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芳,任春麗,梁爽,張金環(huán),郭艷巍,侯敬
(承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 婦產(chǎn)科,河北 承德 067020)
目前研究者認為宮頸癌的發(fā)生與持續(xù)的人乳頭狀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密切相關。特別是高危型HPV(HPV16、18、31、45等)的持續(xù)性感染,是宮頸癌發(fā)病的主要原因[1-2]。原癌基因c-fos是即刻早期基因家族中的一員,其在腫瘤的侵襲、細胞外基質的降解、異常黏附及轉移灶新生血管形成等多個環(huán)節(jié)中發(fā)揮重要作用[3]。本研究通過檢測宮頸鱗癌和宮頸病變組織中c-fos蛋白表達和HPV的感染情況,探討c-fos是否與HPV感染協(xié)同參與宮頸鱗癌發(fā)生發(fā)展過程。
選取承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婦科門診及病房2012~2016年經(jīng)病理確診為宮頸鱗癌和癌前病變的標本共148例?;颊吣挲g25~64歲,平均48.2歲,其中,<45歲患者68例,≥45歲患者80例。依據(jù)病理學診斷結果為慢性宮頸炎癥組(31例)、低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LSIL)組(35例)、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組(33例)及宮頸鱗狀細胞癌組(49例)。宮頸鱗癌組中,<45歲患者18例,≥45歲患者31例。按腫瘤分化程度:高分化16例,中低分化33例。有淋巴結轉移19例,無淋巴結轉移30例。
1.2.1 宮頸鱗癌組織HPV-DNA含量的檢測 采用PCR-反向點雜交技術檢測宮頸鱗癌組織HPV DNA含量,應用HPV-DNA檢測試劑盒(深圳亞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進行檢測,嚴格按照試劑盒操作說明書進行HPV-DNA提取、PCR擴增、雜交、洗膜及顯色。
1.2.2 結果判讀 陽性質控品雜交膜條在相應的HPV基因型位點及IC位點出現(xiàn)顯色信號(藍色斑點),其他位點不顯色;陰性質控品雜交膜條除IC位點出現(xiàn)顯色信號外,其他位點不顯色。按照膜條上探針排列順序,依據(jù)顯色信號的有無判讀結果,依據(jù)顯色信號的位置判定HPV基因型。
1.2.3 宮頸鱗癌及宮頸病變組織中c-fos蛋白表達的檢測 采用免疫組織化學PV二步法檢測宮頸鱗癌及宮頸病變組織中c-fos蛋白表達,一抗為c-fos兔抗多克隆抗體,稀釋濃度為1︰100,以PBS代替一抗做為陰性對照,已知陽性結果做陽性對照。c-fos抗體和免疫組織化學試劑盒均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公司。采用陽性細胞的百分率評分和染色強度評分進行結果判定,每個標本選取6張切片,每張切片均隨機取3個視野測量,取平均值。①陽性細胞百分率評分標準:無表達或陽性細胞數(shù)計分,<5%=0分,6%~25%=1分,26%~50%=2分,≥51%=3分;②染色強度評分標準:基本不染色=0分,染色較淺=1分,染色適中=2分,染色較深=3分。將陽性細胞百分率評分和染色強度評分得分之和作為最后得分:≤1分為陰性(-);2分為弱陽性(+),3~4分為陽性(++),5~6分為強陽性(+++)。按抗體說明書標示,c-fos蛋白主要表達于胞核,偶爾散在表達于胞質,單純胞質表達不視為陽性。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24.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HPV在49例宮頸鱗癌組織中的表達率為89.8%,PCR-反向點雜交方法檢測結果顯示:膜條上分別于16、35、58位點出現(xiàn)顯色信號,即宮頸鱗癌患者HPV感染主要為HPV16型,少數(shù)為HPV35型和HPV58型。不同年齡、腫瘤分級及臨床分期患者宮頸鱗癌組織中HPV感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宮頸鱗癌淋巴結轉移組HPV感染與無淋巴結轉移組比較,差異也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1和表1。
圖1 宮頸鱗癌組織中HPV分型檢測結果
表1 宮頸鱗癌組織中HPV感染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c-fos蛋白在慢性宮頸炎、LSIL、HSIL及宮頸鱗狀細胞癌組織中均有表達。c-fos蛋白表達隨宮頸病變的程度逐漸增加,經(jīng)Spearman等級相關性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2和表2。
