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鄱陽湖土鯰繁養(yǎng)殖試驗研究綜述

      2018-12-21 02:13:04熊春賢姜青龍嚴寶華曾柳根許亮清金方喻
      水產(chǎn)養(yǎng)殖 2018年12期
      關鍵詞:催產(chǎn)增氧鄱陽湖

      熊春賢,姚 毅,姜青龍,嚴寶華,曾柳根,許亮清,金方喻

      (南昌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8)

      鄱陽湖土鯰(Silirus asotus Linnaeus)俗稱鯰魚、鲇魚和塘角魚等,分類上隸屬于鯰形目,鯰科,鯰屬,肉質鮮美細嫩,肌間刺少,脂肪多,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必需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營養(yǎng)豐富,對身體虛弱者、術后病人傷口愈合及恢復體質有較好的滋補作用,產(chǎn)婦食用可起到催乳、增乳的功效,是各大江河水系優(yōu)質經(jīng)濟魚類,也是各地傳統(tǒng)的名優(yōu)水產(chǎn)品種之一。土鯰個體大小適中,具有生長速度快,群體產(chǎn)量高,適應性廣和抗病力強等優(yōu)良性狀,適宜于池塘主養(yǎng)、大水面混(套)養(yǎng)和集約化養(yǎng)殖。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國內學者相繼開展了土鯰的繁殖生物學研究,還進行了人工繁殖、苗種培育和成魚養(yǎng)殖試驗,但規(guī)模化程度不高。而作為歷史上魚米之鄉(xiāng)的贛江、鄱陽湖流域,基本依靠捕撈野生土鯰供應市場,是冬季捕撈的主要漁獲之一。江西省內土鯰繁養(yǎng)殖技術研究還是空白,僅在濱湖地區(qū)有零星網(wǎng)箱養(yǎng)殖或池塘套養(yǎng)少量野生土鯰。為保護自然水域野生土鯰資源,開發(fā)提供高效養(yǎng)殖新品種,作者承擔了江西省科技支撐計劃“鄱陽湖土鯰繁養(yǎng)殖關鍵技術研究”,現(xiàn)將近年來開展的相關試驗研究綜述如下。

      1 鄱陽湖土鯰人工繁殖試驗

      1.1 親本采集和培育

      課題組分別于2011年11月和2012年12月,在鄱陽湖南磯鄉(xiāng)水域采集了1冬齡野生土鯰后備親本156 kg和260 kg,體質量150~600 g,在南昌市農(nóng)科院向塘良種基地一口面積2×667 m2的魚池專塘強化培育,間隔投喂麥穗魚、土鯽魚等低值魚530 kg,催產(chǎn)前15 d補充投喂泥鰍和青蝦80 kg,雌雄比約為3:1。到次年4月中上旬的繁殖季節(jié),二批野生親本均性腺發(fā)育成熟(表1)。

      表1 土鯰性腺成熟情況

      1.2 人工催產(chǎn)孵化

      2012年4月21日在向塘基地,首次對49組土鯰親魚進行人工催產(chǎn)。激素配伍:每千克雌魚用HCG 460IU+LRH-A26 μg,雄魚劑量減半。背部肌肉一次性注射,自然產(chǎn)卵,水泥池微流水曝氣孵化。水溫19~21℃,效應時間18 h 20 min;水溫20.0~24.5℃,受精卵經(jīng)53 h孵化脫膜;水溫17.5~26.0℃,初孵苗經(jīng)87 h卵黃囊消失,稚魚體色變成灰黑色,育苗池輪蟲高峰期下塘培育。該試驗催產(chǎn)率70.2%,受精率87.4%,孵化率69.5%,平游苗下塘率22.7%,產(chǎn)后親魚成活率97%。2013年4月24日,進行了規(guī)模化人工繁殖試驗,一批次催產(chǎn)302組親魚,采用聚乙烯網(wǎng)片和鮮杉樹枝混搭作魚巢,水泥池和產(chǎn)卵池微流水孵化。共產(chǎn)卵200萬粒,孵化幼苗130萬尾,催產(chǎn)率92%,受精率83.4%,孵化率78.2%。幼苗體色變黑后,采用虹吸法出苗,下塘平游苗115萬尾,基本實現(xiàn)了苗種規(guī)模化繁育。

      1.3 胚胎發(fā)育

      2013年和2014年的繁殖季節(jié),課題組連續(xù)開展了鄱陽湖土鯰胚胎發(fā)育研究。親魚催產(chǎn)后,在效應時間內采用人工授精方式獲取受精卵,確保胚胎發(fā)育同步。在18~26℃的水溫條件下,通過解剖鏡和顯微攝影,對胚胎在靜止水體中的發(fā)育過程進行了詳細的觀察記錄。土鯰胚胎發(fā)育經(jīng)過7個時期,從受精卵到孵化出膜約為47.08 h(表2)。將觀察結果與南方大口鯰、瓦氏黃顙魚胚胎發(fā)育時效進行了比較,發(fā)現(xiàn)相同孵化水溫和靜止水體條件下,南方大口鯰孵化脫膜時間最短(39 h),其次為鄱陽湖土鯰(47 h),用時最長的為瓦氏黃顙魚(62 h)。

