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珛?/p>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6-0050-01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促進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學習,自主思考,教師交給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方法,把握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課堂上有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在自覺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快樂。
自學大致有兩種形式,即課內自學和課外自學。在小學階段,教師應把著眼點放在課內自學上,這就必須注重四個方面;第一,教師的課堂教學不能滿堂灌,要給學生留出自學時間,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回味鞏固,沒有過分緊張和壓抑感,心情舒暢。第二,學生開始自學,常常掌握不住要領,教師必須加強指導,巡視,聽取學生反應,注重啟發(fā),開導,給學生釋疑解難,掌握反饋信息,便于即使調整和修改教案。第三,要面向全體學生。因為學生在自學時,人人都在動手,動口,動腦,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反應,教師要正確疏導,糾正錯誤,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第四,要認真組織好課內教學,切記搞課堂“放鴨式”,讓學生既有大膽發(fā)問,暢所欲言的自由,又要有高度的集中,教師盡量把問題在課內解決,減輕學生課外作業(yè)負擔,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發(fā)展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當然這四個方面不是機械地進行,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年級的升高,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后,逐漸將一部分自學放在課外,如布置適當?shù)募彝プ鳂I(yè),有效于學習和身心健康的活動,鼓勵學生看課外書,拓展知識面等,把課內課外自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學行為習慣。
教師指導學生自學還可以從“輔,讀,記,思,議”幾個方面進行。由易到難,逐步提高自學要求。
輔:即輔導學生,學會利用工具書來輔導自己的學習,如查字典,詞典,教學掛圖,卡片及其它有關輔導資料,逐步熟能生巧,自覺運用,養(yǎng)成良好習慣,需用時得心應手。
讀:以自讀課文為主,朗讀,默讀,通讀,細讀,背讀,盡量要求讀得通順,流利,有感情?!白x書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多讀就能感知,理解課文。此外還要求學生在課外多讀報紙和其它有關資料,書籍等,增強閱讀能力。
記:要求作筆記,筆錄,把教師在課堂上講的重點自覺記錄下來,能寫出簡單的日記,摘抄報紙及課外書籍的重要部分,拓寬知識范圍。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教師有意識地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使學生動口,動腦。教學生學會點,圈,勾,劃的讀書符號,抓住重點,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充分發(fā)揮課后練習對理解課文的作用,鞏固記的效果。
議:就是討論,可分為小組討論和大組討論兩種形式,小組討論可以使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互相啟發(fā)。教師要允許學生有不同的理解和意見,便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使今后學生的討論進一步順利開展,形成一種良好的風氣,大組討論可以使教學的重點難點得到進一步深化,把自學引向深入。經過學生充分討論后,教師要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總結,使學生得到正確的結論。
教師在教學中還應大膽放手,鼓勵學生獨立自學,使學生真正掌握著學習的主動權,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就會積極自主的參與學習,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等自主活動、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并從中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體驗到主動學習的樂趣。
通過上述這些方式,可以使學生的自學能力逐步提高,一般來說,低,中年級的自學側重于讀,教師輔導,隨著年級上升,自學水平的提高,自學要求因年級的升高而逐步提高,要在思,記,議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