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葉青
摘要:文言文是對經(jīng)典文化的承載,通過對文言文的學習,學生能夠感受經(jīng)典文化的魅力,吸收古代文人的智慧,從而實現(xiàn)思想境界的升華。在小學文言文教學中,教師應發(fā)揮誦讀的重要作用,使學生通過反復閱讀,實現(xiàn)對文本的深入解讀。在本文中,筆者將從教師范讀、節(jié)奏教學、借助表演三個層面,對誦讀在小學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索。
關鍵詞:小學文言文教學;誦讀;教師范讀;節(jié)奏教學;借助表演
文言文教學是小學高年級的重要任務,學習文言文,不僅能夠?qū)ξ覈糯幕M行了解,還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文言文知識,為進一步學習文言文奠定良好的基礎。對于剛剛接觸文言文的小學生來說,他們認為文言文比較艱澀、難懂,很難產(chǎn)生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扮演好領路人角色,通過誦讀引導學生走入文言文的世界,激發(fā)學習興趣。
一、教師范讀,明確字詞發(fā)音
讀懂字音,是文言文教學的基本要求。很多學生缺乏對字詞的梳理和明確,無法熟練朗讀文言文,使得誦讀無法順利進行。教師可以先為學生進行范讀,讓學生能夠明確字詞發(fā)音,為誦讀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單獨讀一遍,了解學生容易出錯的字詞,找到教學難點,對字詞進行梳理,確保學生能夠準確了解每個字詞的讀音。文言文中有一些古今異義、多音字等,是學生容易犯錯的地方,教師應著重對這些字詞進行強調(diào)。然后,教師應使用準確、緩慢的聲調(diào),對文言文進行范讀,讓學生對每個字詞的發(fā)音都非常明確,并且能夠使一些模糊、不明確的問題得到解答。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齊讀,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檢查,協(xié)助學生夯實基礎,為下一步的誦讀教學進行準備。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能夠準確掌握文言文的發(fā)音,尤其是對于一些較為害羞、不敢與教師進行交流的學生,通過聆聽教師的范讀,能夠使學生及時獲取正確的教育信息,獲取正確的誦讀方式。
二、節(jié)奏教學,感知吟誦韻律
文言文在誦讀的過程中,通過對節(jié)奏的把握,能夠進一步感受其中的韻味,能夠在不斷地誦讀中,體會文本中的情感和思想,加深對文言文的理解。很多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能夠?qū)⒆约旱那楦信c文人的情感結合起來,產(chǎn)生個性化的誦讀體驗。
例如,在學習《道邊李苦》的時候,講的是王戎小時候的故事,其中蘊含著一定的哲理?!巴跞制邭q,嘗與諸小兒游。見道旁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惟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痹趯W習這篇文言文之前,學生對于文言文常識有著一定的了解,但是對于吟誦和節(jié)奏缺乏認知。我先讓學生齊讀,檢查學生是否已經(jīng)掌握了文言文的誦讀節(jié)奏。我發(fā)現(xiàn),學生非常規(guī)范地一字一句進行朗讀,雖然步調(diào)一致,但是卻缺乏韻味。我指導學生,對于其中的停頓,可以根據(jù)內(nèi)容的不同而進行調(diào)整,可以在讀的過程中回想一下平常是如何講故事的,最好在誦讀過程中反復吟誦,使語句具有故事性和韻律性,呈現(xiàn)出一定的畫面感,使故事清晰地呈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在我的指導之后,學生對于節(jié)奏的把握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并且能夠根據(jù)文言文內(nèi)容的不同,將自己的情感和對文言文的理解加入到誦讀過程中,實現(xiàn)誦讀向吟誦的轉(zhuǎn)換,不僅使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得到了激發(fā),還能夠使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得到發(fā)展。
三、借助表演,反復品讀深入
表演與文言文教學也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課本劇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方式之一,教師可以將文言文誦讀與表演結合在一起,營造更加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在表演中,對文言文中人物的一言一行產(chǎn)生深刻體會,從而能夠進一步感受文人的思想,不斷品讀、不斷深入,從而實現(xiàn)對文言文的深刻理解。
例如,在學習《楊氏之子》的時候,我先為學生疏通了字詞,讓學生對這篇文言文的框架、內(nèi)容進行了解。我對學生介紹:“這是一篇以敘事為主的文言文,在這篇文章中,我們通過對楊氏之子言行的描述,能夠感受楊氏之子的智慧,對于我們了解歷史、品讀文化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請同學們兩人一組,一個扮演孔君平,一個扮演楊氏之子,兩人對當時的情境進行表演,體會語言中蘊含的智慧?!痹诒硌葸^程中,學生不僅完美地還原了當時的場景,還加入了一些個性化的內(nèi)容,有的學生甚至補充了其他的文言文內(nèi)容,使得課堂氛圍非?;钴S。在表演過程中,學生對于“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這一句的誦讀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也被楊氏之子的智慧深深折服。通過表演,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激發(fā),也能夠?qū)W會將表演與誦讀結合在一起,使文言文教學效果更加突出。
總之,文言文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倡品讀經(jīng)典的今天,教師應重視誦讀在小學文言文教學中的地位,以豐富多彩的方式開展誦讀教學,使學生能夠在誦讀的過程中品味語言、領會思想,最終實現(xiàn)對文言文知識的全面吸收,提高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時蓓蓓.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關于小學文言文教學的幾點建議[J].才智,2017(11):125.
[2]殷海蘭.讀出來的味道——小學文言文誦讀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5(1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