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霞
摘 要:兩優(yōu)121是鑫盛華豐公司自選恢復性H121與1892S配組的兩系雜交中稻遲熟型組合?,F(xiàn)從再生能力,稻谷品質(zhì)、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闡述該品種的特性特征,并從浸種催芽.適時播種適齡移栽,田間管理,及時收割等方面介紹高產(chǎn)栽培方法。
關(guān)鍵詞:兩優(yōu)121;品種;特性;栽培;技術(shù)
兩優(yōu)121是利用18925與鑫盛華豐公司自選恢復系H121配組的穩(wěn)產(chǎn)型雜交水稻組合,2017年通過湖南省審定(湘審稻20170008),是2018年湖南省重點推廣“一季兩收”的新品種。通過兩年示范兩優(yōu)121作再生稻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再生能力強,深受農(nóng)民的喜愛,為了更好推廣兩優(yōu)121“一種兩收”的種植模式,現(xiàn)將其生長特性特征及主要栽培要點介紹如下:
一、特征特性
1.農(nóng)藝性狀
兩優(yōu)121,在湖南省作中稻全生育期140天,比對照Y兩優(yōu)1號短1天屬中秈遲熟類型,株高115CM,株葉形態(tài)理想,葉片直立,生長整齊,分蘗力強.耐高溫.后期落色好,每畝有效穗29.3萬,每穗粒數(shù)133粒,結(jié)實率84.45%是多穗型品種,并且再生能力強。
2.稻米品質(zhì)
糙米率81.7%,精米率71.5%,整精米率59.2%,粒長6.7毫米,長寬3.3.堊白粒率27.0%、堊白度4.1%、透明度1級、膠稠度5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21.8%,達到國家3級優(yōu)質(zhì)米,再生稻口感好。
3.抗倒性
株高111.5cm,莖桿粗壯,莖節(jié)堅韌,株型矮,抗倒力強,幾年來大田生產(chǎn)無倒伏現(xiàn)象,適合機械收割。
4.抗病性
2014年-2018年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多地試種抗性表現(xiàn):葉瘟5.3級,穗瘟6.3級,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shù)4.6級,白葉枯病7.0級,稻曲病3.0級。
二、主要栽培技術(shù)
1.浸種催芽
首先用清水浸泡5分鐘左右,把浮在水面的秕谷和黑粉病粒去掉,洗凈種子,然后用強錄精加咪鮮胺兌水浸種3公斤消毒6-8小時,浸種后用清水洗干凈,再視種子飽滿度與汲水情況濕水浸泡,種子浸泡好后,撈出種子,瀝干水后催芽,采取溫室催芽,將已浸泡好的種子用簿膜包裹并在薄膜四周扎些小孔,然后置于溫床中,將溫度調(diào)至35-37度保持10小時左右,不時觀察種子的變化,待90%的種子發(fā)芽后取出芽谷,用28度的水浸10分鐘左右,再繼續(xù)催芽,這時溫度調(diào)至30度,當種子全部露白后用高巧每包拌種4斤,拌好谷芽后放在陰涼處攤開,待谷芽不粘手,就可播種。
2.適時播種,培育壯苗
拋秧,機插秧,手插秧在3月24日前播種,每畝用種量4斤,植播田在4月10前,每畝播種量5斤,搶晴天播種,播種宜早不宜遲,選擇地力肥沃.排管方便的田塊作秧田,秧田在播種前下足底肥,每畝秧田用45%的復合肥80斤作底肥,在2葉一心時施尿素20斤。
3.合理密植,適時移栽
拋秧秧齡20-25天,機插秧秧齡15-20天,水育秧秧齡控制在30天內(nèi),密度5×8寸.4×9寸,每畝保證18000蔸基本苗。
4.科學施肥
頭季稻的苗穗結(jié)構(gòu)不僅是頭季稻產(chǎn)量的基礎(chǔ),也是再生稻苗穗在胡基礎(chǔ),因此,必須重視頭季稻的施肥;
(1)底肥,每畝大田施48%六國復合肥80斤;
(2)苗肥,移栽后5-7天結(jié)合除草劑每畝追尿素20斤,硅肥6斤;
(3)穗肥,嗮田復水后每畝施加鉀肥25斤;
(4)腋度萌發(fā)肥,頭季稻收割前7-10天,每畝施尿素20-30斤;
(5)腋芽肥,頭季稻收割后當天灌深水,第2天每畝施尿素30斤。
5.看苗管水
兩優(yōu)121在大田生長期間,根系發(fā)達,分蘗能力很強,宜采取淺水活蔸,淺水分蘗,夠苗嗮田,有水孕穗與抽穗的管水方法,促進根系與莖葉的平衡生長,齊穗后必須干干濕濕,灌漿施腋芽萌發(fā)肥后讓田間自然落干嗮田,收割時保證機械不下陷,每次打藥施肥田間應有適當?shù)乃?/p>
6.及時防治病蟲害
頭季主防稻瘟病、紋枯病、稻縱卷葉螟、二化螟、飛虱、稻薊馬等主要病蟲害,防治藥劑稻瘟靈、富士一號、苯甲·丙環(huán)唑、噻呋酰胺、阿維菌素,甲維鹽、氯蟲苯甲酰胺等藥劑。防治時間以市植保部門發(fā)放的病蟲情報并且結(jié)合當?shù)剞r(nóng)技站的田間調(diào)查為基準,按時防治。再生稻一般不使用農(nóng)藥。
7.及時收割
頭季在8月10日左右水穗成熟度九成至九成五成熟時收割,頭季稻一定要活桿青桿收割,收割時田塊要能承載起收割機,不能讓稻樁入泥,以免影響稻桿的再生能力,并且收割機要帶粉碎機,收割時留稻樁30厘米-35厘米。再生稻一般在10月中旬收割,視整個群體成數(shù)后再收割。
當然,我們推廣一個好的品種,必須用事實來說話,“兩優(yōu)121”2017年在聶市鎮(zhèn)黃蓋村雞形組示范一千畝,2017年8月6日,由湖南省岳陽市農(nóng)業(yè)委推廣站組織有關(guān)專家對兩優(yōu)121“一種兩收”進行考察和測產(chǎn)驗收,頭季產(chǎn)量1580斤每畝,二季平均畝產(chǎn)560斤。2018年聶市農(nóng)技站在黃蓋村示范40畝,其中機插秧20畝,拋秧4畝,8月10日由省農(nóng)業(yè)廳專家驗收測產(chǎn)頭季平均畝產(chǎn)1600斤,二季平均畝產(chǎn)600斤,兩季平均超過兩千斤,比單純的一季稻增產(chǎn)600斤以上,比雙季稻節(jié)約成本、勞力,每畝創(chuàng)收500元以上。
總之,在科技高度發(fā)展的今天,如何讓我們的技術(shù)服務于農(nóng)。更好的落實政府的精準扶貧工作,把好的品種推向廣大農(nóng)戶,是作為農(nóng)技人員最為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