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莉
(蘭州市第五十中學,甘肅 蘭州 730065)
1.1 研究目的
深入探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我國高校武術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在掌握基本武術技術的同時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意識,將重視課堂武術教學的效率與關注學生個體差異相結合。
1.2 研究意義
豐富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培養(yǎng)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型體育人才,傳承民族體育文化,發(fā)揚武術精神。
2.1 研究對象
本文以基于翻轉課堂下高校武術教學為研究對象,以西北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yè)2017級學生為實驗對象,探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武術教學的效果和價值。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以中國知網(wǎng)等數(shù)據(jù)庫為主要來源,查閱翻轉課堂有關的文獻資料。
2.2.2 問卷調查法 設置問卷96份,對問卷信度、效度進行檢驗。通過對學生學習程度的調查,掌握傳統(tǒng)模式與新型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程度的變化。
2.2.3 專家訪談法 根據(jù)論文需要,咨詢幾所高校的相關專家,對翻轉課堂初步進行了解。
2.2.4 實驗法 在高校進行翻轉課堂武術教學實驗,分為實驗班、普通班。通過橫向比較,研究翻轉課堂在高校武術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和價值。
2.2.5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通過數(shù)據(jù)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分析,掌握學生對武術教學的認知與學習情況。
3.1 翻轉課堂模式下武術教學目標的制定
3.1.1 課前教學目標的制定 翻轉課堂是一種“以學定教”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前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布置難度不同的教學任務。學生自主學習來完成教學內容,教師線上指導學生的自學過程,并根據(jù)掌握的程度逐漸增加難度。在武術教學中,課前通過微視頻、圖解等方法讓學生自學武術套路,學生掌握后,小組進行集體演練,最后,能流暢演練的學生為自己錄制微視頻,上傳在教學平臺上,大家一起欣賞、交流。師生和生生互動能培養(yǎng)體育情感,激發(fā)學生運動積極性。
3.1.2 課中教學目標的制定 盡管學生通過課前的線上自主學習掌握了一定的武術基礎,但其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存在著一些個人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在課中,教師對學生的錯誤動作進行糾正,引導學生體會武術套路中不同動作的發(fā)力順序,特別是武術的攻防技擊性。為學生營造一個濃厚的武術教學氛圍,在規(guī)范技術動作的同時注重武德教育,更好的傳承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培養(yǎng)德藝雙馨的體育人才。
3.1.3 課后教學目標的制定 課后的學習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掌握有關的理論知識,結合教師的課堂教學,熟練技術;(2)對自己課前自學和課中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總結,提高今后學習的效率,注重情感體驗。
3.2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武術教學過程的實施
3.2.1 學生對武術教學過程反映 好的在線教育平臺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平臺功能強大,既能滿足學生對學習知識的需求,又有利于教師對課前學生學習過程的掌握。學生對武術課教學過程的評價見圖1.
圖1 學生對武術課教學過程的評價
由圖1我們可以看出:實驗組有65%的學生對武術課感興趣,學生對武術課的學習表現(xiàn)出輕松的心態(tài)。相反,普通組認為武術課的教學過程比較枯燥,有75%的學生在武術課上表現(xiàn)出壓力很大。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在課前的線上學習中有充足的時間結合自身情況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大家共享教學資源,師生共同討論,展示每個人的學習成果,激發(fā)了學生對武術教學的興趣,找到了與自己能力相符的學習方法,難度設置更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體驗到階段性成果的喜悅。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學到了更多的知識,學習過程也變得更輕松,師生之間的討論交流營造了濃厚的學術氛圍,培養(yǎng)了學生對武術的情感認同,學生都有機會盡自己的努力傳承民族傳統(tǒng)體育,將壓力轉化為學習的動力。而普通組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學過程沒有課前部分,直接跳到了課中部分,由于學生個體存在著差異性,教師的課堂效率變得低下,教學方法單一,武術教學已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學生表現(xiàn)出喜歡武術,不喜歡上武術課的現(xiàn)象。
3.2.2 教師對翻轉課堂教學的反映 在與各校專家教授訪談的過程中了解到:大家普遍贊同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武術教學過程的實施不能沿用幾十年前的老方法,應該結合國家教育改革的號召,面對新時代的大學生,轉變教學觀念是我們的迫切要求。傳統(tǒng)武術課堂主要由教師通過示范演練武術套路,學生模仿教師的動作,掌握套路的基本技術后教師糾正錯誤動作,導致其在有限的課堂上沒有時間為學生講解武術動作的防守性和攻擊性,淡化了武術實用價值的課堂教學逐漸地失去了吸引力。對于學生差異性較大的課堂,教師很難兼顧到不同水平的學生,降低難度,技術好的學生覺得學不到東西,提高難度,水平低的學生易失去學習的信心。
翻轉課堂引入武術教學后,教師將適合不同水平難度的資源上傳到平臺上,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由易到難的選擇學習內容,自主安排學習進度,在課前自學的環(huán)節(jié),各小組、師生間都能在平臺上討論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分享學習的感悟,上傳自己的學習成果。教學過程中,教師有足夠的時間規(guī)范技術動作,討論課前存在的問題,組織學生探究武術深層次的思想,發(fā)展武術專項素質,進一步提升學生水平。課后師生對教和學的活動進行反思,改進教學設計。
3.3 翻轉課堂下武術教學評價的方法
翻轉課堂的教學評價方式主要包括線上評價和線下評價兩個部分。線上評價是對學生課前部分的評價,線下評價主要是對學生課中和課后環(huán)節(jié)的評級。
3.3.1 實驗組學生成績評定方法 對實驗組學生武術教學成績的評價采用六項綜合評價的方法,重點考察武術套路、基本素質、教師評價,其次,綜合學生自評、小組評價、理論測試,縱觀學生課前學習、課中學習和課后復習,實現(xiàn)全方面的綜合評價。教師評價、小組評價、自評主要是針對課前學生在線上平臺的學習情況。具體情況如圖2所示。
圖2 實驗組學生武術成績評定方法
3.3.2 期末武術考試成績對比分析 通過圖3對實驗組和普通組學生的武術成績進行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在武術套路、理論測試、武術素質、出勤四個方面,實驗組的平均成績高,兩組學生理論測試的成績差別最大。翻轉課堂提高了武術課堂教學的效率,縮小了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激發(fā)學習主體的積極性,擴展了學生對武術內涵的深層解讀。
圖3 期末武術考試成績對比分析
4.1 與傳統(tǒng)武術教學模式相比,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提高學生掌握武術套路的效率,利用有限的時間學習更多的武術知識,了解武術攻防技擊的實用價值。
4.2 信息化教學模式與中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融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武術學習的情感認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尚武精神的層次進一步學習武術,為傳承武術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4.3 翻轉課堂引入高校武術教學課堂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建立新型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涌現(xiàn)出一大批創(chuàng)新性、研究性體育人才,扛起我國體育發(fā)展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