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樂天
據說福樓拜每日“拼命工作,按時看日出”??慈粘龃_是一件愜意的事:在靄靄的清晨殘留著夏蟲徹夜歡歌的濕潤空氣中,靜候白晝之神的蘇醒;看那蛋殼白從東天彌漫擴散,使得幾點殘星悄然隱去自己的銀輝;看那一輪紅日以無與倫比的莊嚴從地平線上踱出,卻將一天中最輕柔的幾縷金輝小心翼翼地灑向遺夢著的大地;看萬物在朦朦朧朧中睜開惺忪睡眼,感受那蓬勃生氣在天地間匯聚,升騰,繚繞,彌漫……這雖是自然的覺醒,卻也是靈魂的小憩,是思想的一次莊嚴彌撒。
不過相較日出而言,我倒更喜歡日落一些。一方面如莊顏所說,“晚霞消失后可以看星星,朝霞消失后,就只剩下光天化日下的現實了”;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著實疏懶,實在沒有大文豪那樣的毅力來做到每日早起靜賞美景,但閑暇時將晚飯后的十幾分鐘用來賞玩日落還是可以勉強做到。
日落可絕非是“太陽落山”如此簡單而一成不變。每天的日落都有自己的特點。
萬里無云的日子里,太陽自然成為了落日之景當仁不讓的主角。隨著日輪逐漸靠近地平線,其光芒也漸漸由刺眼的白過渡至柔和的金。此時,西天處自下而上依次被染作了紅、橙、黃、青,如一條條懸在山頭的綢帶,卻又彼此交融在一起,而天頂依然是寶石般純凈的湛藍。夕陽底端接觸到了遠山后,仿佛突然加快了速度,向著天外疾馳而去,很快在山脊上只留下了一小塊,如同鑲在灰黑色底座上的一塊黃金,躍動著,似乎是在山外一片浩渺海洋展露出的一小片波光。然而這念頭只是轉瞬即逝,片刻后太陽便完全消失在天際,只剩下一片孤寂的紅等待著被夜色吞沒。
有云的日子便不一樣了。云是三體系統(tǒng)的第三個球,是世間最高明的魔術師,有了它,方寸之間就會迸發(fā)出萬千可能。有時只是西天處極淡的幾抹,被夕陽脈脈的余暉染作與周天一樣的殷紅,仿佛斜陽頭上插的一枝花;有時卻厚重如山外的山,能將太陽攔腰截斷,只在頂端染上一層火紅,如同點著了山尖上的樹,卻可以在空中拉出一道長長的影子,甚至可以橫貫整個天宇。落日提前在這里便結束了它的旅程。而更多時候天邊的云彩并無規(guī)則的形狀,夕陽在它們懷中也便失去了渾圓的外形,若是此時能夠覓得一片水澤就再好不過了:遠遠望去,一大片紅與黑斑駁在天邊,殘陽好像熔化了一般,從云間的縫隙中緩緩傾瀉而下,滴入水中,躍動,擴散……
而在夕陽下,天穹之上的云就更是別有一番風味了。有時,落日的光輝可以將整個天空浸沒在紅色中,呈現出一種令人窒息的恢弘壯美,舒卷的云如同舞臺上赤色臺布前的紅衣舞者;而有時,隨著夕陽漸漸靠近天際線,金色才會懶洋洋地爬上落日附近的云朵,更遠處的則只有靠近西方的一側染上了若有若無的幾縷,仿佛是把金色與紅色的顏料擠入了一大桶水,用筆微微沾濕再漫不經心地抹了幾下似的。而等殘陽完全消失,金色也便漸漸退潮,云彩由金轉紅,這紅也漸漸稀釋在暗下來的天幕中,最后一道歸于灰黑,如同熄滅的炭火。若是遇到大風,天頂的云被拉成修長的絲帶,在空中飄蕩,如一首悠揚的歌,令注入其中的陽光都更顯輕盈;若是遇到大雨初霽,云層未散,當夕陽運行至云與地之間時,日光便在其中來回反射,令整個世界洋溢著柔和的金輝,每一次呼吸都飽含著陽光的氣息。
傍晚時,人間也改換了模樣。夕陽是一個不吝嗇色彩的畫師,將一把金粉豪爽的灑向整個世界;落日是一個無比慷慨的工匠,把遠方的青山與眼前的樓宇都鑲上了一道金邊。而當斜陽的余暉還在天空中演繹著光與影之歌時,城市已逐漸暗了下來。道路上車流如織,路兩側華燈初上。城中有幾處老房子上升起了縷縷炊煙,讓人看了感到溫暖,又有一點莫名的惆悵。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許多時候都不忍心看天邊的晚霞逐漸湮沒在夜幕里,就如荒野外的一盞孤燈消失在冷風中。不過有時想想,夕陽離去,星空也就近了。雖說在城市中即使在晴朗的日子也看不到幾顆星,但是知道它們的存在,總是讓人踏實,可以度過再漫長的夜,去迎接新的一天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