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秦斌
(湖南工業(yè)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7)
城軌交通具有快速、安全、準時、運力大、舒適穩(wěn)定和環(huán)保等諸多優(yōu)點,在大中型城市中作為公共交通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隨著新能源的快速發(fā)展,在城軌領域軌道交通環(huán)保、節(jié)能的優(yōu)點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1-2]。
在城市軌道交通系統(tǒng)中,當列車處于再生制動時,牽引電機相當于發(fā)電機,再生制動能量通過逆變裝置饋送到直流牽引網。在此再生能量中,其中一部分由本列車的輔助照明系統(tǒng)吸收利用,還有部分能量由此線路上的其他列車吸收利用,當其沒有被完全吸收并且產生大量過剩制動能量時,這部分能量將導致牽引網電壓上升,當超過電壓最高允許值時,再生制動失效,甚至損壞線網上電力設備。近年來,就再生制動能源的收集方面,中國大多數(shù)城市軌道交通系統(tǒng)使用車載電阻裝置,將此部分能量以熱能的形式消耗來降低網壓。由于制動電阻體積大和隧道的散熱,隧道溫度會上升。采用此方法需要列車設置專門安放電阻器的場所,隧道中需要通風和散熱設備,從而增加列車重量和運行成本,同時導致了能源的浪費并且降低了能源利用率。據(jù)統(tǒng)計,列車制動時產生的電能大約占列車牽引輸入能量的30%左右[3],僅有20%~80%的制動能量能夠得到利用[4]。因此,再生制動能量非??捎^,若用儲能裝置對此部分制動能量回收并利用,不但能降低網壓,還能將起到顯著的節(jié)能作用。
目前,已有諸多城市線路在地面設置了地面式儲能裝置,從而取消車載制動電阻,提高了車輛性能、改善了隧道環(huán)境并降低了車輛成本[5]?,F(xiàn)階段,城市軌道交通地面式能量回收裝置主要為電池、飛輪與超級電容。其中鋰離子電池在最近幾年發(fā)展快速,其同時具備大容量和大功率的優(yōu)點,滿足軌道交通的能量要求。此外,與鉛酸蓄電池、超級電容相比,鋰離子電池可以實現(xiàn)裝置小型化、輕量化,并且同時具備充放電快、使用壽命長的優(yōu)點。所以,本文選擇鋰離子電池作為儲能裝置[6]。
本文以DC1500 V的城軌牽引直流供電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分析鋰電池的結構和充放電控制策略。通過搭建城軌交通牽引系統(tǒng)仿真平臺,驗證鋰電池儲能系統(tǒng)可以有效防止城市軌道交通牽引、制動網壓的波動和再生失效問題。
城市軌道地面電池能量儲存系統(tǒng)包括牽引變電所、直流牽引網、電池儲能系統(tǒng)和列車。直流牽引網絡主要包括上下行接觸網/第三軌,上下導軌和導線,其整體結構如圖1所示。首先牽引變電所將10 kV/35 kV的三相交流電整流至750 V/1500 V的低壓直流電,上下行列車通過受電弓在接觸網上獲取能量。列車是城軌交通供電系統(tǒng)的主要負載,其能量流動具有雙向性,牽引時消耗能量,制動時通過再生制動向牽引網反饋能量。電池儲能系統(tǒng)安裝在牽引變電所中并與直流電網并聯(lián)連接,以通過DC/DC變換器控制直流電網與儲能系統(tǒng)之間的相互能量傳遞。
城軌交通牽引系統(tǒng)從10 kV/35 kV城市電網中獲得交流電,通過牽引變電所降壓變壓器和二極管整流器將電壓降至750 V/1500 V的直流電。為了降低直流側電壓紋波、減少交流側諧波污染、提高功率因數(shù),城軌交通牽引系統(tǒng)大多采用12脈波或24脈波整流器單元,24脈波整流機組由兩臺并聯(lián)的12脈波整流單元組成,通過降壓變壓器移相+7.5°與-7.5°所得。在分析時,可將24脈波整流機組當做2個獨立的12脈波整流器單元單獨進行分析,從下式可得[7]
式中:Udc為整流單元輸出電壓;Idc為整流單元輸出電流;Ig為臨界電流;Udoo、Udio分別為整流單元兩個區(qū)間的空載電壓;Req1為等效串聯(lián)電阻。
由于城軌交通列車制動過程具有功率變化快和頻繁制動的特點,本文中城市軌道交通地面式鋰電池儲能系統(tǒng)所使用的電池是鈦酸鋰離子電池。經典的電池模型為Rint模型,該電路模型建立在電池內部電動勢和電阻的基礎上,其結構簡單,為其他電池建模的依據(jù)。本文采用改進的電池模型,改進后的電池模型由內阻和受控電壓源組成,如圖2所示。
圖2 電池等效模型Fig. 2 Battery equivalent model
