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區(qū)
掃雷妙招
喂藥間隔太短
看到被疾病折磨的孩子,家長會變得十分不淡定,總想著讓孩子快一些好,比如孩子發(fā)燒,對乙酰氨基酚應該是每4個小時服用一次。有的家長因為擔心孩子再燒起來,間隔兩三個小時就給孩子喂藥,這就容易造成孩子藥物過量。
喂藥劑量不對
家長普遍認為只需要把大人的劑量減半就可以給孩子服用。這種錯誤的認識和做法經(jīng)常會使孩子用藥過量。兒童的劑量選擇是基于孩子的年齡和體重,不是成人劑量的“縮小版”。
喂藥的劑量不準
有的時候,家長在喂藥時,量取的方法和工具不對,使得劑量不準確。比如使用沒有刻度的小碗、小勺量取液體藥物,這樣很容易造成劑量不準。也有的家長因為看錯單位,比如把mg看成了ml,造成了用藥錯誤。
吃錯藥了
這種情況經(jīng)常發(fā)生在兩種藥物包裝比較相似的情況下,比如退熱藥美林和泰諾林,化痰藥氨溴索和氨溴特羅,等。給孩子喂藥的家長不能固定一人時,也容易發(fā)生用錯藥的情況。
誤服藥
有的藥片顏色鮮艷,外形和糖果相似,有的藥液口味和果汁類似。當家長把藥品隨意放置,孩子能輕易拿到時,會誤以為它們是糖果、果汁,就會造成誤服。
抗生素沒有吃夠療程
有的家長認為“是藥三分毒”,能少吃就少吃。這種對用藥謹小慎微的態(tài)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對于有些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的藥物,比如抗生素,這樣不吃完全程的做法卻是錯誤的。
吃剩的藥留著用
有的家長看孩子這次生病,吃了某種抗生素后孩子的病好了,就認為這個藥很有效,把吃剩下的留著,等孩子以后出現(xiàn)類似的癥狀時接著服用。還有的家長出于不能浪費的心理,把孩子吃剩的藥留著,也沒有經(jīng)常查看有效期,造成家里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一大堆,這樣非常容易發(fā)生用藥錯誤。
明確喂藥時間
家長在給孩子喂藥時,一定要按照醫(yī)生或藥師交代的時間間隔給孩子服藥。如果記不住,可以寫在藥瓶上,在手機里設置備忘錄,到時間提醒。
記住正確劑量
按照醫(yī)生和藥師指導的用法、用量給孩子喂藥,并在藥盒上貼好標簽,寫好具體用量。
量取準確劑量
● 應該用有刻度的容器或者口服給藥器來準確量取藥物。
● 看清劑量單位,是mg還是ml,是mg還是g。
喂藥前核對藥品
● 看清藥名。一定要反復確認藥名和藥品包裝后才給孩子服藥。
● 及時整理藥物,給藥盒易混淆的藥品貼上警示標簽。把不用的藥單放。
● 盡量固定一位大人給孩子喂藥。
將藥品妥善保管好
一定要把藥品與孩子的零食分開存放,藥品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要全程足量服用抗生素
抗生素一旦服用就要服用全程,要不然非但治不了病,還會出現(xiàn)細菌耐藥的現(xiàn)象。所以,要遵照醫(yī)生的交代,全程足量用完抗生素,不要因為癥狀緩解就提前停藥。
經(jīng)常檢查、清理藥品
● 要由醫(yī)生明確孩子的診斷后,再給孩子服用藥物,而不是照搬上一次的藥物。
● 及時整理、清理家中的過期藥品。
● 要記住的一點是,眼藥水開封后保質(zhì)期只有一個月,過期要及時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