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鴦
(新疆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
呼吸衰竭已成為目前全球嚴重危害人類健康與生命安全的重大急性危重癥之一,在目前臨床中常用機械通氣進行治療[1]。本次研究評價臨床對ICU呼吸衰竭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患者應用舒適護理的臨床現(xiàn)實意義,現(xiàn)將報告如下。
隨機抽選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12例ICU呼吸衰竭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患者,依照看診登記順序分為兩組。研究組(n=56)中,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27:29;年齡53~79歲,平 均(62.53±5.88) 歲; 對 照 組(n=56) 中,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28:28;年齡53~81歲,平均(62.49±5.96)歲。兩組的基線資料通過統(tǒng)計學計算結果得出P>0.05,可做對比研究與分析。
對照組(n=56)應用基礎護理干預,包括加強巡房、觀察輸液情況、心理干預、注意事項管理、監(jiān)測各項生命體征等。研究組(n=56)應用舒適護理干預,包括:(1)疼痛干預。常規(guī)建立氣道,隨后進行負荷量誘導,可給予適當劑量的咪唑安定。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呼吸、心率、脈搏、血壓等),同時為了有效避免引發(fā)肌無力、譫妄等不良現(xiàn)象,可積極采取改變體位的方式來減輕疼痛感。(2)環(huán)境指導。護理人員合理調節(jié)ICU病房內溫濕度,確保環(huán)境安靜、舒適,避免強烈光線照射[2]。另外,還應定期加強消毒工作;盡量將護理操作安排到日間進行,以防打擾到患者正常休息,同時還需確保病房周圍環(huán)境安靜,減少嘈雜的聲音,以免對患者造成刺激。(3)體位干預。通常醫(yī)院內應配備高彈力海綿床,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引發(fā)壓瘡,每2h或4h進行一次體位改變,再輔以適當按摩,可提高患者的舒適度[3]。若患者未存在仰臥位禁忌癥,還可將床頭、枕頭墊高[4]。定時幫助患者勤翻身,可降低仰臥位壓力,從而有利于改善睡眠質量。(4)飲食干預。護理人員應當幫助患者糾正不良飲食行為喜好,指導其多攝入富含維生素、高蛋白、低鹽的營養(yǎng)食物,遵照少食多餐的原則;同時還可鼓勵其多喝水,戒煙戒酒。(5)口腔護理。應定期對導管位置進行適當合理調節(jié),勤更換牙墊[5]。在進行吸痰操作中嚴格遵照無菌流程操作,注意護理操作力度準確且輕柔,以防給患者增添更多不適感[6]。
評價并同步記錄兩組:①呼吸功能改善情況,包括氣道峰壓、肺活量、潮氣量、用力呼氣量;②并發(fā)癥情況,包括壓瘡、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鼻粘膜損傷等并發(fā)癥事件。
將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項目數(shù)據(jù)資料均納入SPSS 21.0軟件分析,采用(±s)和(%)表示所有檢測數(shù)據(jù),采用t和χ2檢驗,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詳見表1。
研究組的并發(fā)癥率低于對照組(P<0.05),檢驗結果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1 兩組的呼吸功能改善程度對比(±s)
表1 兩組的呼吸功能改善程度對比(±s)
組別 n 氣道峰壓(cmH2O) 肺活量(L) 潮氣量(mL) 用力呼氣量(%)研究組對照組5656 t P 23.91±2.0530.06±3.1412.27280.000189.60±5.7261.08±5.2427.51260.00013.93±0.192.76±0.1238.96140.0001536.22±71.02420.08±79.318.16370.0001
表2 兩組的并發(fā)癥情況對比[n(%)]
由于呼吸衰竭患者在接受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后往往需要長時間住院,而在較為漫長的治療期間內,患者飽受疾病折磨,不僅會給生理上造成一系列不適感,還會在心理上出現(xiàn)焦慮、煩悶等負性情緒[7]。由于是對于ICU病房患者,無親屬陪伴下,會進一步加重不良心境狀態(tài),不利于疾病康復[8]。因此,為了使得患者身心舒適,治療依從性高。在本次研究中,將疼痛干預、環(huán)境指導、體位干預、飲食干預、口腔護理等對策貫穿于舒適護理全程中,取得令人滿意的護理成效。一方面通過疼痛干預、體位干預及口腔護理,不僅有效減輕、舒緩了患者的疼痛程度,還可避免出現(xiàn)壓瘡、口鼻粘膜損傷現(xiàn)象[9-10]。本研究表明,應用舒適護理可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引發(fā)壓瘡、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鼻粘膜損傷等并發(fā)癥事件。
綜上所述,臨床對ICU呼吸衰竭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患者應用舒適護理,可使得患者在生理上及心理上處于舒適狀態(tài),從而進一步提升整體療效,是一種理想的護理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