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京敬
(河南省洛陽市中心醫(yī)院,河南洛陽 471000)
通常情況下,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會對其康復效果產(chǎn)生嚴重阻礙作用,病情較輕的情況下可能會促使患者喪失勞動能力,但在病情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是促使患者因為肺栓塞而最終死亡[1]。總而言之,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會對患者預后以及生活質量均產(chǎn)生嚴重影響,加重家庭經(jīng)歷負擔[2]。為了降低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對其進行有效預防,該研究采用氣壓治療儀對患者進行治療,并輔之以相應的護理干預,獲得了理想的護理效果,研究時間為2014年8月—2017年9月,現(xiàn)報道如下。
在該院接受治療的腦卒中偏癱患者中選取100例,納入標準:自愿參與;入組前均未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依從性高。排除標準:不愿參與;存在嚴重肝腎心等器質性病變;中途退出;依從性低。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患者年齡56~89歲,平均年齡(75.63±6.32)歲,共50例,男性39例,女性11例;缺血性腦卒中、出血性腦卒中患者分別有31例、19例。對照組患者年齡 55~88 歲,平均年齡(75.28±6.15)歲,共 50 例,男性36例,女性14例;缺血性腦卒中、出血性腦卒中患者分別有33例、17例。對比兩組基礎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強。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具體為:(1)心理干預:通常情況下,多數(shù)腦卒中偏癱患者因為伴有肢體功能障礙,所以生活自理難度較大,內(nèi)心很容易產(chǎn)生深深的挫敗感,進而產(chǎn)生煩躁、緊張等各種不良情緒,這會對其病情康復產(chǎn)生不同成都的影響。為此,護理人員要積極主動地與患者及其家屬加強交流與溝通,并注意態(tài)度親切,最大限度地滿足患者的一切合理需求,主動給予患者關心與愛護,使其感受到溫暖,減輕心理負擔,樹立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對治療與護理進行積極配合。(2)加強體位護理:對患者下肢具體情況進行仔細觀察,在患者有下肢腫脹以及疼痛現(xiàn)象出現(xiàn)時,囑咐其保持絕對臥床休息,抬高患肢20~30度左右,以此來避免股靜脈受壓,促進靜脈回流,減輕肢體腫脹程度;防止對患肢進行擠壓,做好嚴格制動措施,避免針刺、熱敷以及按摩等各項操作,謹防栓子脫落,進而形成肺栓塞。(3)預防性護理措施:對有效循環(huán)血量進行維持,防止在癱瘓肢體行靜脈穿刺或者輸液操作,盡可能地采用靜脈注射留置針,避免因為多次反復性穿刺而損害血管內(nèi)壁;將患者實際病情作為依據(jù),將激素、脫水藥以及止血藥的應用劑量適當減少。(4)加強康復指導:定期指導患者對患肢行主動或者被動運動,運動過程中注意嚴格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避免運動幅度過大;將患者肢體肌力情況以及具體病情作為依據(jù),為其制定針對性的康復方案;在患者癱瘓肢體肌力有所恢復時,便可指導患者在床上行癱瘓肢體的伸展、屈曲運動,在患者自覺癥狀有所緩解之后,再指導行足踝運動以及腿部運動。(5)加強飲食指導:囑咐患者在意識過程中注意高纖維、高維生素、低脂、易消化,鼓勵患者多飲水,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戒除煙酒,避免刺激性食物與生硬食物,確保大便處于暢通狀態(tài),防止升高腹壓,進而對下肢靜脈回流產(chǎn)生影響。(6)加強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危險因素以及相應的預防方式,幫助其對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全面性的認識;將患者對疾病的錯誤認知糾正,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以最好的心理狀態(tài)面對治療與護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氣壓治療儀進行治療,治療前要仔細向患者介紹該儀器,使其明白治療原理以及意義,告知患者治療過程中不會有疼痛感產(chǎn)生,以此來將其恐懼感消除,提高配合度。治療儀器為KENDALL SCD壓力抗血栓泵,每天對患者雙下肢行2次氣壓治療,每次治療時間控制在30 min,將儀器連接電源,各種管道接頭連接好,將患者雙下肢抬高,戴充氣腿護套;將電源開關打開,對充氣壓力參數(shù)以及具體時間進行設置,每加壓充氣1 min,中間休息11 s,壓力控制在40~55 mmHg之間,反復性的施加壓力,再釋放壓力;如果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有異常感覺出現(xiàn),或者突然之間停電、儀器有故障出現(xiàn),便要馬上停止治療,將電源切斷,充氣腿護套立即撤除,將電源插頭拔掉,等到故障完全排除之后,再重新對患者進行治療。
