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剛
指點迷津
閱讀報刊費時不多,見到的文章類型卻很多,可以學到的東西也多。
讀報刊時,我們要多想想哪些內容或形式可以用到寫作中,在寫作時加以借鑒。這樣,我們就在讀與寫之間建立了一條相輔相成的通道,不斷提高寫作水平。
《看報刊,學寫作(一)》中介紹了“看報刊,做剪報”“看文題,學擬題”“看文句,學表達(引用精美文句,學習修辭手法)”三種訓練方式,本期繼續(xù)向大家推薦另外三種訓練方式。
一、學習主旨的不同表達方式
閱讀報刊就是在聽各種有思想的人講話,從中學習不同的主旨表達方式。
閱讀報刊有利于學習相同主旨或不同主旨的表達方式。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不同題材(內容)或體裁(如記敘文、議論文)的文章,可能表達的是同樣的主旨;又或者相同題材或體裁的文章,表達出不同的主旨。
就主旨表達的具體載體來說,無非“景、物、人、事、言”五字。有的文章借描繪景物特征表達中心,有的借描寫人物或敘述事件來表達,有的則借一句話高度概括文章主旨。
就主旨表達的文中位置而言,無非“前、中、后”三字。有的文章開門見山,在篇首就提出主旨,其后加以闡釋;也有的是在文中出現(xiàn)主旨,前有鋪墊,后有拓展。最為普遍、效果最好的是最后一種:前文先講述景物或人事,篇末提煉主旨,我們稱之為“卒章顯志”。比如旅美作家劉墉的很多文章就有這個特點。
閱讀報刊還有利于我們揣摩多種主旨表達形式的不同效果。不同文章的主旨表達方式總是同中有異,各有特點,各有優(yōu)點,需要我們仔細品味。比如篇末點旨,有水到渠成、令人恍然大悟之妙;開篇點題有開門見山、條理清晰的效果,適合考場作文。
二、揣摩結構的多種行文章法
葉圣陶先生曾說:“思想是有一條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決不亂走的?!边@“思想的路”即“思路”,就是行文的結構章法。在報紙雜志中,匯集了大量各式各樣的文章,我們可以學習其不同結構的行文方式,體會不同的表達效果。
有些文章思路清晰,每個部分都有相同句式或相似的核心句作統(tǒng)領或總結,讀來一目了然。比如《外婆家門前有條路》(陶潤瀅,《作文通訊》初中版,2018年第5期)一文,全文分三個主體部分,每個部分前后各有一句話作統(tǒng)領和總結,結構層次清晰可辨;而且每句話都獨立成段,格外突出了所在部分的主要文意。前三句分別為“外婆家未拆遷前,門口有條路”“外婆家翻新屋子,門口有條路”“外婆家拆遷了,門口有條路”;后三句分別為“這條路,見證了我最幼稚、最天真的時光”“這條路,見證了我‘抱書狂啃,初識善良品行的那段時光”“這堅固的水泥好像也封存了我的過去”。對于字跡潦草和行文思路混亂的同學,這種行文結構方式無疑是一種很好的參考范本。“思路決定出路”,多一種行文結構方式作為模仿的參照物,就等于多了一條寫好作文的思路和出路。
可能有的同學會說:“這種模仿是不是抄襲?太沒有創(chuàng)造性?”其實,這種模仿不僅不是抄襲——因為只是學習了別人的思維方式,還是創(chuàng)新的途徑。如果大家看的書多了,必然會發(fā)現(xiàn)古往今來的每位寫作高手都曾經是一個“模仿高手”“偷藝大師”。對此,胡適先生說得好:“凡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創(chuàng)造是模仿到十足時的一點點新花樣?!钡饶隳7碌搅藡故斓牡夭?,模仿的參考物多了,你自然會寫出博采眾長的精彩文章。
