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會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國也在開始大力推行信息化教育,利用現代化信息工具學習也開始成為了當前小學教育的主流或趨勢。在大數據背景下,教師身為新時代的教育者,應當充分利用好現代化信息工具,逐步改變小學生的傳統學習方式。更加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出現,也將開始改變小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其學習變得更有效率。
關鍵詞:大數據;小學生;學習方式;變革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不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大都實現了校園互聯網的覆蓋,多媒體網絡設備也早已經進入教室。這些新出現的教學設備、方式,都將促進小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曾經有人預言2013年是大數據時代的元年,也是大數據時代的開端,信息科學技術的高度發(fā)展推動時代的前進,在這個各行各業(yè)都運用大數據的時代,小學生的學習方式面臨機遇和改革。
一、小學生傳統學習方式
雖然我國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新時期,可是不少學校仍舊采用傳統的教育模式。傳統教學模式中,由于學生地域不同、年齡較小等各種因素,小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仍舊是以課堂為主,學習內容單一,知識渠道來源少。這種被動且陳舊的學習方式,是把學習強加于學生之上,存在傳統教育的局限性。
課堂上仍舊是以教師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完全違背了新時代“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許多教育者讓學生整日抱著書本、機械地學習,怕學生無法領悟到知識,不斷地抓著一個知識點重復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深深影響到了教學效率。學生在課后只會根據教師的布置,把知識點死記硬背下來,對知識點幾乎處于一知半解狀態(tài)。學生無法發(fā)揮自主探索、合作學習以及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這樣的學習方式往往讓學生感到枯燥無趣,長此以往,甚至會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傳統課堂教學一向是以課堂、教育者為中心,學生往往只是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不停地被教育者灌入各種知識色彩,根本沒有機會獨立獲取知識并把學到的知識用于實踐。在此情況下學生獲取知識渠道單一,導致知識面過窄,很少能對教科書上所闡述的知識提出質疑以及自己的看法。這樣的教學方式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自主性和思維能力,導致學生缺少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致使學生學習方式刻板單一,除了課堂就是教科書,對學習提不起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生性活潑、好動,擁有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傳統的學習方式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一場痛苦的“戰(zhàn)役”,更加不用說讓他們自主學習了。在學校有教育者監(jiān)督還好,可是回到家以后,難以保證學生都會自主學習,對于一些父母工作繁忙的學生尤甚。
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小學生正處于思維養(yǎng)成階段,天性讓他們擁有強大的求知欲。每個學生都有著獨立的人格和性格,所以他們對事物的看法存在著差異,且每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的興趣點。許多教師反映學生調皮、不愛學習,其實只是因為傳統固定的學習方式并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訴求而已。
二、大數據背景下,小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讓小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接觸到的數據量也變得極為巨大。在我國很多學校,這種課堂接受式的學習方式還是現階段教育的主要方式??墒窃诖髷祿r代,知識的獲取方式早已經開始改變,相對于課堂知識來說,大數據上的知識不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是不能相提并論的,這就促使著小學生的學習方式將產生巨大的改變。
1.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學習的變革
小學生傳統的學習方式就是課堂學習,他們被動地被灌輸進各種知識。這種學習方式的特點就是“滿堂講,滿堂聽”。教師采用教案或者教學大綱來進行課堂教學,學生的思維完全受限于教師。而現在我們正處于大數據時代,新興的互聯網給學生呈現的是一個五彩繽紛的知識樂園。許多網絡課堂如雨后春筍般不停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許多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都可以在網絡上實現共享,讓學生可以在日常學習之中,根據自己的喜好、興趣,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課程來學習,使其在拓展自己思維的同時,可以充分感受到不同教師的風采以及淵博的知識。這樣的學習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也能開闊學生的視野。
2.從共性學習到個性學習的變革
傳統教學模式都是共同學習,所有人的學習內容以及過程都是由教師統一規(guī)定的。但是每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的性格,尤其是小學生正處于性格養(yǎng)成階段,如果教師采取一樣的教學方法、一樣的教學環(huán)境以及教學目標,根本無法做到因材施教,學生完全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在大數據時代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基礎、學習時間以及自身的知識領悟力等客觀條件來調整和選擇學習內容、學習進度和學習方法。靈活的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fā)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這種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既尊重了小學生在學習之中的主體地位,也大大地激發(fā)了他們的自主學習性。
3.從封閉課堂到多元網絡的變革
傳統的課堂學習有著很大局限性,教師要面對眾多學生,導致師生之間能夠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比較少?,F在網絡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解決了空間壁壘,讓學生和教師之間可以更好地交流。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向自己的教師提出問題,也可以向網絡上其他的優(yōu)秀教師提出問題。這種多元化網絡學習方式把學生從封閉課堂中解放了出來,可以讓他們進入相互協作的學習中,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支持,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4.從繼承性學習向創(chuàng)新性學習的變革
小學傳統教育課堂之中,教師只會把知識整理后傳授給學生,卻很少會和學生說明知識的本源。而學生的任務也只是繼承和掌握知識,在這樣的課堂之中很難讓學生擁有自己的創(chuàng)意。而在大數據時代下,學生擁有了更好的自主性,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尋找答案,也可以把自己的創(chuàng)意和想法發(fā)布出來,并且在網絡上與他人探討。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下,學生更容易得到啟發(fā),思維得到開拓,從而得到一些非常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和能力。
大數據時代為小學生提供許多豐富的教學資源以及更加廣闊的思維平臺,來拓展他們的見識、開闊他們的視野。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時間來自由選擇學習方式和時間。而大數據上的各種各樣的知識,完全可以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需要。在這個信息化時代,大數據的發(fā)展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教育者只有不斷地轉變思路,為學生尋找出一條更加符合時代發(fā)展且更加高效的學習方式,不斷提高小學生的知識儲備、綜合素質,才能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雪娟.大數據背景下小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教學評價[J].學周刊,2018(10):99-100.
[2]王 玥.淺析大數據視角下北京市中小學生的課業(yè)負擔[J].教育導刊,2018(3):31-36.
[3]尼德羅.小學生用大數據分析蘇軾,別忙著褒獎[N].南方都市報,2017-10-11.
[4]顧譯棟,樓惠群,吳冰冰,等.基于大數據的小學生數學學習水平與數學學習反思之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7(39):227-228.
[5]秦 健.大數據能為教育做什么?從小學生課后習題到大學生資助管理[N].重慶商報,2017-06-30(A01).
[6]曾少華.大數據時代下小學生數據分析觀念調查報告[J].教育科學論壇,2016(7):74-76.
[7]高艷艷. 基于大數據分析的中小學生個性化學習診斷模型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6.
[8]張東霞,苗 新,劉麗平,等.智能電網大數據技術發(fā)展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5(1):2-12.
[9]陳 岑.前沿數字技術在小學英語教材出版領域的應用——背景、思路及風險點[J].教師,2017(1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