圖2 各組宮頸病變組織中c-fos蛋白表達情況
表2 各組宮頸病變組織中c-fos蛋白表達情況
Ⅰ、Ⅱ期宮頸癌組織中c-fos蛋白表達陽性率與Ⅲ、Ⅳ期癌組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Ⅰ、Ⅱ期低于Ⅲ、Ⅳ期;c-fos蛋白在高、中、低分化腫瘤組織中出現(xiàn)異常表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淋巴結轉移組c-fos蛋白表達與無淋巴結轉移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淋巴結轉移組高于無淋巴結轉移組;c-fos蛋白表達與患者年齡無相關(P>0.05)。見表 3。
在宮頸鱗癌組織中(49例),HPV陽性患者(44例)c-fos蛋白陽性表達34例,陽性表達率為77.3%(34/44),HPV陰性患者(5例)c-fos蛋白陽性表達1例,陽性表達率為20.0%(1/5),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680,P=0.003)。
表3 宮頸鱗癌組織中c-fos蛋白表達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宮頸癌是一種可以通過早期篩查、早期干預有效降低發(fā)病率及病死率的一種疾病[4]。而在我國對于宮頸病變的篩查重視程度不足,加上受到地區(qū)、技術條件、費用等方面的限制,造成宮頸病變的篩查并不規(guī)范,這使得宮頸病變發(fā)生進展,進而向癌變的方向轉化,因此導致我國宮頸癌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并且逐漸呈現(xiàn)年輕化的趨勢,嚴重影響了女性的健康。
c-fos是fos家族中研究最多的基因之一,其可作為調控細胞增殖、分化、凋亡的重要基因。當細胞受到外界刺激使核內c-fos激活時,其轉錄的mRNA由胞核進入胞漿,轉錄出蛋白質后返回胞核與c-jun蛋白形成轉錄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 AP-1),AP-1通過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信號通路在與基因啟動子和增強子相互作用的誘導下,導致下游靶基因的過表達,促進細胞增殖及惡性轉化,促使腫瘤的形成進展[5]。目前研究表明,c-fos過表達或異常表達與卵巢癌、食管癌、胃癌、甲狀腺癌、大腸癌等多種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相關[6-7]。本研究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c-fos蛋白在宮頸鱗癌及宮頸病變黏膜組織中的表達,發(fā)現(xiàn)c-fos蛋白陽性表達率隨著宮頸病變程度的加重而逐漸增加。說明c-fos基因的過度激活在宮頸鱗癌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宮頸鱗癌組織中,c-fos蛋白表達與癌組織的分級、臨床分期及有無淋巴結轉移密切相關,c-fos參與了宮頸鱗癌的分化、轉移過程。c-fos表達越明顯,宮頸鱗癌的惡化、轉移的潛在可能性也越強。因此,c-fos可能為預測宮頸鱗癌惡化、轉移提供新的靶點。
HPV持續(xù)感染在宮頸上皮內瘤變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其中HPV16和HPV18是導致宮頸癌發(fā)生的兩個重要亞型。宮頸病變細胞內染色體常通過HPV基因的整合啟動E1、E2基因的表達,而E6、E7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的結合并使其失活可促進宮頸上皮病變的發(fā)生[8-10]。有研究發(fā)現(xiàn)[11],體內細胞在受到HPV感染后,體內c-fos與c-jun表達升高,激活AP-1信號通路,并通過調控下游靶基因,促進腫瘤細胞的增殖、血管的形成、腫瘤的轉移等。本研究通過PCR-反向點雜交技術檢測宮頸鱗癌組織中HPV-DNA含量,發(fā)現(xiàn)HPV在宮頸癌組織中的表達率高達89.8%,主要為HPV16型,少數(shù)為HPV35型和HPV58型,與以往研究結果一致。推測HPV感染可能是導致宮頸癌變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宮頸癌組織中,HPV陽性患者c-fos蛋白表達率均高于HPV陰性患者,提示c-fos的表達增強進而激活AP-1信號通路可能是HPV感染后引發(fā)宮頸癌重要因素,但確切機制尚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因此,聯(lián)合檢測HPV與c-fos蛋白表達有望成為宮頸病變的早期篩查、預后評判及治療的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