對比兩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情況、護理滿意度情況等。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判定標準: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顯示出現(xiàn)血流繞行現(xiàn)象或者血流充盈缺損現(xiàn)象;遠端血管腔明顯增粗,采用探頭對其進行加壓時,管腔未發(fā)生明顯變化;可在管腔內(nèi)觀察到無回聲或者低回聲團塊;對肢體遠端進行擠壓時,血流速度沒有明顯變化現(xiàn)象出現(xiàn)。
護理滿意度情況:主要針對護理人員操作技能、專業(yè)知識、護理態(tài)度等進行評價,總評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護理滿意度越高。
血流速度[3]:兩組患者護理后均行血管彩超檢查,以此來評價血流速度,對比兩組腘靜脈血流峰速度、股靜脈血流峰速度以及平均血流速度。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情況均行百分率(%)檢驗,以χ2表示,護理滿意度情況、血流速度行t檢驗,以(±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比可知,觀察組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率為4.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2.00%,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6325,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5.27±2.58)分,低于(72.56±2.36)分,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5.632 5,P<0.05)。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腘靜脈血流峰速度、股靜脈血流峰速度以及平均血流速度更快,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2.632 5、9.998 5、10.145 8,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流速度對比[(±s),cm/s]
表2 兩組血流速度對比[(±s),cm/s]
組別腘靜脈血流峰速度股靜脈血流峰速度 平均血流速度對照組(n=5 0)觀察組(n=5 0)t值P值2 5.1 2±2.3 5 3 6.9 8±9.6 5 1 2.6 3 2 5 0.0 0 0 0 4 5.6 3±1 0.1 2 5 9.6 3±1 0.8 5 9.9 9 8 5 0.0 0 0 0 2 7.1 5±0.1 2 3 2.5 6±7.9 5 1 0.1 4 5 8 0.0 0 0 0
臨床上,腦卒中十分常見,是一種突然之間起病的腦血液循環(huán)障礙性疾病,該疾病常見的一種嚴重并發(fā)癥為深靜脈血栓形成。通常情況下,臨床上大多數(shù)深靜脈血栓出現(xiàn)在卒中后1周之內(nèi),也有部分患者在卒中之后的10~14 d之內(nèi)出現(xiàn)。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可能為:以往正常活動的患者突然之間臥床,肢體活動明顯減少,難以維持正常的靜脈循環(huán);在較長一段時間內(nèi)采用脫水劑對患者進行治療,會明顯減少血容量,增加血液粘度;患者肢體癱瘓嚴重,患肢肌力明顯降低,進而減弱了對血管的支撐作用,促使血管受壓,導致靜脈回流不暢;動脈硬化、糖尿病以及高血壓等也是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4-5]。該研究中為了對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進行有效預防,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對患者行氣壓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率為4.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2.00%;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5.27±2.58)分,低于(72.56±2.36)分;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腘靜脈血流峰速度、股靜脈血流峰速度以及平均血流速度更快,提示氣壓治療配合護理干預的效果理想。究其原因,這可能是因為采用氣壓治療器對淺靜脈施加壓力,能促使更多血流分流道深靜脈;對下肢進行加壓之后,能減少靜脈系統(tǒng)的整體血容量,進而將血液淤積減少;促使血流速度提高,對血液向心回流進行促進,清除靜脈竇淤積血液,對纖維溶解進行刺激,增加前列環(huán)素生成量。
綜上所述,氣壓治療儀配合護理干預利于預防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可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