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笙清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南京解元等。吳縣(今蘇州)人。擅畫能書,繪畫上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其人才華橫溢,一生放蕩不羈,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合稱“江南四才子”。
唐寅的《松溪訪隱圖》,縱41厘米,橫29.8厘米,紙本,淺設(shè)色。畫面上方款識為一首自題五絕:“松溪訪隱君,直過橋南去。日暮攜杖歸,群鴉噪高樹?!甭淇睿骸皶x昌唐寅?!弊髡咴陬}詩時漏掉一個“南”字,補在最后??钭R后鈐朱文“唐伯虎”、白文“唐寅之印”二印。
這幅《松溪訪隱圖》,描繪的是唐寅策杖訪隱歸途中的情景。只見深秋的山野暮云四合,霧氣彌漫,使遠(yuǎn)山顯得空蒙迷離;近處山勢逶迤,僅露一角,溪水淙淙潺湲流淌。在一片平坡之上,小溪之畔,一位前來山中訪隱的長須白袍老人正策杖沿溪而返。數(shù)株松樹、雜樹繞溪挺立,由于季節(jié)的變換,雜樹已掉光了葉子,松樹則枝繁葉茂,四季常青。一大群黑色的烏鴉飛過來,有的繞林翱翔,有的棲在枝頭,群鴉聒噪相應(yīng),引得老人扶杖回頭,駐足仰望。山林荒寒之地,秋深霜重,眼看夜幕降臨,鴉鳴戚戚,云海茫茫,看到這樣的畫面,頓時令人聯(lián)想到唐代詩僧賈島于山中訪隱者而寫下的《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不禁為老者因與隱者長久的交流于日暮時才踏上歸途而隱隱有些擔(dān)心。畫面意境荒疏,構(gòu)圖飽滿,布局疏密有致,與唐寅其他山水畫尚“密”之風(fēng)格有所不同。遠(yuǎn)景蒼茫,近景物象密集,設(shè)色淺淡而凝重,清寒滿紙,與深秋松溪之黃昏實景深度契合。作者營造一應(yīng)景物均緊扣“訪隱”這個主題,以松樹的挺拔向上和錚錚鐵骨,暗喻山間隱者的超然卓立,以潺潺溪流映襯隱者生活的縱逸曠達(dá),以白云隱喻隱者的高潔品行,以老者的駐足回首體現(xiàn)對隱者的敬仰與不舍之情。正是畫中未出現(xiàn)的隱者令人高山仰止的潔行風(fēng)范,才使得訪隱者愿意為之跋涉,往還于途,畫面暮云茫茫夜幕降臨,很好地突出了鍥而不舍尋訪隱者及對隱者深相欽慕的畫意。根據(jù)畫面下方左右分別鈐蓋的朱文“南通吳氏收藏書畫印”、朱文“思學(xué)齋”二枚鑒藏印來看,此畫曾為現(xiàn)代收藏大家吳普心的藏品。
唐寅曾于弘治十一年(1498年)中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名解元,正在志得意滿時,卻因會試時無辜牽涉科場舞弊案而被革黜功名,此后放浪山水,以賣畫終其一生,過著“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不愿鞠躬車馬前”的閑適生活。這幅畫林木稀少,雙鉤畫樹身,濃墨淡墨交替使用暈染點苔,分出明暗,樹干蒼勁,根須勁張,顯得遒勁有力。以墨線勾勒山體,山石輪廓分明,淡墨皴擦?xí)炄?,嵯峨立現(xiàn)。作者對人物的刻畫尤其生動,著筆不多,比例雖小卻形神兼具,衣飾線條自然舒展,筆墨工整,近乎白描手法;面部雖然模糊,但回首仰望高樹鴉鳴的輪廓神情卻刻畫得細(xì)膩傳神,一股對隱者的敬仰之情躍然紙上。
唐寅的山水畫,大多是高人雅士山林隱遁的主題,這與他年輕時不幸的科場遭遇是有關(guān)的。在這幅畫上,作者的題畫詩緊扣畫面,詩畫融通,相輔相成,既共同傳達(dá)了畫旨,又是自己內(nèi)心深處不求功名、閑適鄉(xiāng)居、任逸不羈的真實寫照,體現(xiàn)了作者對隱士優(yōu)游林泉、飄逸曠達(dá)的隱居生活的向往。
作為文人中的一種獨特的存在方式,我國古代有很多隱士選擇了遠(yuǎn)離名利、鮮問世事、歸隱田園的生活方式,修身潔行,自得其樂。生活于明末清初的著名人物畫家陳洪綬,晚年畫過《隱居十六觀》冊頁(十六開,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十六幅人物與十六位歷代名士隱居的軼事對應(yīng),如戰(zhàn)國時宋國名士惠施探訪莊子論學(xué)、宋代詩人劉辰翁辭官歸隱過著“待釀桃、千石成千醉”的怡然生活,蘇東坡以酒澆透腹中書的浪漫、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東晉文學(xué)家陶淵明醉臥醒石的清涼愜意、西晉文人孫楚“漱石枕流”不隨波逐流的不俗意志、唐代茶圣陸羽遍訪山泉尋好水烹好茶的樂趣,以及陳洪綬自己禮佛參禪開悟心境的超脫放達(dá)等等。古人隱居,或特立獨行的生性使然,或窺透世事甘老林泉,或其他原因結(jié)廬山野,放浪于山水之間……“憑江嶻嵲芙蓉起,萬壑爭流水映門。雞犬一方塵跡遠(yuǎn),杜陵花竹讓云村?!边@首出自明代吳門派畫家陸治《花溪漁隱圖》上的題畫詩,描述了山水之間充滿雞鳴犬吠情趣的漁村生活環(huán)境,寄托了作者對漁村隱逸生活的向往,可謂古代隱士的生動寫照。古時隱士多,隱居生活及尋隱訪友既是古代文人雅士的雅逸快事,又是古代畫家十分重視的隱逸題材。如宋代畫家郭熙的《溪山訪友圖》,元代畫家盛懋的《秋林漁隱圖》,明代畫家王紱的《隱居圖》,周臣的《雪村訪友圖》,清代畫僧上睿的《攜琴訪友圖》等,都是此類題材的傳世名作。唐寅的這幅《松溪訪隱圖》,可以稱得上是其中頗具代表性的一幅作品。
編輯:劉亞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