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修君 畢景浩 張祥海
摘 要: 隨著生產的發(fā)展和社會需求的增加,對花生的產量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花生要高產,化控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措施,但人們對化控藥劑的選擇,還沒有統(tǒng)一的認識,為了能在花生生產上有一個統(tǒng)一的化控標準,2016年我們進行了化控藥劑種類比較試驗,以期探求花生科學化控的方法,為今后大田生產提供科學的依據(jù)。
關鍵詞:花生;化控;藥劑
試驗分析了各種化控藥劑對花生產量及其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選擇出了適宜的化控藥劑,在花生生產上使用藥劑化控,能對花生生長及最后的產量產生較為有利的影響。但藥劑的選擇不容忽視,三種調控劑均有明顯的增產效果和化控效果,但產投比率以花生寶最高達到12,比其它兩種藥劑處理結果增幅在45 -50%之間,三種調控劑特點也不盡相同。多效唑,易引發(fā)銹病,造成早衰,對下茬作物影響也較為明顯,壯豐安,化控效果不明顯,花生寶作為一種新型化控藥劑,化控保葉功能均十分顯著,可以大面積示范推廣應用。
一、試驗方法與設計
1.試驗地基本條件
試驗地點:曲阜市良種場;土壤潮褐土;耕層土壤質地中壤。土壤肥沃,耕作層土壤營養(yǎng)含量:有機質1.4%、全氮0.120%、全磷0.101%、速效N104mg/kg、速效純P16.1mg/kg、速效鉀112mg/kg。平原井灌區(qū),輪灌周期5天。
2.耕作管理
4月30日播種,9月6日收獲。噴藥時間在7月15日,噴施時植株平均高度在35cm-40cm,葉色濃綠,長勢良好,封行較為嚴密。主莖高34cm,側枝長3_5.6cm,總分枝數(shù)7.4條,主莖綠葉數(shù)7.6片。
3.試驗設計與方法
本試驗以不噴為對照,以多效唑、壯豐安、花生寶為供試材料。共設4個處理;該試驗采取區(qū)組隨機排列,重復3次,小區(qū)面積13.34平方米,長6.7m,寬2.0m,小區(qū)與小區(qū)間隔30cm。每小區(qū)種植180墩,折每畝種9000墩,供試品種為山花9號。
二、產量結果分析
1.產量結果分析
從表1的產量結果分析中可以看出,噴施花生寶產量最高,折單產430kg/667m2,比不噴(對照)增16.22%,其次為噴壯豐安的地塊折單產410kg/667m2,比對照增10.81 % ,與對照的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且化控效果明顯,沒出現(xiàn)倒狀,噴多效唑的折單產為390kg/667m2,增5.41%,不噴的地塊單產僅370kg/667m2,且植株高達_58cm以上,出現(xiàn)倒伏,收刨時葉斑病嚴重。
2.結果分析
為選擇出適宜的化控藥劑,我們有目的的進行了花生經濟性狀和生物學特性的調查(詳見表3),發(fā)現(xiàn)化控效果多效唑最好,但施用后植株后期早衰和銹病十分嚴重,壯豐安化控效果則表現(xiàn)不明顯;噴施花生寶的植株高度適中沒出現(xiàn)倒狀,并且后期綠葉多,光合作用旺盛,單株生產力較高。
3.不同化控藥劑的產投比率
為選擇出適宜的化控藥劑,我們根據(jù)試驗結果進行了產投比率(V /C)的研究(見表5) 。從表5看出,花生寶產投比率最高為12.0,比壯豐安高44._58%,比PP高_50%,效益增加顯著,是理想的首選藥劑。
三、結語
1.多效唑對下茬作物影響嚴重且后期易發(fā)生早衰引發(fā)銹病;壯豐安,無負作用,藥劑持續(xù)時間短,化控效果不顯著,需加大藥劑量,這又造成了高投人,因而市場前景不容樂觀,花生寶則既具備多效唑化控的功能又具有壯豐安保葉的性能,是較為理想的化控藥劑。
2.花生寶在當前是較為理想的花生生長調節(jié)劑,具有增效明顯,使用方便等特點,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在花生生產中可大力示范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