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難易程度上講,學語言易,寫作文難。這兩年我就見過中國話說得極溜的外國文盲,中國話能說不能寫也不能認;在家里還好,不影響與中國人戀愛,可出門就有些為難,必須先認識“男”“女”兩字,否則上廁所必須看圖標。
學語言易是因為你生下來就會有一個母語環(huán)境。爹媽以及周圍的環(huán)境都不厭其煩地教授你聽與說,你也很快地牙牙學語,模模糊糊地表達自己的意圖。在表達錯誤時會不斷地有人糾正你,頂多四五歲時,幼兒表達的精彩程度很多時候會超越大人。
按說此時就該學習作文了,但還不行,還需要先學認字。在學字的過程中,你的語言天賦會一點點地被限制,必須按成年人規(guī)定的語境去說,繼而去寫。尤其識字夠數(shù),可以“作文”時,老師會按事先規(guī)定的標準告訴你文章該如何寫,好文章的標準云云,直到你寫出一篇標準的味同嚼蠟的文章來,這時你可能“作文”合格了。
作文合格與優(yōu)秀之間有一條鴻溝,而逾越鴻溝非常困難,所以作文難成了學生在校乃至一生的痛,成了高考分中最重要、比例最大的一道題,決定你未來的優(yōu)劣甚至生死。所以害怕作文幾乎成了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常態(tài),一直影響到高考。
語言與作文之間本無障礙,這障礙是在教育中逐漸形成的,怎樣說話就怎樣作文,道理簡單但不能行;現(xiàn)代語文畢竟不是古文,古文說與寫是兩套系統(tǒng),現(xiàn)代語文則合二為一,所以放寬評判標準,讓作文能自由表達乃為正路。
(摘自“馬未都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