也有一些文章看似思路混亂,難以理出章法,但仔細閱讀揣摩后,便會發(fā)現(xiàn)其中大有玄機,暗藏作者的別具匠心。比如《我的父親》(劉軒,《讀者》,2017年第16期)一文,是劉軒記錄父親劉墉的故事,十多個小故事的安排始于宴席上吃肥肉,止于捐建幾十所希望小學,開始讀令人不禁捧腹,讀著讀著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可謂選材精要,結構精巧。讀這樣的好文章,完全可以從中學習到寫好一個人的某種方法。
清代袁枚說“文似看山不喜平”,曲折生動的文章才會使讀者有賞心悅目、怦然心動之感。記敘類文章如果采用順敘方式,就要在緊扣主題的前提下,注意各部分的起承轉合、曲折起伏和詳略得當。如果想避免順敘平鋪直敘的枯燥寡味,就可以采取倒敘、插敘或補敘等方式,以形成創(chuàng)設懸念、紓解節(jié)奏、補充說明等引人入勝的效果,增強文章的趣味性、可讀性。要在閱讀喜歡的報刊文章時多“走走心”,反復揣摩其結構的精妙之處,并借用于自己的作文中,多加練習。
三、練寫不同形式的讀后感
要養(yǎng)成日常閱讀報刊的好習慣,還要及時摘抄精彩文句片段,剪下絕妙文章做成剪報。另外,時常練習寫寫不同形式的讀后感更是一種極佳的訓練方式,既可以借此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精巧的語言、精辟深刻的觀點、豐富的人物事件和巧妙的表達技巧),也可以潛移默化地提高寫作能力。
關于讀后感的寫法,不必太過拘泥于形式,只要是閱讀后的感想就可以。在此,推薦三種方法供同學們參考。
其一,點評式。運用這種方式,是摘抄文章中感觸深的某句話或幾句話、某個片段或幾個片段并加以點評。點評的內容可以是對摘抄文句的思想情感和表達技巧的評價,也可以是產生的聯(lián)想或思考。點評的字數(shù)可長可短,但內容要日后翻閱時仍能獲得啟發(fā)。
其二,片段式。在摘抄部分文句、片段后,可以將評價或感想寫成百余字的片段,精心修飾語言,形成一個內容較完整的段落。
其三,成文式。在讀后感的行文結構安排上,如果對原文有多個感觸點,可以先構思一條思路,安排一下寫作的順序,除了首段引入、尾段作結,主題段落可采取每抄錄一段原文語句就寫寫感想的行文方式。也可以按照某種固定的結構模式來寫,比如“引(引用原文)、議(評論引用的內容)、聯(lián)(聯(lián)想其他語句或人物、事件)、結(得出閱讀后的最后結論)”的模式。反復練習這種寫作方式,等熟練之后,再嘗試用其他的結構方式寫作。
因為是自主閱讀后的自主讀后感寫作,內容、形式和字數(shù)都沒有固定的要求,比較自由靈活,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貴在堅持。但在寫作之前,若能確定一個較為成熟的結構方式則能體現(xiàn)出較強的邏輯性。
“思路決定出路,行路才是正途”,閱讀報刊時我們循著什么思路去學習寫作,進行寫作時我們又采取什么思路去嘗試運用,這或許就決定著我們的寫作能否有高人一籌的出路吧。
學生例文
貓
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大港油田一中八年級 馬振洋
指導教師 孫學東
貓和狗是兩種不同的動物,對待它們要有不同的態(tài)度。
貓趴在床上時,我并不厭煩,有時我會主動將它抱到床上,逗它玩。久而久之,這便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每當我放學回家,發(fā)現(xiàn)它沒待在床上,反而會驚訝,于是四處找尋。因為如果它沒有蜷在床上,定是流浪四方去了。它很向往外面的世界,它認為外面的世界有更多好玩的事物。
