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芝
摘要:在初中數學的課堂上,學生開始系統(tǒng)知識的學習以及對數學思維的構建。初中階段的數學開始呈現復雜的態(tài)勢,鑒于這一階段學生有限的生活閱歷和學習經驗,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方法的掌握,因此,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顯得尤為必要。從教學實際出發(fā),結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認知特點,從課堂的教學氛圍,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反饋機制等方面入手,逐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數學;有效教學;課堂教學
數學是探究世界運行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從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來看,其中不僅僅包含簡單的數學知識,更包含諸多的數學思想。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中,既要能夠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制定教學策略,又要能夠在兼顧學生的學習現狀及認知規(guī)律的情況下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反觀當前的初中數學課堂,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阻礙著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針對這些問題,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談談如何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革新教學理念,營造師生平等教學氛圍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在初中數學的課堂上,教師長期占據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師生之間地位上的懸殊導致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降低。初中數學教師要能夠準確把握新課改的精神內涵,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營造師生平等的教學氛圍。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溝通,推進學生學習問題的解決,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開始知識的學習。
例如,在“平行線的性質”一課的教學中,根據本課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本課內容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動,發(fā)展自身的推理能力。教師以提問為本課的開端,引導學生回答已經學習過平行線的判定方法有哪些?學生經過思考后回答,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學生在判定方法的指引下,通過自主探索平行線與同位角之間的關系,深入了解平行線的性質。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二、改進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生活是知識的來源,數學是對世界的客觀反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數學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超出了人的想象。從初中數學的內容和特點來看,有很多直觀的數學知識,也有很多抽象的數學知識,教師在制定教學策略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學生的興趣點,采取與學生特征相適應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在教學方法的引導下完成知識的學習和思維的訓練。將多媒體教學、分組教學、情境教學、合作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入到初中數學的課堂上,把握課堂、知識、思維之間關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一課的教學中,根據本課的內容可知,它適用于多種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的靈活性和全面性,通過課件展示的形式使學生認識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特征,并能夠根據點的位置寫出點的坐標。將學生進行分組,以例題的形式開展教學,如在一條筆直的街道邊,豎著一排等距離的路燈,以簡化圖的形式描述小華、小紅、小明的位置,并根據圖示確切描述他們三個人的位置關系。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參與其中,展開學習和討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引入課堂評價,形成課堂良性互動機制
在初中數學的課堂上,新知識的講授雖然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但是教師適時適當的評價才是其中的關鍵。從形式上來看,課堂評價分為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以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三種。不論何種形式的評價,其中都包含著大量的信息,承載提問者與被提問者之間的互動和溝通,有利于信息的流轉和反饋。一般情況下,在初中數學的課堂上,課堂評價的形式主要以教師主導學生被動為主,雖有利于教學的推進,但不利于提升學生參與數學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在初中數學的課堂上,教師要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評價,構建課堂教學的良性互動機制,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通過畫圖、比較、驗證,培養(yǎng)學生注重觀察、善于思考、不斷總結的良好思維習慣。在學生掌握“邊邊邊”條件的內容,并能初步應用“邊邊邊”條件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情況下,使學生經歷探索三角形全等條件的過程,體會如何探索研究問題,并初步體會分類思想,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課堂評價的形式實現課堂的良性互動。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首先需要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圍繞學生制定教學計劃,開展教學工作,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多種教學方法引入到初中數學的課堂,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興趣。轉變初中數學課堂評價的固有模式,提升學生參與課堂評價的主動性,構建良性的互動評價機制,全面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黃春燕. 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澆熄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36).
[2]肖云. 淺析有效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和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