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艷 方智勇 劉仁平
摘? 要:現階段,農田污染現象已經得到各級政府部門的重視,已經將做好耕地質量保護工作作為提升農作物產量的根本舉措。本文在對云南省昭通市的耕地質量現狀進行綜合闡述的基礎上,提出了針對耕地質量問題的保護對策,以期為相關人士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耕地質量現狀;農田保護機制;土地污染
中圖分類號:S431.1?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1974/nyyjs.20181032072
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和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提升,耕地質量逐漸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通過對云南省昭通市的耕地質量現狀進行調查發(fā)現,目前,仍存在著對耕地質量重視度不足以及農田保護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對農作物產量的提升產生了嚴重的不利影響。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 ?云南省昭通市耕地質量現狀
1.1? ? ?未能夠予以耕地質量充分的關注度
提升耕地質量是增強農業(yè)生產能力的核心舉措。農業(yè)部門應將農田保護作為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的重要前提,從根本上提升土地的產出率。政府應加大對耕地保護重要性的宣傳力度,促使廣大社會民眾也能夠對農田保護有正確的認識,避免使耕地保護處于空喊口號的狀態(tài),促進各項耕地保護策略的貫徹落實。目前,云南省昭通市的耕地保護策略并未完全落實,政府通常予以農作物產出量充分的關注度,不能夠通過完善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來提升農作物產量。
1.2? ? ?投入力度不足
近幾年,云南省昭通市政府為了實現對耕地質量的有效保護,開發(fā)了形式多樣的農業(yè)開發(fā)項目,但受資金投入力度不足的影響,使得農田基礎條件的改造需求得不到充分滿足。例如,現階段,云南省昭通市政府每年僅僅為耕地保護投入幾百萬元,得到改造的農田面積數量有限,只能算是杯水車薪。同時,在耕地保護過程中,未能夠投入充足的資金引進先進的耕地質量檢測設備,僅僅采用物理和化學分析的形式對耕地質量進行監(jiān)測,也對耕地質量的提升形成限制。此外,昭通市由于財政基礎有限,不能夠完善排水溝渠以及灌溉設施的建設,使得耕地抗旱和抗洪澇災害的能力得不到提升[1]。
1.3? ? ?管理體制不健全
現階段,云南省昭通市政府已經對耕地質量保護作出具體安排,規(guī)定農業(yè)部門應制定科學的耕地質量保護計劃,對耕地項目和資金進行頭籌安排,加強各部門的合作,最大程度的提升資金投入的利用效率。但受到管理體制不健全的影響,使得田間基礎設施建設仍處于較為滯后的階段。同時,伴隨著工業(yè)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工業(yè)廢水和城市垃圾的肆意排放,對耕地質量造成了嚴重損害,但由于缺乏相應監(jiān)管體制的約束,使得這種現象屢禁不止[2]。
2? ? ?云南省昭通市耕地質量的保護對策
2.1? ? ?完善農田保護機制建設
建立科學的農田保護機制是提升耕地質量等級的根本舉措。云南省昭通市通過對耕地實施有效的監(jiān)管,不僅能夠實現對本區(qū)域內耕地數量的了解,還有助于實現對耕地質量的反饋,形成科學評估農作物產出率的參考依據,為制定科學的農田保護計劃提供指導。因此,云南省昭通市應注重建立健全農田保護機制,實現對農田產能情況的綜合分析,針對單產較高的耕地實施特殊保護措施,將產能較低的農田納入一般農田的范疇,并采取科學的措施對土地質量進行改進[3]。
2.2? ? ?加強對耕地質量的整治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延續(xù),城市人口的數量逐年增加,對農作物的需求量也隨之激增,通過對耕地進行整治,有助于在改善土壤條件的同時,增加農作物的產出量,滿足城市人口的糧食需求。筆者通過實踐調查獲悉,云南省昭通市周邊的土地存在嚴重的占用現象,該部分土地的產能較高,存在較高的發(fā)展?jié)摿?。因此,云南省昭通市可重點對該部分土地進行整治,設立土地開發(fā)示范區(qū),形成耕地質量管理效力的評估依據。農業(yè)部門應基于對區(qū)域內耕地數量、質量和發(fā)展?jié)摿M行綜合調研的基礎上,明確土地整治的重點,結合土地產能的排名,實現對中低產田的集中治理和開發(fā);農業(yè)部門應重視對耕地整治項目進行合理開發(fā),在綜合論述土地整治對產能影響的基礎上,認識到土層厚度、灌溉條件以及耕地坡度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機制,并針對上述因素采取針對性的整治手段,確保耕地價值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