貓們有一個組織——一群野貓總會和它一起“闖天下”。但它們并不和睦,會因某些分歧而打架。
貪玩的它們會像我們一樣,不按時回家嗎?不。每天開飯時,它都會像小幽靈一般,迅速穿過人們腿腳之間的縫隙……當它吃飽喝足玩累了,它的表情就會異常嚴肅,然后跳到沙發(fā)或者床上趴下來,雙眼直直地盯著前方,思索著……
不一會兒,它那雙眸就會慢慢黯淡下去。它全身散發(fā)著迷人的憂郁,那時,它就像個智叟。我也會故意打擾它,但它只是將眼睛半合攏,發(fā)出“呼嚕呼?!钡穆曧?。
可我偏要破壞它的安詳,總覺得它是我的玩物。每當我架起它的前肢,它總是緊閉雙眼,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如果是一只狗,此時可能就會伸出舌頭舔舔你,表現(xiàn)出它的熱情。它們的差距顯而易見。
當然,有時在我的死纏爛打下,它也招架不住。一旦遇到它喜歡的東西,它就迫不及待地伸爪去抓。這樣的場景,滑稽、讓人忍俊不禁。有時,它會“嗖”的一下,借梯子躥到房頂上,我再想跟它玩,也鞭長莫及。
在我看來,貓是可信任的。我們雖不清楚它們在思考什么,但我們可以向貓分享自己的秘密,因為它們守信用,不會告密。一有空閑,我就會讀書給它聽,它也很有耐心地傾聽。
貓雖喜歡清凈,但春節(jié)前后是例外。家鄉(xiāng)的親戚回來串門,它會立即找到一個位置趴下,將頭靠在前肢上,不再獨自思考,而是時刻盯著我們,東瞅西看。
隨著深冬的來臨,天氣越來越冷了,貓不再日日出去“闖蕩江湖”,而是靜靜地臥在床上,舔舔嬌嫩的巴掌,不住地洗蹭它的臉頰。之后,便將四肢舒展,頭倚在前肢上,眼睛半合攏,時不時地發(fā)出“呼嚕呼?!钡穆曧?。偶爾屋里會彌漫起熱氣,從遠處看,它仿佛在仙境中默默地沉思。倘若屋外傳來腳步聲,它便會伸個懶腰,張大它那櫻桃小嘴,豎起耳朵,像是在辨別腳步的主人;有時,它也會抖擻精神,搖晃幾下腦袋,仿佛在細心地聽我們談話,似乎是通了靈性,聽懂了也會瞇起笑眼。
貓是通靈性的生物,它們喜歡待在床上思索世間萬物,當然也包括怎么應對欺負它的野貓們。
教師點評
仿寫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一篇好文章,在寫法上總有值得模仿、借鑒的地方。我們可以模仿范文的篇章結構、寫作手法,還可以根據內容和表達的需要,選擇和確定具體的仿寫點。小作者在閱讀張煒的《炕和貓》(《讀者》,2017年第8期)后有所感悟,描寫了自家一只可愛的貓。
(孫學東)
再見,敏感小姐
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同盛學校八年級 司馬方睿
指導教師 王春紅
我生性敏感,這點沒人否認,大家都叫我“敏感小姐”。
敏感到什么程度呢?就是那種在地鐵上,如果有人多看了我一眼,我就會覺得自己有什么不得體的地方——可能是臉上有臟東西,可能是衣服穿錯了——總之會想很多。
可是,后來才發(fā)現(xiàn)——“你敏感得歇斯底里,別人卻毫不在意”。這是《讀者》上的一篇同題文章,寫了作者小時候上臺演講,因為緊張而忘詞,在臺上傻站了三分鐘,最后無奈被請下臺的事情。他以為大家都會記得他的笨拙,其實后來才知道,他要不提,大家都把這件事忘了。讀到這里,我不禁啞然失笑……
這和現(xiàn)在的我多么相像啊。
之前學校舉辦活動,讓我指揮合唱,但我搶拍了,還不應該唱的時候,我就指揮起來了。下臺后,我特別害怕碰上別人的眼神,怕大家嘲笑我。我偷偷地問一位好朋友:“我剛才在臺上是不是特別可笑?”“?。磕阏f什么?你剛才怎么了?”
