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從周
夜里從地安門外向西,天還是黯淡的藍色,隱隱看到天際有一團烏云,變幻著形狀,也向西飛流而去。白日響晴,此時頭頂也是一絲云都沒有。半輪秋月正掛在中天。
忽然明白過來,是一群鳥,幾萬只聚在一起,不知道是飛去西山還是準備往南方。夏天的時候,傍晚在故宮角樓上,也有大群的燕子盤旋聚集,現(xiàn)在寒露早過,眼看就是霜降。
這是在北方過的頭一個秋天。小學時學郁達夫的文章,講故都的秋,如何愀然、凄涼,都未曾感覺。據(jù)說今年冷得早,也只是提前穿了幾天長袖。玉簪是報秋信的花,早就開過了,然而月季和美人蕉還有心裝點,道邊國槐也依然蒼綠,雖然地上漸漸看到黃葉,也不覺得秋在眼前。忽然一天路過北大紅樓,道邊樹冠已經(jīng)全部金黃,落木紛紛,墜在跟前身上,仿佛沒有盡頭。這才有點無來由的惘然。
據(jù)郁達夫的說法,這時候應該騎一匹驢子,上西山八大處或玉泉山走一走,甚至找一家農(nóng)舍住下來,感一感悲哉秋之為氣。這是他四十歲的時候,憂愁郁積。而人在少年時想將來,多半更愿意在高秋時乘馬帶劍,連翩西北馳去,效譚嗣同髀肉狼藉而殊不覺。當然,于今這都是不大可能的了。
然而北方的秋天確實是更有味道。南方幾乎沒有秋天的說法,各樣花連綿開去,總是不厭。熱鬧的夜市,差不多也總是一樣,沒有什么季節(jié)的區(qū)分。倒是到了春天,因為新葉要發(fā)芽,滿城的樹葉盡黃,并不干枯,明亮豐潤,隨風漫天飛落下來。暖風醺人,教人輕松雀躍。現(xiàn)在真感到夜里的涼,在小胡同里張望出去的路,路燈黯淡,有黃鼠狼從身邊疾躥過去。又有貓,在胡同口站定,看人一眼,又碎步跑進陰影里去。窗戶里亮著燈,電視廣告的聲音隱約出來。
這樣的季節(jié),會更盼著月亮上來。日本有山名月待,看字面意思,覺得很好,有一份天真從容的虔誠。燕京八景有盧溝曉月,沒去看過。西山上望一望也許是不錯的。若在巴蜀呢,峨眉山頂看月,不知道又是怎樣一番奇絕。
燕京八景還有一樣是太液秋風,夜深人靜從文津街過北海,向南正能望見水云榭,燈火寥落,有時霧氣從水上漫到路邊。想必明晨會結許多露水。寒意透骨,打個冷戰(zhàn),吼一聲,疾步穿過去。
好多年以前,某一個深秋的夜里,我在山居的后院聽見一聲鶴唳,當時滿山枯草衰敗,高天上薄云掩月,那叫聲凄清高亢,當下站到窗邊,卻什么也聽不到了。光陰往來,也就是如此。
(摘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