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瑋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無錫第二醫(yī)院心胸外科,江蘇 無錫 214000)
縱膈腫瘤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腫瘤。近年來,胸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在治療縱膈腫瘤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研究指出,用胸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縱膈腫瘤能夠有效地緩解患者術后疼痛的癥狀,促進其康復[1]。本文對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無錫第二醫(yī)院收治的50例縱膈腫瘤患者進行分組對比研究,旨在探討用胸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縱膈腫瘤的效果。
選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無錫第二醫(yī)院收治的50例縱膈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均經(jīng)胸部影像學檢查被確診患有縱膈腫瘤,且均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25例/組)。觀察組患者中有男14例,女11例;其年齡為28~58歲,平均年齡(43.26±5.81)歲;其病程為3個月~6年,平均病程(2.63±0.96)年;其腫瘤的直徑為2.5~7.3 cm,平均直徑(4.26±0.91)cm。對照組患者中有男13例,女12例;其年齡為27~57歲,平均年齡(43.10±5.06)歲;其病程為3個月~6年,平均病程(2.56±0.82)年;其腫瘤的直徑為2.5~7.1 cm,平均直徑(4.05±0.84)cm。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相比,P>0.05。
為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開胸切除術進行治療。方法是:對患者進行單腔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對于前上縱膈腫瘤患者,在其胸骨正中處做切口,使用胸骨撐開器撐開其胸骨。對于其他的縱膈腫瘤患者,在其患側(cè)胸部后外側(cè)第6或第7肋間做切口。使用肋骨撐開器撐開其肋骨,充分暴露其胸腔縱膈。對其縱膈腫瘤進行探查,分離其病灶處粘連的組織。對縱隔腫瘤進行游離,并將其完整地切除,然后關閉胸腔。為觀察組患者采用胸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進行治療。方法是: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單肺通氣靜脈麻醉。對于前上縱膈腫瘤患者,根據(jù)其腫瘤與升主動脈的位置關系在其腋前線第3肋間附近做切口(作為操作孔)。在其腋中線第6肋間做切口(作為為觀察孔)。必要時可在其腋后線第4或第5肋間再做一個切口(作為副操作孔)。對于其他的縱膈腫瘤患者,在其患側(cè)腋前線第4或第5肋間做切口(作為主操作孔),在其腋中線第6或第7肋間做切口(作為觀察孔)。必要時可在其腋后線第7或第8肋間再做一個切口(作為副操作孔)。分離病灶處粘連的組織。在胸腔鏡的引導下,用電凝鉤或超聲刀小心地分離縱膈腫瘤周圍的胸膜。對縱隔腫瘤進行游離,并將其完整地切除,然后關閉胸腔。
比較兩組患者的各項手術指標及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
對本文中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手術的時間、術后引流的時間、切口的長度、術后鎮(zhèn)痛的時間、住院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患者,其術中的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的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手術的時間(h) 切口的長度(cm) 術中的出血量(ml) 術后引流的時間(d) 術后鎮(zhèn)痛的時間(d) 住院的時間(d)對照組 25 2.09±0.72 8.12±1.65 172.95±30.51 4.05±0.52 6.26±1.25 8.05±2.05觀察組 25 1.15±0.32 3.60±1.02 95.82±6.72 2.02±0.21 2.52±0.72 5.16±0.72 t值 15.062 9.516 16.084 12.956 13.817 11.85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的比較
縱膈腫瘤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腫瘤。此病患者在發(fā)病的早期通常無明顯的癥狀,病情嚴重者可因腫瘤壓迫肺、心臟、升主動脈等器官及大血管而出現(xiàn)不適癥狀[2]。對于病情得到確診的縱膈腫瘤患者,應及早對其進行手術治療,以防止其腫瘤發(fā)生惡變或壓迫損傷周圍的器官。有研究指出,對縱膈腫瘤患者進行傳統(tǒng)的開放性手術,可在直視下完成對其腫瘤的切除,但創(chuàng)傷性較大,患者術后恢復較慢,且易發(fā)生多種并發(fā)癥[3-4]。用胸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縱膈腫瘤具有手術切口小、術中無需撐開肋骨、患者術后恢復快、疼痛癥狀較輕等優(yōu)點。筆者認為,在采用胸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縱膈腫瘤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應明確患者是否存在進行胸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的適應證。2)對于縱膈腫瘤與大血管相鄰的患者,在術前應對其進行CT檢查,以明確其腫瘤與相鄰器官的關系。3)在發(fā)現(xiàn)患者的胸主動脈旁存在腫瘤時,應確定該腫瘤是否為胸主動脈瘤[5]。
綜上所述,用胸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縱膈腫瘤的效果顯著,可縮短患者手術的時間,緩解其術后疼痛的癥狀,降低其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促進其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