      表2 鄱陽湖土鯰胚胎發(fā)育分期

      1.4 微孔增氧技術對提高出苗率的研究

      鄱陽湖土鯰脫膜仔魚在苗種培育池中具有喜沿池底邊線聚集,逆水游動能力差,活動范圍小的特性,導致出苗操作困難,出苗率較低。為了滿足鄱陽湖土鯰苗種孵化培育階段對水體溶氧量的需求,課題組設計使用底部微孔增氧+微流水增氧方式(B1),調控苗種孵化培育期內水體溶氧量。在孵化培育池底部布設管線,采用長鋼筋骨架捆綁微孔增氧管并擺放成回字型,同時在苗種培育對照池內使用微流水方式增氧(A1)。試驗池和對照池投放相同數(shù)量的受精卵并在144 h孵化和苗種培育過程中,比較這兩種增氧方式對水體中pH值、溶氧量變化情況及對孵化率出苗率的影響(表3),為鄱陽湖土鯰規(guī)?;绾Y選出高效安全的增氧方案。

      表3 微流水(A1)和微流水+微孔增氧(B1)溶解氧含量比較

      對采集的數(shù)據(jù)使用Excel 2007進行T檢驗分析,P<0.01,表明以上2種方法在鄱陽湖土鯰苗種孵化培育階段,對育苗水體pH值變化有統(tǒng)計學意義影響,并且對水體溶解氧變化有統(tǒng)計學意義差異影響。將土鯰稚苗移入土池時,對4個池內稚苗進行抽樣計數(shù),統(tǒng)計各個池塘的孵化出苗率為A1池60.3%、A2池60.8%、B1池71.5%,B2池72.5%。數(shù)據(jù)表明,在進行鄱陽湖土鯰苗種孵化培育期間,采用微流水+底部納米管微孔增氧技術,能有效提高苗種孵化率和出苗率。

      2 鄱陽湖土鯰苗種培育試驗

      2.1 苗種培育和人工馴食情況

      土鯰為肉食性兇猛魚類,尤其是食性轉換階段大小個體自相殘殺現(xiàn)象嚴重,導致苗種培育成活率較低。2012年采取肥水下塘培育輪蟲和小型枝角類作為開口餌料,連續(xù)投喂紅蟲和魚糜,14日齡苗全長達3.3~4.0 cm,夏花成活率64.7%。2013年進一步改進了人工馴食技術,培育池面積2.5×667 m2,水深1.6 m,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施肥培育浮游動物,在輪蟲和小型枝角類繁殖高峰期下塘,此后連續(xù)投喂紅蟲,確保7 d左右的充足的天然餌料。第7~10天,魚苗全長1.5~2.0 cm時集群沿著池塘邊巡游攝食,進入轉食培育階段,開始人工馴食。按照肥水下塘(培育天然餌料)→潑喂活體紅蟲→冰鮮死紅蟲→豬肺粒+鮮魚糜→高蛋白黃顙魚0號膨化料(添加誘食劑)的五步馴食法,成功誘導土鯰苗種集群攝食配合飼料。該試驗下塘土鯰稚苗130 000尾,經(jīng)過14 d的專塘培育,育成夏花93 600尾,鯰苗全長2.8~4.4 cm,平均全長3.6 cm,成活率達72.6%(圖1)。

      圖1 鯰苗生長情況

      2.2 大規(guī)格魚種培育

      為適應商品魚養(yǎng)殖需要,近年來課題組開展了大規(guī)格土鯰魚種標粗培育試驗。培育池多為土池,面積 2×667m2~5×667m2,平均水深 1.5~2.0 m,每年5月底至6月初用生石灰徹底清塘消毒,毒性消失并培肥水質后下塘,夏花放養(yǎng)密度為4萬~5萬尾/667m2。日常投喂采用粗蛋白42%的黃顙魚1號膨化料,投飼率為3%~4%,每天清晨和傍晚各投喂1次。經(jīng)15~20 d標粗培育,全長達8~12 cm,成活率為80%左右。

      3 鄱陽湖土鯰池塘主養(yǎng)成魚試驗

      2012—2015年在南昌市農(nóng)科院向塘基地進行了土鯰池塘主養(yǎng)商品魚試驗。因土鯰雌魚比雄魚生長快、個體大,所以盡量篩選體格粗壯的雌性魚種進行成魚養(yǎng)殖。

