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洪敏
一、理解尊重,在溝通中求轉化
轉化的前提是知情。了解他們希望什么,需要什么,教師就必須和學生在心理上架起聯(lián)系的橋梁,實現(xiàn)情感上的交流。
1.以溝通求信任。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苯處熣嫘恼\意地求得學生的信賴,學生便會直抒胸臆,教師才能聽其言,觀其行,知其情。我在每接手一個新班級時,就反復強調:把我看作你們的知心朋友,遇到什么困難、煩惱等,都可以向老師傾訴。為了避免學生的膽怯心理(不少學生害怕去辦公室找老師),我讓他們把自己心中想說的話、遇到的煩惱的事、對班級好的建議等等都如實寫在周記本上,借此,我就可以知道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處理起問題來,就會得心應手。
2.以溝通求理解。
教師如何達到忠言不逆耳,良藥不苦口的效果呢?這離不開師生之間的接觸、理解。學生只有對教師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才能消除誤解,增進諒解,自覺地接受教師的規(guī)勸、批評。孩子終究是孩子,因為他們的年紀和心理的不穩(wěn)定因素,使他們常會犯錯誤。因為他們的幼稚,才需要老師的幫助和引導。教師要和學生做朋友,與學生心碰心,和學生平等相處,尊重學生、了解學生,使之產生一種自尊心理,獲得輕松、愉快的情緒體驗。
二、虛心坦誠,在表率中求轉化
在學生的思想教育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感染學生,這就要求教師虛心謹慎,真誠坦見,身先士卒去感化學生。
1.教師也是人,也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應將不良情緒深埋心底,始終給學生以親切之感,以良好的心境、積極的情緒去影響、引導學生。
2.教師不是完人,孰能無過?一方面要真誠坦率,不諱言自己工作中的缺點、錯誤;另一方面要敢于向學生道歉,因為教師虛心地向學生致歉并對失誤予以糾正,這不但不會損害自己的形象,反倒能體現(xiàn)教師的豁達大度,有助于學生良好素質的養(yǎng)成。
3.要正確對待困難。班級常規(guī)評價不高、學生學習成績下降……遇到這種情況,教師如不檢查自己的工作是否得法,而一味地埋怨、責怪學生,這就容易使學生產生失望心理。
三、關愛體貼,在呵護中求轉化
教師在處理班務時,既要向學生講明道理,更要多方面地施以精神激勵,使他們體會到學校的溫暖、老師的關心。教育實踐表明,對學生冷酷無情,是不可能使自己的要求轉化為學生的自覺需要的。特別是對有消極情緒的學生,教師只有充分施以愛心,用火熱的心腸去溫暖學生,與學生在心靈上搭起一座感情的橋梁,才能消除“冰點”。我班有一名叫王佳的小女孩,自幼喪父,母親改嫁,她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家庭的不幸使她的性格十分內向。通過家訪和多次真誠交流,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源流。沒有筆,我替她買幾支;沒有作業(yè)本,就送她幾本;我還掏錢替她訂閱了兩種雜志;下雨天,有同學送她回家……所有這些,讓王佳同學深深感受到學校的溫暖。現(xiàn)在,她活潑開朗多了,也樂于同他人交往了。
四、讓孩子在關愛中成長
(一)愛心
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于教育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因此,首先應該是愛孩子。無論他出自權貴之家或平民百姓,無論他是品學兼優(yōu)或是令人頭疼的后進生,均應愛得公正,愛得信服。愛的力量是無窮。即使他們違反了紀律,老師批評時,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要讓他明白老師是關心愛護他們的。正是老師的愛才使得這“良藥”不苦口,“忠言”不逆耳,學生能在師愛的沐浴下輕松快樂地學習、生活。
(二)細心
班主任這世界上“最小的主任”,要管的事特別多且特別細。應有一顆纖細如發(fā)的細心。我堅持“六勤”——“勤觀察、勤交流、勤家訪、勤鼓勵、勤表揚、勤記錄”。
(三)耐心
轉化后進生成了每個教師都會遇到的問題。班主任對他們不僅應施以愛心、施以細心,更應施以耐心。班里的張軍是最令我頭痛的一個學生,他對學習一點興趣都沒有,無論是苦口婆心的教育或是聲色俱厲的批評均無濟于事。當我品讀了“成功教育”法之后,我千方百計地創(chuàng)設機會讓他獲得成功,細心注意他哪怕是微小的進步,及時給予恰到好處的表揚。哲人說:“使人前進的最大一種刺激物,是一種成功的感覺。做了一點事的人,無論事情大小,只要他嘗著一點成功的快樂,便會渴望再次成功的光榮”。終于,我高興地看到他好轉了。其實,耐心就是不放棄。作為一名小學教育工作者,應該認真抓好班級管理工作,充分發(fā)揚民主,千方百計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管理才是最終目的,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協(xié)調者的角色。
五、總結
實施素質教育,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培育學生完整人格,這是一個班級管理者責無旁貸的使命。充分調動和利用多方因素,使每個小學生既是管理的對象,又是管理的主體,才能達到“管,是為了不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