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安儀 著有《孩子,我要教你怎么愛我》 編輯/春苗設(shè)計/侯宇
不知道別人的經(jīng)驗如何?我自己真的很怕帶著小孩坐長途車。要把一群小孩兒一股腦兒塞進車子里不難,倒是要讓他們乖乖坐在座位上一路安安分分地到達目的地:不吵架、不打架、不爬來爬去、不哭鬧、不撞到頭,那可是一大考驗。這時候,我的“車上法寶”就要“出招”了!
這些招數(shù)看起來不怎么難,運用起來也很簡單,不過效果非常好!施展之后,至少可以安度兩小時的車程,讓大小孩、小小孩都動動腦筋,也順便練練語文能力,更方便一整車的人一路安穩(wěn)地到達目的地。在此跟大家一起分享。
可別小看這唱歌兒,唱歌兒也是要有技巧的!除了《拔蘿卜》《兩只老虎跑得快》這些大家都會唱的之外,一定還要準(zhǔn)備幾首好玩的歌。
比方說《你若高興你就學(xué)小狗叫,汪汪!》這首歌,除了歌譜上的狗叫、貓叫、牛叫之外,一定要有一點變化才好玩!比方說,我有一個屢試不爽、絕對可以引起小孩捧腹大笑的就是“你若高興你就學(xué)貝比哭,哇——哇”,再不然就是“你若高興你就學(xué)摩托車,轟——轟”這兩招一出,小孩可樂翻了,可以引發(fā)想象找出各種聲音來唱,一首歌可以玩?zhèn)€十分鐘沒有問題!
現(xiàn)在幼教也很流行手指謠,對學(xué)前的孩子,可以來玩手指謠,比如“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來,手指伸出來,眼睛在哪里,眼睛在這里,用手指出來,用手指出來?!笔种钢{中的“眼睛”也可以換成“耳朵”“嘴巴”等其他身體部位,我們一邊教小孩念,一邊帶領(lǐng)他們做各種手部動作。小孩在游戲中總是學(xué)得特別快,而且因為好玩,他們會一遍又一遍地要求再玩一次。
除此之外,“超人拳”“男生女生配”都蠻好玩?,F(xiàn)在很流行“海帶拳”,可惜要站起來比較好玩,在車上就不容易玩了。
小小孩還無法做“成語接龍”,所以名詞、形容詞都算通過,而且同音異字的也算。唯一的規(guī)則就是不能接“子”。因為“子”能接的字有限,常常會卡住。比方說:愛心——心臟——葬禮——禮貌——帽“子”就不行,但是可以接“茂盛”。這個游戲大約三歲半以上的小孩就可以開始玩。剛開始孩子的詞語能力有限,因此一分鐘后想不出來,可以稍微提示。這個游戲最忌大人心急,每次玩到最后,孩子們想要換游戲的原因都是因為旁邊大人忍不住地一直講答案,或是不斷地提示,造成孩子的挫折感。
另外還有“變形規(guī)則”,就是“聯(lián)想接龍”。比方說,牙刷——刷牙——睡覺——棉被——枕頭——棉花——受傷——小朋友——哭哭,等等,只要有關(guān)聯(lián)的就算通過。不過,因為這個游戲跟上述詞語接龍有點像,所以不要連在一起玩,以免孩子會覺得無聊。
這一招,語言能力比較好的小孩,三歲半以上都可以玩了。
不過媽媽要事先想好題目。玩熟了之后,孩子也可以出題目。有時候,他們也會想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題目喔!玩法是大人說:我很“黑”,孩子則要講相反詞:我很“白”。茲列舉常見相反詞如下:我很大——我很小、我很年輕——我很老、我很長——我很短、我很安靜——我很吵鬧、我很粗——我很細、我很開心——我很難過、我很濃——我很淡、我很深——我很淺、我很勇敢——我很膽小、我很高——我很低(矮)、我很遠——我很近、我很明亮——我很黑暗、我很溫柔——我很粗魯、我很甜——我很酸(咸、苦)、我很漂亮——我很丑陋、我很強壯——我很脆弱、我很聰明——我很愚笨、我很餓——我很飽、我很輕——我很重、我是山——我是水(海)、我是黑夜——我是白天、我很善良——我很邪惡、我很好——我很壞、我是黑白——我是彩色、我是天——我是地、我很愛你——我很恨你……這個游戲我在一年級女兒的班上玩過,反應(yīng)不錯!大人也可以探知孩子的詞匯認知程度,是一個很好的詞匯練習(xí)游戲。但要記得,“不”不算相反詞,比如說,“愛”要對“恨”,“不愛”就不能通過了。
這個游戲只要是會說話的孩子都能玩。比方說:題目是水果,就由每個人輪流說出一種水果,說不出來的就輸了?;蛘呤墙煌üぞ?、顏色、食物、哺乳類動物、文具、身體部位、海里的東西,等等。大的孩子可以給一點難的題目,小的孩子就給簡單一點的,兩個人到十個人都可以玩。
小孩上了幼兒園很喜歡念一些什么“老大,屁股大,內(nèi)褲穿不下”之類不雅的字詞,大人聽了之后,往往就是忍不住要罵小孩一頓:不準(zhǔn)念!但你罵你的,他念他的,才不理你。
其實,孩子在這個階段很喜歡“掰歌”,一方面是體會到音韻的趣味,一方面也因為朗朗上口、流行又好笑。因此,我的做法是,想辦法幫助他編一個好笑,但不要用到“屁股”“屎尿”之類不雅文字的掰歌。像今天,光是從“老大”編到“老十”就足夠花掉我們從天母回內(nèi)湖的半小時車程了!后來我們編的“老八,吹喇叭,忘了帶嘴巴”,她覺得很好笑,我也終于松了一口氣。
有一些現(xiàn)成古老的掰歌,也就是我們小時候念過的繞口令,在低年級的時候,可以開始教給孩子。像我女兒會念:“墻上有三鳳,紅鳳、黃鳳、粉紅鳳”;“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我又教了她“妞妞騎牛,牛拗妞,妞擰牛,牛扭妞妞”,還有“媽媽騎馬,馬慢,媽媽罵馬”,“山前有個崔粗腿,山后有個崔腿粗,兩個人到山上來比腿,不知道是崔粗腿的腿比崔腿粗的腿粗,還是崔腿粗的腿比崔粗腿的腿粗”。
當(dāng)我很快一口氣念完時,女兒咯咯笑個不停,一直叫我教她!
這是中國語言的趣味,從孩子的語言發(fā)展開始啟蒙,這是很好的練習(xí)!
通常,上述每一招通通都不靈光時,我就會開始講故事。通常這時車程即將結(jié)束,目的地已經(jīng)在望!
往往,漫長的等待是孩子無聊吵鬧的最大原因。無論是等車、坐車、排隊,或是走路、爬山、吃喜酒……大人可以看書報,或是打電話聊天,但孩子不行。他們總是不停地闖禍,惹人厭煩。利用這些小游戲來消磨跟孩子們外出時無聊的時光,是不錯的方法,也換得許多跟兒女在一起時,零碎而美好的甜蜜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