例如,云南省昭通市可嚴格把好耕地占用關,執(zhí)行土地利用計劃,實現耕地總量的動態(tài)平衡。嚴格控制非農業(yè)建設占用耕地,認真審核各類建設用地。結合《全市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堅持總量控制、占補平衡、遠近結合的原則,采取需要一片、征用一片、兌現一片、開發(fā)一片的辦法,認真開展征地工作。凡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的項目,一律不予報批。通過這種形式,能夠實現對違法占用耕地問題的有效解決,維持耕地和城市建設用地的平衡性。
2.3? ? ?完善耕地補償制度建設
建立健全耕地補償制度是彰顯耕地保護價值的有效途徑。目前,云南省昭通市政府已經出臺了關于耕地補償考核辦法的相關意見,規(guī)定應完善耕地數量和質量的等級設置,將農業(yè)生產能力作為區(qū)分耕地等級的主要參考依據,將耕地數量與質量與被占用地掛鉤,以維持耕地占補數量的平衡性。同時,應重視加強對耕地數量和質量的核算,以形成維持產能平衡的前提條件,結合被占用耕地的產能情況,實施科學的耕地整治戰(zhàn)略,依據相應的換算比率,適當對耕地面積進行補充,實現對耕地的有效保護。
2.4? ? ?合理優(yōu)化農業(yè)種植結構
促進農作物種植結構的優(yōu)化是提升農作物產量的根本舉措。盡管不能將耕地質量作為提升農作物產出量的唯一砝碼,但仍應認識到耕地質量與農作物產能間的相互作用,通過提升耕地質量,是促進農作物產量提升的前提條件,反過來,通過促進農作物種植結構的優(yōu)化,也能夠實現對土壤條件的改善。因此,云南省昭通市農業(yè)部門應呼吁廣大農民將農作物的生長習性作為參考依據,合理安排農作物的種植比例,采取科學的種植和培育手段促進農作物增收。
2.5? ? ?完善耕地質量的監(jiān)測機制
加強對耕地質量的監(jiān)測是農業(yè)部門始終堅持的基本任務。通過及時對違法用地進行整治,有助于確保區(qū)域內耕地的生態(tài)質量,為農作物生長提供必要保障。因此,云南省昭通市政府應重視對影響耕地質量的因素進行探查,重點對影響耕地質量的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進行探查,在了解耕地質量保護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實現對耕地質量未來發(fā)展趨勢的推測,并采取相應措施扼制耕地質量惡化,促進農作物產量增加。同時,農業(yè)部門應采取不同指標對耕地質量進行評價,通過總結耕地質量的變化規(guī)律,為保護有效耕地提供參考。
例如,云南省昭通市農業(yè)部門應充分發(fā)揮國土資源執(zhí)法部門的作用,做好耕地質量的監(jiān)察工作,嚴格耕地保護,加強監(jiān)察大隊和國土資源管理所的溝通,實行執(zhí)法監(jiān)察網格化管理,定期對區(qū)域內的耕地質量進行巡查,發(fā)現一起,查處一起,把違法案件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同時,云南省昭通市政府應建立健全違法用地共同責任制,相關部門共同承擔責任,全力配合,對違法占用耕地現象進行依法強制查處。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實現對耕地的有效保護,還有助于杜絕違法用地行為的產生。
2.6? ? ?加大對耕地保護重要性的宣傳力度
通過實際調研可知,云南省昭通市的耕地質量現狀不容樂觀。因此,市政府應綜合運用行政手段、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對耕地保護的重要性進行宣傳,依法懲治破壞耕地的行為,引導社會民眾樹立良好的耕地保護意識,加強對破壞耕地行為的檢舉力度,嚴禁私自將耕地轉換為城市建設用地,適當加大耕地補充力度,設置農田保護區(qū),充分發(fā)揮衛(wèi)星云圖的價值,實現對耕地變化情況的了解。
例如,昭通市適當加大農田保護的宣傳力度,全面提高干部群眾耕地保護意識。通過廣播、電視、標語、講座、文藝宣傳等多種形式,向廣大群眾開展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法律法規(guī)宣傳,為耕地保護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使干部和群眾懂得了土地管理有法、使用土地依法、非法占地受罰的道理,增強社會民眾的耕地保護意識。
3? ? ?結論
在耕地質量保護過程中,通過完善農田保護機制建設,做好耕地整治工作,完善耕地補償制度建設,合理優(yōu)化農業(yè)種植結構,完善耕地質量的監(jiān)測機制,加大對耕地保護重要性的宣傳力度,有助于提升農作物的總體產值,促進耕地質量保護價值的最大化。因此,在耕地質量保護過程中,可以借鑒上述方法。
參考文獻
[1]李奇,楊永奎,鄭元紅.畢節(jié)市13個農業(yè)園區(qū)耕地質量現狀及保護利用對策[J].貴州農業(yè)科學,2017,45(11):66-69.
[2]譚克均,夏忠敏,林海波.貴州省重點農業(yè)園區(qū)耕地質量現狀及提升對策[J].耕作與栽培,2017(01):42-44.
[3]霜洪忠.芻議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耕地質量現狀及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對策和建議[J].農民致富之友,2016(16):
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