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wèi)平
【摘要】目的:探討在藥物治療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心理治療慢性盆腔疼痛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7年1月-2018年1月共120例慢性盆腔疼痛患者納入研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均采用藥物治療,另將心理治療應用于60例觀察組患者中,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jié)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6.67%、對照組80.00%(P<0.05)。結(jié)論:在慢性盆腔疼痛患者的臨床治療中,聯(lián)合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能夠明顯減輕疼痛癥狀,療效確切,可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guān)鍵詞】慢性盆腔疼痛;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271.1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10-090-01
多種因素,如心理、生理、環(huán)境等均可導致慢性盆腔疼痛,這是一種發(fā)病率高、對女性身心健康危害大的婦科疾病,甚至能造成不孕不育。長時間的盆腔疼痛,嚴重損害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研究認為[1]:心理因素導致的慢性盆腔疼痛,在臨床5%~25%。所以心理治療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近年來,我國的醫(yī)療技術(shù)飛速發(fā)展,臨床治療慢性盆腔疼痛的方案也越來越豐富,我科在藥物治療的基礎(chǔ)上,對患者實施心理治療,現(xiàn)將結(jié)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本研究對象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科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疼痛患者,所有患者的癥狀和體征符合診斷標準。排除藥物過敏、妊娠哺乳期、精神疾病、心肝腎功能障礙者。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60例,年齡19~57歲,平均(36.58±1.17)歲;病程2~8個月,平均病程(4.12±0.74)個月;疼痛程度:輕度疼痛6例;中度疼痛22例;重度疼痛25例;劇烈疼痛7例。觀察組60例,年齡19~55歲,平均(37.04±1.28)歲;病程1~8個月,平均病程(4.15±0.34)個月;疼痛程度:輕度疼痛4例;中度疼痛21例;重度疼痛27例;劇烈疼痛8例。組間比較慢性盆腔疼痛患者的臨床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藥物治療:①阿司匹林(石家莊歐意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13023635),口服,劑量:4~6小時1次,每次60mg。②對乙酰氨基酚(四川省旺林堂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51020994),口服,每次0.25~0.5g,每天3~4次。③舍曲林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10980141),口服,每次40mg,每天1次。
心理治療:①明確導致疼痛的心理因素:在患者進行第一次臨床檢查和診斷時,通過與之交流,了解其心理、性格、病情、生活狀態(tài)、工作等,用專業(yè)、友好的態(tài)度贏得患者信任,引導患者傾訴,尊重患者人格,保護其個人隱私,通過了解患者的個人情況,尋找可能誘發(fā)疼痛的心理原因。
②健康宣教:用簡潔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慢性盆腔疼痛的發(fā)生原因、治療方案、需要注意的問題,為患者提供飲食和生活上的指導,多鼓勵、安慰患者,幫助其樹立治療信心。
③心理疏導:長期的持續(xù)疼痛很容易讓患者產(chǎn)生負性情緒,如緊張、焦慮、易怒、煩躁等,尤其是對生育有需求的患者,心理更加容易忐忑不安。醫(yī)護人員在鼓勵患者傾訴、耐心傾聽的同時,實施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幫助患者解答疑問,指導緩解疼痛、轉(zhuǎn)移注意力的方法,從而平復心情,緩解焦躁不安的心態(tài)。
④生活指導:了解患者的興趣愛好和生活習慣,結(jié)果患者的性格、年齡、職業(yè)特點向其建議、推薦合適的運動方案,鼓勵患者堅持運動,增強抵抗力,促進新陳代謝,提高臟器功能的活躍度。同時,適量的運動也有助于宣泄不良情緒,愉悅心情。
1.3 觀察評定標準[2]
療效判定標準:①痊愈:患者的要背部酸痛、陰道不適、盆腔疼痛等癥狀完全消失,日常生活和工作恢復正常,停藥后未復發(fā);②顯效:患者的體征明顯減輕,停藥后復發(fā),但基本不影響正常生活;③有效:癥狀和體征有一定程度的減輕,復發(fā),同時影響正常生活;④無效:癥狀沒有任何減輕,甚至更加嚴重,患者的生活深受困擾,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應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組間比較進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3 討論
慢性盆腔疼痛是一種易反復、病程漫長、治療難度大、發(fā)病率高的婦科疾病,而且容易導致不孕癥[3]。藥物是常規(guī)治療方案,常用的有:阿片類等中樞鎮(zhèn)痛藥物和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外周止痛藥物等。如果要應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需要同時服用至少3種不同類型的甾體類藥物,在明確治療效果后,再更換藥物。大量研究表明[4]:與慢性盆腔疼痛的相關(guān)因素中,也包括心理因素。只針對生理疾病的傳統(tǒng)醫(yī)療模式,忽略了心理對疾病的影響,因此臨床療效不盡如人意,針對傳統(tǒng)醫(yī)學模式的不足,我科在臨床中引入心理治療,充分了解患者的個體情況,尤其是性格、精力和心理狀態(tài),以此采取針對性心理干預,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使其以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80.00%(P<0.05)。說明心理治療聯(lián)合藥物治療,具有極高的臨床價值,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 丁錦麗,楊朝綱.盆底康復療法在慢性盆腔疼痛的預防和治療中的應用[J].醫(yī)學綜述,2014,20(10):1815-1817.
[2] 陳海霞.在藥物治療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心理治療慢性盆腔疼痛的臨床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27):114-115.
[3] 呂小平,徐群,張杭杭等.奇神經(jīng)節(jié)調(diào)制技術(shù)在治療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綜合征中的臨床應用與療效觀察[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6,19(18):2197-2200.
[4] 胡艷,李環(huán),古漪玲等.P 物質(zhì)在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所致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子宮骶韌帶中的表達[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6,16(4):35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