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穎
2017年5月27日,澳大利亞人夏佩爾· 科爾比飛離滯留了13年之久的印度尼西亞巴厘島。這座舉世聞名的美麗海島留給她的是揮之不去的夢魘。當年乘機抵達巴厘島時,她正值青春妙齡,而在離開時,她已年屆不惑,還被貼上“出獄毒販”的身份標簽。同情她的人相信,她是被毒販蒙蔽,替毒販運送毒品的無辜者。像她這樣的替罪羊通常被稱為“盲騾”。但對她來說,要證明自己的清白并非易事。
2004年10月,夏佩爾從澳大利亞布里斯班飛往巴厘島,途中經(jīng)停悉尼。在巴厘島國際機場過安檢時,她隨身帶了個裝沖浪板的包。檢查人員從包內(nèi)搜出用兩層塑料袋密封、重達4.2公斤的大麻。四名當時在場的海關(guān)官員稱,夏佩爾試圖阻止檢查人員打開存放毒品的包內(nèi)隔層。夏佩爾則堅稱,在海關(guān)官員開包以前,她并不知道包內(nèi)有大麻。在后來的審訊中,夏佩爾說,她第一時間主動開包接受檢查,只是和海關(guān)官員在語言交流上有些障礙。夏佩爾的三名旅伴也作證稱,他們曾看見夏佩爾在趕赴機場前收拾行李,那只包里除腳蹼和黃色沖浪板外別無他物。對夏佩爾行李的檢查過程發(fā)生在機場安檢通道,但蹊蹺的是事后卻沒找到任何監(jiān)控記錄。
美墨邊境來往車輛成了毒販的目標
澳大利亞政府派遣兩名業(yè)界頂尖的“皇家律師”為夏佩爾提供無償法律服務。律師們在法庭上辯稱,夏佩爾對她包內(nèi)毒品一無所知,只是不幸成了毒販的替罪羊。按照律師們所說,這些毒品由被收買的機場行李搬運工偷偷放進她包里,毒販計劃在行李經(jīng)停悉尼時“回收”毒品。雖然律師們無法提交有說服力的證據(jù),但他們的說法也并非無稽之談。澳大利亞聯(lián)邦警察局內(nèi)部調(diào)查組前負責人雷·庫珀指出,澳洲警隊內(nèi)部有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毒販可能將毒品藏進游客行李,使游客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運送毒品?!断つ嵯闰?qū)晨報》曾報道過,就在夏佩爾從悉尼飛赴巴厘島當天,一個販毒集團通過收買悉尼機場的行李搬運工,向外運送了大量可卡因。其后有多名牽涉悉尼機場毒品走私案的嫌疑人被警方逮捕。
在澳大利亞菲利普港監(jiān)獄,囚犯約翰·福特聲稱知道內(nèi)情。他被送往印度尼西亞出庭作證時稱,自己在獄中聽到過兩個人私下交談,其中一人曾在布里斯班把大麻放進夏佩爾包內(nèi),以便另一個人在航班經(jīng)停悉尼時,從夏佩爾包內(nèi)取出大麻“收貨”。這些大麻的主人是曾和約翰在同一監(jiān)獄服刑的囚犯羅恩。由于當時場面混亂,大麻未能順利“回收”,毒品隨同夏佩爾的包一直飛到巴厘島,而夏佩爾完全蒙在鼓里。約翰拒絕透露將大麻放進夏佩爾包內(nèi)的囚犯的姓名。但檢察官指出,約翰在澳大利亞涉嫌多起重案,他的話不足取信。約翰所說的“貨主”羅恩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否認自己牽涉此案,并向澳大利亞警方遞交了聲明。當時,如有人能提供證據(jù),證明約翰的話可靠,將獲得100萬澳元懸賞金,但最終誰也沒能得到這筆錢。約翰從印度尼西亞返回后很快被判犯有強奸罪,在獄中遭到毆打并被刺傷,最后轉(zhuǎn)入單人牢房加以特別看護。約翰的妻子說,這是有人對約翰透露夏佩爾案件內(nèi)幕的蓄意報復。到2011年,又有一位女士聲稱,她曾和一名布里斯班機場的行李搬運工約會,這名搬運工的同事稱2004年曾把一大包大麻藏進旅客行李。
為查明案件真相,澳方要求對毒品塑料包裝袋上的指紋和毒品原產(chǎn)地進行檢測,但印度尼西亞警方拒不配合。由于辦案權(quán)屬于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政府只有望洋興嘆。