圖2中,E為受控電壓源,Rbs為串聯(lián)內阻,ibat為電池輸出電流,Ubat為電池輸出電壓。鋰電池的輸出電壓為:
圖1 城軌地面式電池儲能系統(tǒng)的整體結構Fig. 1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urban rail ground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儲能系統(tǒng)拓撲結構如圖3所示,其中雙向DC/ DC變換器由IGBT1與IGBT2構成,用于控制儲能系統(tǒng)的充放電,其作用是執(zhí)行系統(tǒng)的電壓等級變換和對儲能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實行管理。IGBT0是對電池儲能系統(tǒng)的開通與關閉進行控制,在備用狀態(tài)下作為儲能裝置的總開關,主要為了防止電池組本身不受控自主的向直流牽引網放電;為了降低由開關器件產生的諧波,將L1和C組成低通濾波電路。該結構的優(yōu)點為:控制電路簡單,效率高且成本低。
圖3 儲能系統(tǒng)拓撲結構Fig. 3 Energy storage system topology
如圖4中所示,根據(jù)儲能裝置運行狀態(tài)的不同,DC/ DC變換器可分別工作在Buck、Boost2種模式[8]。
如圖4(a)所示,當DC/DC處于Buck模式時,其主要功能是降低輸出電壓,列車處于再生制動狀態(tài),再生能量將使直流牽引網電壓急劇上升,DC/ DC變換器處 Buck模式,并且IGBT1接通,當IGBT2斷開時,斬波電感器L吸收車輛制動回饋的再生能量,然后IGBT1關斷,通過IGBT2的續(xù)流二極管,將儲存在斬波電感器L中的再生能量傳遞給鋰電池充電[9]。
如圖4(b)所示,當變換器處于Boost模式時,其主要功能是升高輸出電壓,列車處于啟動加速狀態(tài),將引起牽引網絡電壓下降,DC/ DC變換器處于Boost模式,并且開通IGBT2,斷開IGBT1,鋰電池組釋放能量并儲存在斬波電感L中,然后IGBT2關斷,通過IGBT1的續(xù)流二極管,將儲存在斬波電感L中的能量傳遞給牽引直流供電網[10]。
圖4 DC/DC充放電原理圖Fig. 4 DC / DC charge and discharge schematic
當列車處于啟動加速工況時,由于列車啟動電流i較大,從而引起線路產生較大的電壓降,導致牽引網壓嚴重下降;當列車惰行時,不會引起電壓波動,其基本保持在一個變電所的空載電壓;當列車處于制動減速狀態(tài)時,此時電機相當于發(fā)電機,直流側電壓方向不變,電流反向,逆變器將再生制動能量發(fā)送回直流電網,使牽引網壓迅速上升,如果不進行控制,當網壓超過其允許的最大電壓時,從而使列車發(fā)生再生失效問題。因此,可以將牽引網壓作為儲能系統(tǒng)的控制信號。此外,為了確保儲能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鋰電池組本身具有電壓和電流限制:即鋰電池組的端電壓必須控制在最大允許值和最小允許值之間,若超出范圍,鋰電池組將停止工作,同時鋰電池組的充放電電流同樣應在額定范圍內工作,從而產生PWM信號來控制雙向DC/ DC變換器中IGBT的導通與關斷,實現(xiàn)儲能裝置的充放電。鋰電池儲能充放電控制策略框圖如圖5所示。
圖5 鋰電池儲能充放電控制策略框圖Fig. 5 Block diagram of lithium battery energy storage and discharge control strategy
(1)當列車工作于啟動加速工況時,此時直流網電壓Udc低于放電參考電壓U*discharge,儲能系統(tǒng)處于放電狀態(tài)。將Udc與U*discharge的差值經PI調節(jié)器經限幅后得到鋰電池的電流參考值I*bat,將鋰電池反饋的當前電流值Ibat與電流參考值I*bat的差值送入PI調節(jié)器,得到的信號與三角波比較,將得到的控制信號傳送給IGBT2,此時將以一定的占空比導通,并與IGBT1的反并聯(lián)二極管構成通路,鋰電池組的儲存能量被釋放到牽引網以供列車使用。
(2)當列車工作于制動減速工況時,此時直流網電壓Udc高于充電參考電壓U*charge,儲能系統(tǒng)處于充電狀態(tài)。與放電過程類似,將Udc與U*charge的差值經PI調節(jié)器通過限幅后得到鋰電池的電流參考值I*bat,將鋰電池反饋的當前電流值Ibat與電流參考值I*bat的差值送入PI調節(jié)器,得到的信號與三角波比較,將得到的信號傳動給IGBT1,此時將以一定的占空比導通,并與IGBT2的反并聯(lián)二極管構成通路,控制制動能量給鋰電池組充電。
