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將分析多媒體教學特點,并以此為基礎提出突出學生主體意識、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相融合、完善現有多媒體資源、建設教師隊伍等策略,為提升我國高中物理教學效率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高中物理;多媒體;教學措施
引言:
高中物理作為一門工具性、實用性較強的學科,在高中教學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中很多物理知識點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與邏輯性。如今我國信息化技術的不斷成熟,衍生出很多新媒體輔助教學工具,通過有效利用可以將抽象的知識點轉變?yōu)楦又庇^、清晰的形式,加強學生對內容的掌握。
一、高中物理多媒體教學特點
分析高中物理材料可以發(fā)現,課本中有很多課堂教學內容都需要利用實驗來輔助物理內容的講解,并利用實驗結果解釋客觀物理規(guī)律,但其中很多實驗都無法操作,而且復雜性較高,課堂上完成難度較大,所以只能將其轉變?yōu)槔碚撝v解。很多學生會因此覺得物理學習太過于枯燥、乏味、單一,而且在學習到一些困難知識概念時會產生畏難心理,降低學習自信心。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可以實現物理實驗的模擬,并能夠根據學生反饋,合理控制物理變化過程,對于一些難點重點反復播放、放大觀察,學生在其中可以更加明確、清楚的了解到實驗發(fā)生規(guī)律,提高對知識點的理解。例如:在講解參考系概念時,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教師在講解有關參考系相對運動時會有很多學生不理解的概念,而通過播放影音資料,就能夠很好的詮釋這一點[1]。
二、解決高中物理多媒體教學問題策略
(一)突出學生學習主體意識
目前,部分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時,容易出現忽略學生學習主體位置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多媒體課件在制作時往往要耗費教師大量精力,所以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會產生過于關注課件內容的心理,無視學生實際接受情況與學習感受。在前期制作課件時也沒有將學生具體情況考慮到其中,所以學生感受不到多媒體課件的優(yōu)勢,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想要改變這種現象,就需要突出學生學習主體意識,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當中,教師與學生往往是處于一種學生在下面聽,老師在上面講的關系,教師成為了課堂的主體,學生就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所以,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充分的參與感,例如:在講解加速度一課的時候,利用小組合作模式,現將學生分為多個學習小組,在前期布置任務“收集體現出加速度的視頻資料”,小組內部整合視頻后,在課堂上逐一播放,教師通過多媒體視頻播放的輔助,可以清楚了解到各個小組對于相關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并以此為基礎,開展下一步教學計劃[2]。
(二)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融合
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社會中各行各業(yè),多媒體技術也走進了教學行業(yè),很多教師為了順應時代發(fā)展,都紛紛在課堂上使用了多媒體軟件,但由于自身意識沒有及時轉變,同時也沒有在前期做好完善的教學計劃,導致教學課件的制作仍然十分枯燥、片面、單一,內容就是大量文字定義與公式的堆疊,跟傳統(tǒng)物理教學方式相似。還有一部分教師盲目在網絡上下載成品課件,但每個教師在實際教學時都有自己的方式,因此,利用其它教師制作的課件會打亂原有教學進度,學生學習起來也會感到混亂,不利于教學計劃的完成[3]。
想要改善這種方式就需要教師在前期做好課程規(guī)劃,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不能本末倒置,為了盲目跟隨時代發(fā)展而改變自己原有教學計劃。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輔助手段,無法徹底取代傳統(tǒng)教學模式,所以教師要根據自己教學目標計劃制作課件,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物理的科技感與趣味性。
(三)完善多媒體教學資源
傳統(tǒng)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當中,在物理教學設備方面沒有過多要求,教師往往就是通過板書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知識點,在新課改施行后,教學內容不斷增加,也對相關設備提出了要求。例如:現象教材中加大了實驗活動、實驗研究等內容的比重。所以需要配備相應設備來輔助教學。在沒有實行課程改革之前,學生的成績就是學校和老師的重點關注內容,所以在教學資源配置上往往會忽視。而深化新課改以后,這種形式就引發(fā)了教學資源緊張、短缺現象,不利于教學目的完成,影響了教學效果。同時,還有很多學校因為資金不充裕,無法完成實驗設備的購置,就算有的學校具備了相應條件也不能滿足學生的日常應用需求。
針對這種情況,除了教育部門以及政府要加大對相應資源的投入,同時,在現階段,教師可以通過完善多媒體資源的方式改善這一問題。多媒體教學資源相對投入成本較小,而且在實際使用中還具有較大優(yōu)勢。利用教學課件中的影音資料可以向學生展示出很多物理信息與實驗。
(四)加大教師隊伍建設力度
新課改的背景中很多教師仍然無法從傳統(tǒng)理念中走出來,不能積極有效的改變現在的授課模式,盡管在教學中加入了實踐、探究等模塊內容,但由于自身理解能力與意識沒有跟上,所以不能把握住課程進行的精準比例以及推進時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會感到手忙腳亂,長此以往不利于培養(yǎng)其學習物理的興趣。
想要改善這一問題就需要從教師方面入手,加大對教師隊伍建設的力度,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作為引導者與領路人,應當確保自身綜合素質符合新課改的要求,除了具備專業(yè)學科知識能力,同時還要有大膽創(chuàng)新意識與思維意識。不僅在課堂上實現知識的傳授,同時在具體課后實踐活動中,也需要從資料查找、生活實驗等方面給予學生一定的支持。學校可以定期組織一些教師培訓活動,例如:開展專題講座、制定創(chuàng)新教學激勵機制等等,樹立教師終身學習意識,做好教學過程中的帶頭作用[4]。
結論:
綜上所述,在實際物理教學過程中融入多媒體教學技術,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加強課堂教學效率。想要實現高效的應用,就需要教師首先轉變自身意識,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制約,加強課堂活性,讓其能夠在快樂、自由、輕松的情境中提高對物理學科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劉文娟.多媒體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06:91.
[2]韓廣.高中物理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 (24):70-71.
[3]王毅.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多媒體教學的應用[J].學周刊,2018 (26):149-150.
[4]彭玲.淺談利用多媒體教學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效率[J].知識文庫,2018,14:132.
作者簡介:韓妹(1995.07-)女,本科,海南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研究方向:物理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