      2012年6月10日,投放全長7~10 cm的土鯰苗5 000尾,平均2 500尾/667 m2。投喂粗蛋白40%的膨化飼料(青蛙料和鲌魚專用料),按照2.5%-4%的投飼率安排日餌量,每天早、晚2次投喂,7:00—8:00,17:00—18:00,分別占總投喂量的 30%和70%。經(jīng)過1周年養(yǎng)殖,到2013年6月,最大個體達550 g,最小個體120 g,尾均重260 g,總產(chǎn)量1 066 kg,每 667 m2產(chǎn)量 533 kg,成活率 82%。

      2015年的試驗池面積2 700m2,水深1.8 m,6月7日放養(yǎng)當年培育的F1代大規(guī)格魚種(大多為全長10 cm以上雌性)4 000尾。經(jīng)200 d養(yǎng)殖,收獲均重0.55 kg的成魚3 750尾,成活率達94%,每667 m2產(chǎn)土鯰515 kg,產(chǎn)值12 360元,每667 m2效益5 120元。該試驗總共用飼料3 000 kg,飼料成本27 000元,苗種2 000元,塘租2 400元,電費2 000元,藥品及其他1 800元,生產(chǎn)成本合計35 200元,總利潤20 480元,投入產(chǎn)出比1:1.58(表4)。

      表4 放養(yǎng)收獲情況

      4 鄱陽湖土鯰對幾種常用藥的敏感性試驗

      2012—2014年,課題組連續(xù)開展了土鯰魚種對幾種常用藥物的敏感性試驗,試驗期間水溫22~26℃,pH 值 6.3~6.8,溶解氧 6.5~8.3 mg/L。試驗用魚為鄱陽湖土鯰子一代(F1),選用了氯氰菊酯、鋅硫磷、甲苯咪唑、敵百蟲、強氯精、戊二醛、苯扎溴銨、高錳酸鉀、聚維酮碘9種常用藥品。試驗結果表明,鄱陽湖土鯰對氯氰菊酯和敵百蟲2種滅蟲藥很敏感,對高錳酸鉀和聚維酮碘2種水體消毒劑不敏感(表5)。

      表5 土鯰對幾種常用藥物半致死和致死濃度

      5 鄱陽湖土鯰同工酶及RAPD遺傳多樣性分析

      2016—2017年,課題組采用同工酶電泳和RAPD引物PCR擴增兩種方法,對鄱陽湖土鯰的遺傳結構進行分析。同工酶電泳顯示:LDH、MDH和EST這3種同工酶在鄱陽湖土鯰野生群體中存在組織差異性(圖2、圖3);RAPD試驗結果顯示:12條RAPD引物在30尾鄱陽湖土鯰個體中共擴增出了127條不同分子量的RAPD標記,其中多態(tài)性帶72條,多態(tài)性帶的比例為56.56%,平均每個引物產(chǎn)生8.39條帶和5.61條多態(tài)性帶(圖4),遺傳多樣度顯示鄱陽湖土鯰的遺傳水平處于較高水平,可見鄱陽湖土鯰在選擇育種和遺傳改良方面具有較大的潛力,所篩選出的RAPD引物可用于分析鄱陽湖土鯰野生群體的遺傳多樣性。該研究可為土鯰的種質資源保護及人工選育提供依據(jù)。

      圖2 鄱陽湖土鯰10種組織MDH同工酶譜模式圖

      圖3 鄱陽湖土鯰10種組織EST同工酶譜模式圖

      圖4 部分PCR擴增結果

      猜你喜歡
      催產(chǎn)增氧鄱陽湖
      不同催產(chǎn)劑型對人工培育巴馬擬纓魚性腺及性激素水平的影響
      ABSTRACTS
      鄱陽湖學刊(2024年3期)2024-01-01 00:00:00
      鄱陽湖水系之潦河
      淡水水產(chǎn)養(yǎng)殖中機械增氧技術的應用分析研究
      機械增氧技術在水產(chǎn)養(yǎng)殖中的應用
      秸稈燃氣增氧燃燒特性的數(shù)值模擬
      煤氣與熱力(2021年2期)2021-03-19 08:55:58
      雙針刺療法聯(lián)合米索前列醇在118例孕足月產(chǎn)婦催產(chǎn)中的應用及對產(chǎn)婦宮頸成熟的影響
      《鄱陽湖生態(tài)系列插畫》
      按摩乳頭能催產(chǎn)嗎
      鄱陽湖好風光
      老友(2017年4期)2017-02-09 00:26:04
      朝阳县| 勃利县| 同德县| 闸北区| 永登县| 松阳县| 莎车县| 郧西县| 黄浦区| 米易县| 昌江| 右玉县| 北安市| 池州市| 会泽县| 连江县| 历史| 新乐市| 同江市| 淮阳县| 莱芜市| 汉中市| 吉隆县| 朔州市| 凤台县| 富源县| 曲周县| 虞城县| 体育| 丰台区| 乾安县| 怀来县| 武宣县| 乾安县| 沧州市| 黑水县| 呼伦贝尔市| 鄱阳县| 图们市| 灌云县| 桐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