夏佩爾案發(fā)后一直被羈押在獄中。2005年4月,她在法庭上作了最后的自我辯護。她對三名法官說:“我無法招供自己未曾犯下的罪行。我只想對法官說,此刻我的命運就在你們手中,但我更希望我的命運在你們心里,法官閣下,請你們給我一點憐憫,洗清我的冤屈,送我重返家園。我是無辜的。”
在審訊期間,夏佩爾致信時任澳大利亞總理約翰·霍華德,她在信中說:“我請求身為父親和領(lǐng)袖的您幫幫我。我沒犯罪。我乞求公正對待。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忍受多久。請帶我回家。”霍華德總理對她的遭遇表示同情,也理解大家對她的憐憫,希望她能得到公正的審判。但霍華德總理認為澳大利亞人無權(quán)在他國法庭審理案件時指手畫腳。
在澳大利亞媒體的直播中,在無數(shù)澳大利亞同胞的注視下,2005年5月27日,法庭作出宣判。法官宣布夏佩爾有罪,判處20年監(jiān)禁,罰款一億印度尼西亞盾(折合澳元12663元)。法庭宣判后,控辯雙方均提出上訴??胤揭笈刑幭呐鍫柦K身監(jiān)禁,而辯方要求重審。印度尼西亞一位痛恨毒品的政黨成員稱,國家每天都有近50名兒童因毒品喪生,夏佩爾應處以極刑。經(jīng)過雙方幾輪上訴,最終結(jié)果還是維持原判。
夏佩爾被關(guān)押在臭名昭著的巴厘島克羅博坎監(jiān)獄,她在那兒度過了人生最寶貴的青春年華。盡管在巴厘島灑滿陽光的沙灘、豪華別墅和高級餐館的環(huán)繞下,克羅博坎監(jiān)獄卻是不折不扣的人間煉獄:獄中關(guān)押了1300名囚犯,是這座監(jiān)獄可容納人數(shù)的四倍。謀殺、強奸、吸毒、賣淫、毆斗在這兒輪番上演,犯人們在擁擠的牢房里茍延殘喘。也有囚犯因肺結(jié)核或艾滋病等原因慘死獄中,尸體上滿是蒼蠅和嘔吐物。不過,在獄中,只要你有錢,就能從獄警手上得到任何想要的東西。一名曾關(guān)押于此的巴西籍囚犯說,克羅博坎監(jiān)獄高墻內(nèi)的世界,旁人無法想象。夏佩爾服刑期間,克羅博坎監(jiān)獄還曾發(fā)生騷亂,囚犯一度占領(lǐng)監(jiān)獄,所幸騷亂沒有蔓延到女子獄區(qū)。
蒙冤入獄的馬爾多納多重獲自由
夏佩爾所在牢房里關(guān)押著86名女囚犯。面對漫長而難熬的鐵窗生涯,夏佩爾選擇努力積極應對。她打發(fā)時間的辦法是制作手工飾品和幫獄友梳洗打扮。2009年,在接受《先驅(qū)太陽報》采訪時,夏佩爾透露她申請在獄中開辦美容學校,獄方正在考慮這件事的可行性。但最終夏佩爾未能如愿。因為有家旅行社發(fā)假廣告稱,游客可以花錢跟夏佩爾合影。這件事被證實完全是旅行社的炒作。但是從那之后,獄方明顯加強了對監(jiān)獄來訪者的管控。
牢獄生活很可能對夏佩爾的精神造成了嚴重影響。她在服刑期間多次因抑郁癥和精神錯亂被送往醫(yī)院治療。2009年8月,在媒體贊助下,澳大利亞精神病專家喬納森·菲利普斯前往巴厘島為夏佩爾看病,發(fā)現(xiàn)夏佩爾的精神病癥正在惡化,呼吁把她送回國內(nèi)治療。
一名同為澳大利亞人的夏佩爾獄友稱,夏佩爾曾向她承認事前知道自己包內(nèi)有毒品,并稱自己此前兩次跨國運送毒品,都沒被海關(guān)發(fā)現(xiàn)。此外,夏佩爾還承認她偽裝精神病癥狀,以博取同情,增加減刑和假釋的幾率。但在夏佩爾的祖國澳大利亞,有民調(diào)顯示,當她被捕時,大多數(shù)人相信夏佩爾是無辜的。隨著時間流逝,越來越多的澳大利亞人不再堅持認為她清白無辜,但仍普遍認為印度尼西亞法庭審判不夠公正,20年刑期應該減少。超過十萬澳大利亞人簽名請愿釋放夏佩爾。但與此針鋒相對的是,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答,反對者們舉著“處死毒販夏佩爾”的標語聚集于澳大利亞大使館門前,要求對夏佩爾處以極刑。夏佩爾案件還帶來另一個影響,在夏佩爾被定罪入獄后,行李箱鎖的銷量不斷攀升,人們開始對自己的行李箱拍照存證,以防不測。
