)飲食習慣?!迸菝嫖幕素S富印度人的餐桌,也讓很多人找到了友誼的歸屬感。
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街坊鄰居問一句“吃了嗎?”可以代表對老伙計由衷的關(guān)心,而當代印度年輕人遇到好友,則會說:“讓我們一起泡面吧!”
(摘自“新男人裝”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