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連君
(1.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醫(yī)院血液科,山西大同037009;2.山西大同大學第一臨床醫(yī)院,山西大同037009)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造血系統(tǒng)原始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治療以化療為主,蒽環(huán)類藥物柔紅霉素+阿糖胞苷化療方案在臨床上廣泛應用,有良好療效。但隨著新一代蒽環(huán)類藥物去甲氧柔紅霉素+阿糖胞苷在臨床上應用的增多,提示新一代藥物在用藥安全性及藥物療效上更佳。去甲氧柔紅霉素是由DNA衍生而來的一種蒽環(huán)類藥物,它的親脂性較柔紅霉素強,有更強的抗腫瘤作用,可提高初治白血病的完全緩解率[1],生存率明顯提高。此分析通過對IA方案和DA方案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比較,來分析IA方案的優(yōu)越性。
4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均為大同市第五人民醫(yī)院201006-201608收治的住院患者,以《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為標準[2],2組各20例。以柔紅霉素+阿糖胞苷的化療組(DA方案化療),男12例,女8例,年齡18~60歲,平均40.2歲;以去甲氧柔紅霉素+阿糖胞苷的聯(lián)合化療組(IA方案化療),男10例,女10例,年齡20~64歲,平均43.4歲。2組患者性別、年齡、不良反應、病程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入組標準:①初次診斷急性髓系白血??;②年齡>18歲;③評估能耐受化療。
排除標準:①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或肝腎疾??;②精神疾病或免疫系統(tǒng)疾?。虎鄄荒芘浜贤瓿苫煹?;④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
40例患者均給予影像學、心電圖、肝腎功能、血液學等完善檢查。對照組給予DA方案柔紅霉素(40~50 mg/m2,第1~3 d,靜脈滴注);阿糖胞苷(100~150 mg/m2,第1~7 d,靜脈滴注)。觀察組采用IA方案:去甲氧柔紅霉素(8~10 mg/m2,第1~3 d,靜脈滴注);阿糖胞苷(100~150 mg/m2,第1~7 d,靜脈滴注)。進行藥物化療時,均行加強營養(yǎng)、止吐、保肝、及水化、堿化尿液等常規(guī)治療?;熀?,加強口腔衛(wèi)生、給予漱口液漱口,避免肛周感染,便后坐浴。化療結(jié)束后每周監(jiān)測肝腎功能,隔日查血常規(guī),血小板<20×109/L,輸血小板,血紅蛋白<60 g/L,輸去白細胞懸浮紅細胞,合并感染時行病原學檢查及影像學檢查,早期、足量、強效使用廣譜抗生素治療。
患者治療結(jié)束后進行療效評價,標準參考《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2],將療效分為① 完全緩解(CR):患者臨床癥狀消失,血常規(guī)正常,外周血未見白血病細胞,骨髓檢查示原始及幼稚細胞<5%;② 部分緩解(PR):患者臨床癥狀有所緩解,外周血偶見原始幼稚細胞,骨髓中原始及幼稚細胞在5%~20%之間;③ 未緩解(NR);患者臨床癥狀未能緩解,甚至有所惡化,外周血可見原始幼稚細胞,骨髓總的原始及幼稚細胞>20%。
對療效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采用檢驗χ2,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可觀察到與DA方案比較,IA方案完全緩解率高,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化療后臨床療效比較例
2組化療后均出現(xiàn)血液學和非血液學毒副反應,非血液學毒性包括惡性、嘔吐、口腔潰瘍、肝腎功能損害,但癥狀輕,給予積極的對癥處理后均可耐受。以血液學反應為主,均出現(xiàn)嚴重的骨髓抑制現(xiàn)象,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感染、出血等癥狀,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n=20)
急性髓系白血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誘導化療是初診白血病治療的關鍵重要環(huán)節(jié),蒽環(huán)類藥物+阿糖胞苷化療方案CR率達60%~80%[3],使生存期明顯提高。去甲氧柔紅霉素是新一代蒽環(huán)類藥物,和傳統(tǒng)的柔紅霉素比較其不同之處在于蒽環(huán)結(jié)構(gòu)中第四位甲氧基被氫原子取代,較柔紅霉素有更好的親脂性、細胞攝取率更高,有著更好的抗腫瘤性[4]。去甲氧柔紅霉素通過嵌入DNA雙鏈的堿基對之間抑制DNA鏈的延伸、復制的轉(zhuǎn)錄,還影響了拓撲異構(gòu)酶的活性[1]。文獻報道[5]去甲氧柔紅霉素有明顯的抗白血病作用,它與柔紅霉素相比,療效更明顯,且心臟毒性作用更小,去甲氧柔紅霉素顯示更快的細胞穿透性,在細胞內(nèi)積聚濃度可比柔紅霉素高2倍以上。對照組完全CR率為60%,觀察組為75%,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和DA方案比較,IA方案有著更好的完全緩解率,與Sekine等[6]研究結(jié)果相同。
白血病化療的毒副作用是必然發(fā)生的,包括血液學和非血液學毒性,其中最嚴重的反應是骨髓抑制。本次研究表明,2組患者嚴重骨髓抑制發(fā)生率及血小板減少和粒細胞缺乏所致的出血、感染等副作用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IA方案并不會加重骨髓抑制。2組患者惡性、嘔吐、口腔潰瘍、肝腎功能損害等非血液學毒副作用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2種化療方案的安全性無差異。
綜上所述,IA方案在化療期間毒副反應和IA方案無明顯區(qū)別,但對初診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完全緩解率明顯提高,據(jù)文獻報道[7]還能延長無病生存期。所以IA方案是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安全、有效的誘導化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