2010年,印度尼西亞總統(tǒng)收到請愿,請愿者要求基于夏佩爾的精神狀況和人道主義考慮,對其予以赦免。2012年5月,總統(tǒng)批準對夏佩爾減刑五年。在歷年的印度尼西亞獨立日,她還多次被減刑,累計近28個月。2014年2月,在克羅博坎監(jiān)獄服刑九年后,夏佩爾得以假釋出獄。但她必須嚴守規(guī)定,定期報到,未經(jīng)允許不得離開巴厘島。2017年5月27日,夏佩爾在假釋期滿當天被驅(qū)逐出境,于次日清晨抵達闊別多年的祖國澳大利亞。
夏佩爾被印尼警方押往法庭
被判有罪后夏佩爾情緒激動
夏佩爾是否蒙冤入獄尚無定論,但在世界范圍內(nèi),“蒙冤的毒販”確實存在。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駕車經(jīng)過的美國人馬爾多納多被墨西哥軍方攔下。軍方稱從她車座底下發(fā)現(xiàn)重逾五公斤的大麻,并控告她以隨丈夫赴墨西哥參加葬禮為掩護走私毒品。作為七個孩子的母親,馬爾多納多很可能被長期關(guān)押。這件事引起媒體廣泛關(guān)注,人們紛紛為馬爾多納多鳴不平。幸而她的律師在法庭上展示了能夠證明她清白的視頻證據(jù),在身陷囹圄九天后,馬爾多納多終于重獲自由。
夏佩爾被判有罪后與母親見面,其母兩年后因癌癥去世
夏佩爾在克羅博坎監(jiān)獄服刑期間
但很多像馬爾多納多一樣蒙冤入獄的人可沒這么幸運。這些人都是無辜的旅客,是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遭到利用,成為毒販運送毒品的“盲騾”。
美國亞利桑那州的諾加萊斯是位于美墨邊境的城市。那兒的美國海關(guān)和邊境保護局檢查人員平均每天發(fā)現(xiàn)三至四起攜帶毒品入境案件。被抓住的人往往聲稱:“我不知道這些毒品在我車上,不知道是怎么來的?!庇袝r候這些司機說的可能全是實話。擁有十余年車輛查緝經(jīng)驗的檢查人員奧斯里歐清楚這類人的情況:他們接受檢查時毫不緊張,也從未拿過毒販的一分酬勞。販毒組織看中“盲騾”的價值,把那些無辜的司機作為運輸毒品的廉價工具。從理論上講,任何通過邊境的人都可能成為這樣的犧牲品。
來自美國圣地亞哥的律師拉塞爾代理過十多起涉及“盲騾”的案件,他說:“當毒品從墨西哥運到美國境內(nèi),價格將漲至三倍以上,毒販將從中獲取暴利。為此,毒販想盡千方百計把毒品送過邊境?!痹诩永D醽喼荩瑱z查人員發(fā)現(xiàn)一臉無辜的司機車底有用磁鐵固定的毒品。聯(lián)邦探員警告美國公民,小心墨西哥境內(nèi)發(fā)出的虛假招工廣告,那都是招募無辜者前往墨西哥“取貨”,然后攜帶毒品返美的幌子。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還發(fā)現(xiàn),販毒組織會研究司機的駕車習慣,復制他們的汽車鑰匙,偷偷把毒品藏到車上,待車駛?cè)朊绹笤俪藱C“回收”毒品。當那些無辜的人被查出攜帶毒品后,作為“盲騾”的他們幾乎都被送入監(jiān)獄,等待他們的往往是十年以上的漫長刑期。在法庭上,“盲騾”往往極力自證清白,但因為缺乏證據(jù),少有取得勝訴。
近年來,美國政府對“盲騾”現(xiàn)象的存在經(jīng)歷了從不承認到承認的過程,為避免悲劇重演,美國海關(guān)和邊境保護局給出一些旅行中自我保護的警示建議:在穿越邊境之前,如果你曾經(jīng)離開過自己的車,即便只是一小會兒,也一定要仔細檢查車廂,好好看看汽車底盤,確保沒有人乘機設置圈套,安放毒品,以免讓自己成為毒販的免費“運輸工具”和替罪羊。這些警示建議,不止適用于毒品販賣猖獗的美墨邊境,也適用于世界各地。要徹底消除“盲騾”現(xiàn)象,洗清“盲騾”之冤,依然前路迢迢,任重道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