一切太平,所謂的波瀾都是自己太過在意。
因為敏感,所以會因為別人微皺眉頭而自責;因為敏感,所以會因為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而懷疑自我。
太敏感,或許是因為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或許是因為太不自信。我以前在一個陌生的圈子里選擇沉默,不是因為我生性靦腆,而是怕他們覺得我沒資格和他們做朋友,怕被拒絕,也怕自己在他們面前出丑……這樣的感覺一直伴隨著我,直到看見這篇文章。作者的故事帶給我很強的沖擊力?!耙粋€人成熟的標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對于別人而言都毫無意義?!?/p>
于是,我嘗試著改變,雖然我知道忽略他人對我的看法是一個困難且漫長的過程。但我已經決定,做真正的自己。
我嘗試一點點和原來的那個我作斗爭。我在市里上英語興趣課,以前每次進教室時,我都特別不自在,我覺得自己是郊區(qū)來的,別人會輕視我,所以總是低著頭走進去。但實際上,當我強迫自己抬起沉重的頭大膽地環(huán)視四周時,發(fā)現(xiàn)根本沒有人在意我。原來一直是我自己看輕自己,是自己給自己套了個“金箍”。
現(xiàn)在的我?guī)缀跬耆珨[脫了敏感的困擾,至少我現(xiàn)在走在路上可以目不斜視,不用再看陌生人的目光,不用再在意與我毫無關系的人的看法。
我開始仰起頭,大步向前。一段時間過后,這種自信就真正屬于自己了。
“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別人的影響,找到真正的自己?!蔽蚁胛铱熳龅搅?。
教師點評
小作者選擇了引起她共鳴的一篇文章(你與星辰,《你敏感得歇斯底里,別人卻毫不在意》,《讀者·校園版》,2016年第23期),借此回憶了自己曾經的敏感時期,從思想上引發(fā)了“脫敏”的想法,并在生活中注意擺脫敏感,建立自信。整篇文章邊引用邊記敘,很好地記錄了作者讀書、思考、行動的過程,十分契合當代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全文行文流暢,語言富有感染力。
(王春紅)
兔子拼命奔跑,烏龜更應勤奮
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同盛學校八年級 周翼
指導教師 王春紅
生活中總有一些“牛人”,他們似乎不怎么努力就可以遠遠跑在前面。而我只能望著“牛人”的背影,奮力追趕。
小時候,隨意畫幾幅涂鴉就輕易獲得長輩的贊美,我認定自己有繪畫天賦,結果上了專業(yè)的繪畫課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同齡人的一些作品早已達到很高的水平,我難以企及。
體育課學三步上籃,我連步伐都邁不對??伞芭H恕眰冎皇禽p而易舉地邁幾步,腿一抬,手一動,球就進了。我難以望其項背。
在學習、運動、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作為“烏龜”的我只能遠遠望著“兔子”瀟灑的背影,跟在后面舉步維艱地追趕。
讀完《如果兔子拼命奔跑,烏龜將如何自處》的文章,我受到很大觸動,感覺自己就是這篇文章中所說的“烏龜”。
作為“烏龜”的我,該怎么做呢?
