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智才讓
摘要:教育家贊可夫在《新教學論》中提出,要把教師教學的重點,從過去單純研究如何教,轉向研究學習的主體——學生如何學。陶行知先生曾說:“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而是教學生學?!敝型饨逃业恼撌鼍哂泄餐奶攸c,就是十分重視學生的學。目前我國的重教輕學現(xiàn)象還很嚴重,學生不會學習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化學教學也不例外。因此,對學習方法的指導問題,必須引起廣大教師的足夠重視?,F(xiàn)就化學教學中的學法指導問題,我談談個人認識,以拋磚引玉。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法指導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6-0211-01
1.在教學思想上必須端正的幾個認識
1.1 端正教學觀。由于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一提到“教學”,人們往往片面地理解為“授課”,因此出現(xiàn)重“教”輕“學”的思想,這是不對的。應該正確處理“教”與“學”的相互關系,把學法指導提到應有的高度。
1.2 學法指導是使教學過程中的主導與主體兩個方面統(tǒng)一起來的最有力的協(xié)調體?!敖虨橹鲗В瑢W為主體”,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怎樣才能使主導與主體統(tǒng)一于教與學的活動中呢?這就需要通過學法指導去完成。教師的主導作用最成功的體現(xiàn)就是學法指導,而學法指導的結果就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3 樹立教法服務于學法的觀念。要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就必須使學生成為學習過程的主體,使他們自覺主動地和創(chuàng)造性地去掌握知識,求得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了解學生、研究學法的基礎上去研究教法,使教師的教更有效地服務于學生的學。強調教法服務于學法,并非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相反,要求教師用教的藝術去促進學生學的藝術,這是教師主導作用的最有力的體現(xiàn)。
2.加強培養(yǎng)科學能力的指導
科學能力包括提出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發(fā)展問題的能力三個方面。在化學學科當中通常強調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四種能力實際上是科學能力的四種具體表述。從基本科學素質的培養(yǎng)角度看,用“科學能力”一詞似乎更準確一些。以往的學法指導較側重于分析、解決問題的訓練,這雖然是十分必要的,但從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角度看,仍不夠全面。因此,介紹研究化學的基本思考方法,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思維模式,能運用所學的方法解決一些具體的化學問題,并不代表就是培養(yǎng)科學能力的全部內容。如何質疑、如何在解決現(xiàn)有問題的基礎上深入鉆研,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突破原有的思維層次,這些都對學法指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方面的嘗試,有些教師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利用題組的教學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層次的方法即為一例。
3.創(chuàng)設情境,為合作探究奠定基礎
3.1 依據(jù)實驗現(xiàn)象,激活學生的合作探究興趣。在化學實驗時,可以通過調整實驗順序,優(yōu)化實驗方法來創(chuàng)設合作探究情景,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在Cu與稀HNO3實驗的教學中,為了明顯地觀察到NO無色氣體,我們可引導學生進行如下的改進實驗:取一個U型管,在合適的橡皮塞上扎入一根螺旋狀的銅條塞在U型管一端,往U型管的另一端加入稀HNO3,至U型管的左側完全淹沒銅絲。這樣,可觀察到在銅絲附近有一段無色氣體柱。U行管左側產生液面下降,產生藍色液體,U型管右側液面上升。這種變化現(xiàn)象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激情,也為他們的合作學習創(chuàng)造了條件。
3.2 依據(jù)生活事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很多化學現(xiàn)象都與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對此,教師可從生活現(xiàn)象人手,依據(jù)化學知識設計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學生的學習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例如,在學習“白磷的性質”時,教師可讓學生閱讀以下材料:在二戰(zhàn)期間,美國有個偵探小分隊發(fā)現(xiàn)在一座深山里有個隱蔽的軍火廠,上級要求小分隊在十天內摧毀這個軍火廠,結果小分隊只用十幾只老鼠在其背上涂了些液體就完成了任務。閱讀完之后提出問題:文中的液體是什么物質?設想一下,該液體的突出作用。士兵們是怎樣完成任務的?學生在這樣問題的指引下,定然會認真的閱讀文本內容,并運用其中的知識予以解答,這也體現(xiàn)了化學與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的特點。
3.3 依據(jù)原有知識,激活學生探究新知識的心理。教學中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來創(chuàng)設學習新知識的問題情景,可以激發(fā)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欲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苯酚”的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復習有關“醇”的知識來探究苯酚的性質:羥基與烴幾直接相連的化合物是醇,那么羥基和苯環(huán)直接相連的化合物是否還是醇?羥基與苯環(huán)直接相連的化合物屬于什么類別的化合物?該化合物與醇類有無相似之處?該種化合物的性質又怎樣?這樣一系列緊密聯(lián)系的問題會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興趣,學生會認真地去做實驗,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進而得出結論。
4.運用多媒體教學
化學學科由于理論性強、概念多、較抽象,因而一些學生提不起興趣,覺得單調乏味。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質量,教師應當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如采用多媒體教學,它不但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能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在化學教學中,學生通常會對一些抽象的化學概念難以掌握與記憶,多媒體教學課件具有大量的視聽信息,可以把一些抽象、不易理解的知識通過二維或三維的圖像、動畫進行仿真模擬。教師利用圖形、圖像、動畫、文字和聲音等方式向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把一些難以演示的實驗形象化通過直觀的視覺來幫助學生理解,從而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自主性,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學生對化學原理的記憶與運用能力。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教師除了要對本專業(yè)領域的知識熟練掌握外,還要了解并掌握各種教學技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實驗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從而使學生真正能學以致用,為學生將來的發(fā)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