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文清 兒科主治醫(yī)師 編輯/麗葉 設計/龐婕
冬季寒冷,容易發(fā)生感冒,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這個季節(jié)應格外警惕病毒性腦膜炎。并且,病毒性腦膜炎早期癥狀跟感冒差不多,很容易被誤診。對于這類會威脅寶寶智力甚至生命的疾病,媽媽們應格外警惕!
在我們的腦組織外面有一層叫做腦膜的薄膜,在腦膜和腦組織之間,有一些被稱為腦脊髓液的液體,這些液體可以減輕外力對腦組織的直接沖擊,當腦膜和腦脊髓液出現發(fā)炎癥狀時,就是腦膜炎。
腦膜炎分為細菌性腦膜炎和無菌性腦膜炎。細菌性腦膜炎比較可怕,發(fā)病后容易產生并發(fā)癥,甚至可能導致死亡。無菌性腦膜炎則只是腦部外面的輕微感染,并不會直接破壞腦部的神經組織,大多可以完全康復,請留意醫(yī)生的診斷。
典型癥狀包括頭痛、嘔吐、頸部僵硬和疼痛。新生兒并不會描述自己頭痛,而且頸部僵硬的癥狀也不是很明顯,所以,我們必須注意不尋常的持續(xù)嘔吐。一般來說,新生兒發(fā)生腦膜炎時可能有下列表現:發(fā)燒或體溫低、持續(xù)嘔吐、持續(xù)哭鬧不安、食欲減退、呼吸急促、看起來比較累等。
小兒病毒性腦膜炎最常見的原因是腸病毒,一般屬于良性,很少引起并發(fā)癥,通常都會自行康復。不過,新生兒的免疫功能并不完善,一旦發(fā)生腸病毒感染的腦膜炎時,就比較容易并發(fā)肝炎、肺炎、腦炎等嚴重疾病,這同樣可以威脅到小寶寶的生命安全。所以,醫(yī)生在處理病毒性腦膜炎時,一方面要注意其他的器官有沒有受到侵害,一方面必須注意隔離這些病毒。
Tips病毒性腦膜炎護理重點
·急性期臥床休息,專人陪伴,防止墜床受傷。
·注意保暖,防止受涼,預防感冒。
·多飲水,增加營養(yǎng),給予高熱量、易消化、富含纖維素食物,增加維生素攝入。
·保持口腔皮膚清潔衛(wèi)生,高熱時及時擦干汗液,補充水分。
細菌性腦膜炎是比較危險的,最常見的病原是B群鏈球菌和大腸桿菌,占了所有新生兒腦膜炎中的2/3。這兩種細菌都會在母體的生殖道附近寄居,這樣,當孩子出生時,極可能會感染到這些細菌,所以它們就成了新生兒腦膜炎最常見的原因。
一旦確診是細菌性腦膜炎,醫(yī)生都會馬上使用抗生素來治療癥狀。如果確實不能界定細菌種類,就必須將所有常見的細菌種類列入考慮范圍,等到細菌培養(yǎng)結果出來之后,再根據培養(yǎng)菌種對于抗生素的敏感性,來決定是否需要改用抗生素,這是使用抗生素的常識,新手媽媽應當了解。
1.對于昏迷、持續(xù)驚厥或休克患兒,應隨時有人守護,做好急救準備,一旦出現驚厥、昏迷或病情驟變等情況,及時報告醫(yī)師處理。
2.飲食上應堅持“少量多餐”的原則,飯后減少活動,以避免嘔吐,若病情許可,可豎直抱起或抬高床頭約20分鐘。若吞咽困難可用鼻飼,使用磺胺或腎毒性抗生素者,應給予充足的液體。
3.保持呼吸道通暢,嘔吐時頭部要側向一方,及時清除鼻咽部分泌物及嘔吐物,以防吸入性窒息,注意口腔護理。
目前,對于新生兒腦膜炎還沒有很有效的預防方法,我們能夠做的,只能是仔細觀察任何可能的先期癥狀,給予適當及時的治療。目前已經有科研機構在開發(fā)B群鏈球菌疫苗,這種疫苗一旦研發(fā)成功,就可以有效減少新生兒腦膜炎的發(fā)生率。
家長們常把小兒腦炎和腦膜炎混為一談,以為是同一種病,其實它們是兩種性質不同的疾病,二者之間有許多不同之處。
腦炎,多為病毒(其病毒的種類很多)感染,使腦實質組織受到損害后出現的病變;腦膜炎,多為細菌(可以是多種化膿性細菌)感染所致的腦膜部位的炎癥。不過,部分病毒性腦炎的患兒同時有腦膜的病理變化。
雖然腦炎和腦膜炎都是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疾患,其臨床癥狀有一些相似之處(如發(fā)熱、頭痛、嘔吐、食欲不振、頸項強直、精神萎靡、嗜睡或昏迷、抽風等)。但是,腦實質組織受到損害的腦炎,多會出現定位癥狀,即身體某部位出現麻痹或癱瘓,病后留下的后遺癥也較多;而腦膜炎的病兒,則以腦膜癥狀為主,如前囟門飽滿、劇烈的頭痛、噴射性嘔吐、頸項發(fā)硬發(fā)挺等顱內壓力增高的表現。當腦炎合并有腦膜炎時,也會同時出現腦膜癥狀。
1.腦膜炎的血象升高顯著,腦炎的血象正?;蛏摺?/p>
2.腦膜炎的血培養(yǎng)檢查常能培養(yǎng)出致病的細菌,腦炎則無。
3.腦炎做病毒分離等病毒學檢查時,可查出致病的病毒,單純的腦膜炎則無。
4.抽取腦脊液檢查時,腦膜炎的腦脊液壓力較高,外觀混濁或呈米湯樣,白細胞數很高,糖減少或正常,涂片和培養(yǎng)可查到致病細菌或真菌;腦炎的腦脊液壓力也增高,外觀清亮,白細胞數正?;蚵愿撸钦;驕p少,涂片和培養(yǎng)無細菌或真菌。
小兒得了腦炎和腦膜炎都會造成大腦神經細胞的損傷,如治療不及時,就會留下后遺癥。主要表現是智力低下和腦性癱瘓。
這種腦性癱瘓除伴有智力低下外,主要表現是肢體強直、痙攣或不自主動作、抽風;視覺、聽覺及語言的障礙。
這樣的孩子如能在2歲前發(fā)現,及時采取綜合療法,可以恢復大部分運動功能,使其生活能夠自理。因此康復治療(也就是功能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先從頭部運動開始,使頭保持在身體的中線上,由強直變?yōu)榛顒幼匀?。然后訓練上肢和手的動作,使其恢復抓握功能,能畫畫、吃飯、洗手和大小便自理。最后,對大腦功能進行訓練,使其能對周圍環(huán)境作出正確反應,與人友好交往,個人生活能自理,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要求。
功能訓練是挖掘兒童潛在能力的手段。在訓練中要注意尊重他的興趣和愛好,用耐心和愛心去鼓勵他,采用多方面的訓練方法,使其大腦功能得以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