我想,除了努力和勤奮,我們還可以做很多?!巴米印眰兇嬖诘囊饬x就是給“烏龜”們提個醒,讓他們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這么牛的人;讓“烏龜”們認識到,自己既非天才也無優(yōu)勢,時刻提醒自己還須不斷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在后來的人生路程中,不斷校正前進的方向,走好每一步。
也許,有人會問,“烏龜”就無法逆襲了嗎?當然不是。有的“烏龜”在某些方面很有潛質,也有超越兔子的可能,更何況“兔子”們也會打盹兒。我們都熟知的歷史人物曾國藩,小時候天賦不高。曾國藩花了很長時間都記不住的文章,卻被入室盜竊偷聽的小偷兒背得滾瓜爛熟,可見小偷兒天賦比他高。然而曾國藩通過后天的努力成為政治家、文學家,而曾經的小偷兒還是小偷兒。
如今,更危險的是,很多“兔子”比“烏龜”還努力。
如果“兔子”拼命奔跑,“烏龜”將如何自處?當然是不要認命,不要放棄,相信并超越自己。就算追不上“大神”,至少可以像蝴蝶超越舊我,破繭而出,讓自己的人生光彩奪目。
教師點評
在此次“閱讀自己感興趣的雜志并寫讀后感”活動中,周翼同學選擇了《如果兔子拼命奔跑,烏龜將如何自處》(余亦多,《讀者》校園版,2018年第6期)這篇文章。當今社會,“‘拼爹才能贏,努力也沒用”的言論甚囂塵上,小作者在閱讀文章后心有戚戚焉,引用文章的內容陳述自己的觀點:當認識到自己與天才的差距時,更要勤奮,超越自己。文章條理清晰,語言流暢,有洞見力。
(王春紅)
片段一
我家的貓有很多昵稱。這些名字,或可愛或肉麻,常常出于無心之喚。我們用最喜歡的聲音呼叫貓,給它起昵稱,要跟它親昵。無論什么名字,喊著喊著,它就來了。貓的步態(tài)很認真,就好像在與野草碎石打交道般小心翼翼地走著。盡管房間里并無亂石破瓦,但它還是堅持自我,走得安穩(wěn)且輕盈。
……
它的睡相很可愛。有時在沙發(fā)上袒胸露懷,四仰八叉,睡成萬馬狂奔狀。它的形象立刻崩塌而毫無察覺,我們則于一旁忍俊不禁。
此貓的面部表情也極其豐富:震驚時微微張嘴,雙目圓睜;遇見感興趣的事物時,瞳孔放大,嘴邊凝起一抹神秘的微笑,仿佛蒙娜麗莎再世。
它會賣萌撒嬌。常常,貓會顯出一種鄙視而無語的神色——它甚至會翻白眼!當它向你尋求食物,看到你的嘴巴在動,它便沖向前來,喵喵直叫:“給我來點兒!”
——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大港油田一中八年級
敖舒悅
指導教師年四華
一句話點評
小作者閱讀《雨中的海鷗》([土]奧爾罕·帕慕克,《讀者》,2017年第15期)后,探尋到了讀寫訓練的輕松模式,寫得活靈活現(xiàn)、妙趣橫生。
(年四華)
片段二
如果說人生就是一場歷練,那威爾瑪·魯?shù)婪蛩龅囊磺?,無疑是生命的升華,無疑是在人生這場沒有劇本的演出中做了最好的自己。雖然她先天不足,但她付出了高于正常人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努力,用后天的拼搏換來人生的輝煌。她的人生,注定是一場與眾不同卻努力拼搏的旅程,注定是一杯別人體驗不到的令人回味無窮的茶。
海明威說過,人是不能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你可以打敗他的肉體,可無價的靈魂是永不磨滅的。是啊,一只手也可以鼓掌,記住威爾瑪·魯?shù)婪?,她不僅詮釋了永不言敗的精神,也讓我們知道這世上沒有什么不可能!——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同盛學校六年級李萌
指導教師張玲
一句話點評
我們能由讀到的故事拓寬思維的廣度,聯(lián)想到更多這樣的人或事;更應在讀到這則故事時探尋出思維的深度。扎根自身生活,靜心思齊,不斷進取。
(張玲)
片段三
花兒的生活是美好的。在草原的身體里,在大地的血液里。有些長在路邊,展示世間繁榮;有些培育在花盆里,體現(xiàn)人們的藝術構思;有些做成花束,傳遞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有些裝飾在無聲的夢里,記載著生活的溫馨?!旖蚴袨I海新區(qū)大港油田一中八年級幕丁
指導教師年四華
一句話點評
仿寫選段是孔坤明的隨筆《以自己的方式存在》(《青年文摘》,2018年第6期上半月)的首段,小作者以詩一般的語言,講述了石頭以沉默的方式存在的快樂。作文能抓人眼球,標題選材重要,首段、首句也同樣重要。
(年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