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平
摘要:為了適應時代和學生的發(fā)展,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對單純知識的講解,更應該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通過積極引導,采用形式多樣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的魅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英語,并與自身的發(fā)展結合起來,加深對英語本質的理解。
關鍵詞:初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策略
核心素養(yǎng)主要是指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及終身學習的關鍵能力與必備品格。基礎教育的目標是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英語學科教育雖然主要是語言學科教育,應同時考慮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把英語當做學習和交流的工具,而且應當將學生語言學習與思維能力發(fā)展相結合,從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角度審視英語教育的核心素養(yǎng)。
1.明確核心素養(yǎng)階段性要求
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些階段性具體要求,進而使思維品質通過相對具體的方式表現出來,其存在著一定的可操作性。此外,教師教學要有一個明確的方向,方便教學能夠結合材料進行,從而使學生思維品質得以提高,最終提升核心素養(yǎng)。具體操作時,教師將學生核心素養(yǎng)體系作為依據,制定可理解把握、可操作實施以及可觀察評估的培養(yǎng)目標,促使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能夠相互銜接、上下貫通。
以批判性以及開放性思維培養(yǎng)為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著相應的要求,方便教師在不同階段進行英語教學。教師結合材料為學生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進而使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培養(yǎng)。例如在學習How do you get to school?這一內容時,教師首先為學生準備一個從家到學校的簡單地圖,然后將學生分成小組,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對如何到達學校進行設計。小組內成員進行交流,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聽取組內其他成員的意見,并對問題進行思考和創(chuàng)新,最終得到最佳設計方案。
針對初中高年級這一階段的學生而言,教師也可以采用小組辯論的方式對相似的內容進行教學。例如學習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這一內容過程中,教師同樣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讓每組學生對某一學習內容進行設計,然后每個小組排除一名代表,講述自身所處小組所設計的學習方式,小組表達完成之后,對這一內容進行辯論。這種方式,能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進而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升。
2.充分利用多媒體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多媒體被廣泛地應用在英語教學中,為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通過圖像、聲音、視頻的方式將知識直觀地展現出來,不僅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他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課堂教學中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只是單純地盯著課本看,那些單調的文字就會使他們逐漸產生厭倦的情緒,不利于發(fā)散思維的訓練,時間長了會限制學生多元化的發(fā)展。運用多媒體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有效的整合,使英語知識以動態(tài)的形式展現出來,給學生帶來強勁的視覺沖擊,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在他們的腦海中構建出清晰的思路和框架,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同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搜索與教材相關的內容,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其收獲到更多的知識。
3.教師要注重課本知識與課外延伸閱讀與實踐的充分結合
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基本內容就是“課堂教學更加關注課程建設綜合化、主體化發(fā)展趨勢;實踐活動;更加關注學生學習體驗、動手實踐及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在講授課本知識內容的同時,還要注重以課外延伸閱讀和實踐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可以挑選一些與課本知識相關的英語課外閱讀書目,讓學生分小組地進行閱讀和交流,這樣一來,既可以為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交流提供了機會,同時還可以加深學生之間的情誼,這也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4.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學生通過主動探索,拓寬學習渠道提升自身語言能力的過程。要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能力,首先要使其對所學知識產生極大的熱情。比如,在教學七上Unit2,Thisismysister,我會讓同學們帶一張家庭合影照片,讓同學分小組介紹,小組推薦優(yōu)秀同學在班級介紹,通過反復練習,讓學生牢記單詞,知道人物關系、方位的表達,學生很快掌握了這些知識,學習積極性也高,有利于激發(fā)學習的激情。還可以讓學生下載小影APP,用手機錄音了解自己語音語調,老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閱讀21世紀報英文版,拓展學生知識面,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5.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感覺知識乏味枯燥,對于學習沒有太大的興趣。將教學內容置于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故事性強的文章,可以安排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對話的方式來完成閱讀,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還鍛煉了學生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在講解單詞的時候,可以把它放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不僅可以實現高效記憶,而且拓展了知識面,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
6.開展專題討論活動,挖掘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初中英語學科教學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中一個重要內容還表現在要注重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專題討論活動等形式,挖掘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從而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教書育人”首先是對學生意志品質和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具有較高的道德水平是社會對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同時教師也要加強學習,嚴格要求自己,切實起到“言傳身教”的模范指導作用。
結語:
總之,初中英語教學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和建構英語知識;要以英語語篇為載體,運用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引領學生進行預測、感知、歸納和概括,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要挖掘文本內涵,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最為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林崇德.21世紀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14-29.
[2]王篤勤.初中英語有效教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47-51.
[3]核心素養(yǎng)研究課題組.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J].中國教育學刊,2016(10).
[4]周小勇.深化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