(3)當直流牽引網電壓Udc介于充電電壓參考值和放電電壓參考值之間時,同時關閉IGBT0、IGBT1、IGBT2,鋰電池組工作于備用狀態(tài)。
為了驗證地面式鋰電池儲能系統(tǒng)抑制牽引網電壓波動,采用MATLAB/ SIMLINK平臺構建鋰電池儲能系統(tǒng)的單變電所、單列車仿真平臺。
城軌鋰離子儲能仿真主電路系統(tǒng)結構如圖6所示,仿真系統(tǒng)由三部分組成,其中變電所直流供電系統(tǒng)由三相交流電源和三相整流橋模擬;牽引直流網線路參數(shù)取:R=0.08 Ω,L=2 mH;該電路的后端包含一個逆變器和一個永磁同步電機,通過不同的電機運行狀態(tài)來模擬列車牽引、惰行、制動運行工況。最后將鋰電池組裝置并聯(lián)在牽引網直流端。
圖6 主電路系統(tǒng)結構圖Fig. 6 Main circuit system structure
鋰離子電池參數(shù)為:額定容量160Ah,額定電壓692V,工作電流-250~+250A。雙向DC/DC變換器參數(shù)為:儲能電感7.5mH,濾波電容30000μF。IGBT開關頻率10kHz;直流牽引網標準供電電壓1500V。永磁同步電機參數(shù)為:定子電阻0.25Ω;d,q軸電感Ld=1.5mH,Lq=1.5mH;轉動慣量J=1.5kg?m2;給定轉速ω=1000r/min。
根據(jù)本文中提出的地面式儲能系統(tǒng)抑制牽引網壓波動的目標來進行仿真,驗證儲能系統(tǒng)充放電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通過模擬列車啟動加速、惰行和制動減速過程中永磁同步電機轉速變化來反映列車行駛工況,如圖7所示。列車從0 s時刻開始啟動加速,到0.4 s左右時達到給定轉速進入惰行工況,持續(xù)一段時間后列車2 s時刻開始進入制動減速工況,直至轉速下降為零,列車停車。
圖7 電機轉速變化圖Fig. 7 Motor speed change diagram
當牽引直流網未接入鋰電池組時,牽引網電壓仿真結果如圖8所示。由圖8可以看出,在列車啟動加速過程中直流網壓跌落至1090 V左右,在列車制動減速過程中升高到1710 V左右,相比直流牽引網標準供電電壓1500 V,網壓波動比較大,且在此階段中制動能量并未得到有效回收利用。
圖8 直流牽引網電壓波動圖Fig. 8 DC traction network voltage fluctuation diagram
4.3.1 啟動加速工況
當列車的牽引系統(tǒng)接入地面式鋰電池儲能系統(tǒng)時,列車從第0 s時刻開始進入啟動加速工況,鋰電池儲能系統(tǒng)向直流網釋放能量,使直流網電壓下降至1250 V以下,使直流網電壓保持在安全電壓以內,防止網壓過低而損壞電氣設備。啟動加速過程中直流牽引網壓如圖9所示,電壓下降至1290 V后趨于平穩(wěn),漸漸跌落至最低電壓1270 V左右,滿足電壓的最小允許值。
圖9 啟動加速中直流網壓Fig. 9 DC network pressure during starting acceleration
4.3.2 再生制動工況
列車從第2 s時刻開始進入制動減速工況,產生制動能量向直流網輸送,儲能系統(tǒng)吸收直流網上多余的再生能量,并將直流網壓控制在1800 V以內。制動減速中直流網壓如圖10所示。當列車開始制動時,直流牽引網絡電壓上升到1620 V然后逐漸回落,并保持在1600 V以下,最后穩(wěn)定在1500 V以上。滿足電壓最大允許值的同時,有效的將能量回收利用。
圖10 制動減速中直流網壓Fig. 10 DC network pressure during braking deceleration
本文通過對城市軌道交通地面式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tǒng)的牽引供電模型進行分析,對提出的儲能系統(tǒng)充放電控制策略進行了仿真研究,一方面驗證了其可行性。另一方面,驗證了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tǒng)在抑制直流牽引網的電壓波動和提高軌道交通中供電網絡的穩(wěn)定性和能量利用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目前仿真還停留在基于單變電所,單儲能系統(tǒng),單列車為例,做了初步討論,在以后的研究中,還將充分考慮多變電所,多儲能系統(tǒng),多列同時車運行時制動能量交互問題,在穩(wěn)定電壓的同時提高能量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