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會艷
摘要 針對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提出實驗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教學內(nèi)容的設置和開展方式、實驗教學活動的管理、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思考,以期提高實驗教學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關鍵詞 分子生物學實驗;實驗教學;現(xiàn)狀;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9-0291-01
Abstract Aimed at the current status of molecular biology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t is proposed of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teaching reform in molecular biology experimen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we carried out the reform in several sides,such as the aspects of the setting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content,the management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activities,and the assessment methods,etc.
Key words molecular biology experiment;experimental teaching;current situation;reform measure
分子生物學是一門從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大分子結(jié)構(gòu)、功能及生物合成的學科,旨在揭示生命現(xiàn)象的本質(zhì),其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已滲透到生命科學的各個領域,促進相關學科的快速發(fā)展[1]。隨著社會對實踐性人才的渴求和教育的大力改革,許多學者對分子生物學的實驗進行了嘗試性改革。宋常美[2]針對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了8項改革措施,李燦嬰等[3]對食品專業(yè)分子生物學實驗從教學內(nèi)容、實驗技能、教師考核3個方面進行了探索,丁 勇等[4]則對林業(yè)院校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進行了改革和探索。筆者對分子生物學實驗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學生興趣不高
分子生物學理論課較抽象,尤其是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的技術部分,學生難以理解,再加上分子生物學實驗一般耗時較長、操作要求高,很多學生對此有排斥心理。
1.2 實驗條件不足
受設備數(shù)量、試劑價格、實驗課時和場地的限制,分子生物學實驗分組人數(shù)一般為4~5人,極難滿足每一位學生動手操作的需求。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個別小組中只有1~2個學生在動手操作,而稍有惰性的學生則處于觀看狀態(tài),這些學生操作能力得不到鍛煉。
1.3 實驗缺乏綜合性和創(chuàng)新性
綜合性實驗時間連續(xù)性強、耗時長,受課時和實驗室限制,綜合性實驗項目開出率幾乎為零;同時,由于實驗教學方法落后,學生的主動意識不強,設計性實驗項目也比較少。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的缺乏,不能滿足學生對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技術發(fā)展的深入理解,更難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獨立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
1.4 實驗課堂科學管理方法不完善
受課時、場地、試劑價格的限制,較貴重儀器設備缺乏,每次實驗安排學生人數(shù)多,實驗教師的力量則相對薄弱,導致實驗秩序欠佳。
1.5 實驗課程考核方法不合理
由于學生人數(shù)多,平時溝通少,教師對大多數(shù)學生不了解,也不能在實驗過程中注意到每一位學生的表現(xiàn),故目前對實驗的考核只能參照實驗報告和點名考勤。
同時,以往的考核方式側(cè)重于實驗結(jié)果的考核,只要實驗報告結(jié)果合理,分數(shù)就不會差。這種考核方法,一方面助長了實驗積極性不高的學生的惰性;另一方面使有些學生為了得到所謂“正確”的結(jié)果,隨意修改實際數(shù)據(jù)或者抄襲別人的結(jié)果,極少主動分析自己的實驗數(shù)據(jù)。根據(jù)雷同化的實驗報告,教師很難分辨出成績的真假和高低,難免造成評分不合理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部分學生操作的積極性。
2 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措施
2.1 明確實驗目的和要求,提高學生實驗興趣
在進行基礎性實驗講授時,引導學生利用理論知識深刻理解實驗原理和目的。同時,擴展介紹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在作物病蟲害防治、植物育種、植物保護、中藥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園藝遺傳等農(nóng)林領域中的廣泛應用,讓學生了解分子生物學實驗在實踐中的重要作用,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主動深入地學習。
2.2 通過基礎性實驗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針對實驗條件不足而短期無法解決的問題,恰當利用基礎性實驗提高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如分子生物的經(jīng)典實驗:DNA提取、瓊脂糖凝膠電泳、分子克隆等。對于基礎實驗的某些關鍵環(huán)節(jié),比如移液槍的使用、推平板、電泳前的點樣等,做到手把手地教,監(jiān)督每位學生動手操作,力求他們都能熟練掌握實驗基本技能,為以后的工作或繼續(xù)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礎。
2.3 適當開展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
采用分層次的教學方法,在掌握基本實驗技能的基礎上,適度安排綜合性、具有短期連續(xù)性的實驗,這樣以求可以提高學生實驗的認真程度,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整合思維品質(zhì)。安排少量提高性的實驗,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掌握的實驗技能,針對某一亟須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提出各組的設計方案,讓學生們在課堂上討論每個設計方案的優(yōu)點和不足,鼓勵全員參與改進方案,教師對此進行分階段點評和指導。然后以優(yōu)勝組設計方案為主題,讓學生主動分析實驗室現(xiàn)有條件,引導他們合理分配實驗課時、合理安排實驗操作順序。最后與學生共同探討實驗結(jié)果,做出科學總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