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東
摘 要:隨著新一輪教材編寫的啟動,教材中明顯增加了古詩歌的篇目,古詩學習尤其是高年級古詩學習的技能要重視起來,語文老師要重點指導學生在古詩自主預習、詩歌翻譯、豐富意蘊、誦讀積累等方面的技巧,促進學生養(yǎng)成閱讀古詩的好習慣。
關(guān)鍵詞:古詩閱讀;自主預習;譯文;意蘊;誦讀
新課標對小學高年級語文古詩歌閱讀有這樣要求:“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從這些要求可知高年級古詩鑒賞在小學階段處在最高處,我們在指導學生鑒賞時,要注重細節(jié),在內(nèi)容、情感、詩境上加大鑒賞力度,提高高年級小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為后面的古詩學習做鋪墊。
一、須自主預習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睂W習古詩需要小學生在預習上花費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小學生理解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沒有之前的預習,想在課堂上學好古詩很難。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一定要學生自主完成,把詩歌中的重點詞語、詩歌意義,通過查字典等手段,初步把握詩歌內(nèi)容。最好能熟讀詩歌,在朗讀的過程中,把詩歌的節(jié)奏讀準確,在上課之前就可以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有條件的學生還可以結(jié)合課后問題,思考詩歌的思想感情,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為后面的學習做準備。
如學習《游園不值》一詩時,我們要指導小學生把重點字音、字意搞清楚,如“應、屐、苔、扉”等字音要讀準,“憐、扣”意義重點理解,“屐齒、蒼苔、柴扉”意義一般了解。了解了重點詞意,翻譯詩歌就簡單多了,在預習中,學生需要完成對詩歌內(nèi)容的初步了解,接著再朗讀詩歌。一般情況下小學生不會讀錯節(jié)奏,可以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只是在有情感朗讀上需要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去鍛煉。
二、須嚴抓譯文
詩歌鑒賞必須建立在理解詩歌的意義上,連詩歌的意思都沒有弄明白,鑒賞是無意義的事。那么,怎么掌握詩歌的意義呢?筆者認為必須要嚴格抓古詩歌的翻譯,尤其是重點文言詞語的解釋,要讓小學生通過查閱字典進行理解,而且還要記在腦子里,形成知識儲備,以備不時之需。還要讓學生通過翻譯詩歌,掌握翻譯的基本方法,為鑒賞詩歌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學習《尋隱者不遇》一詩,這首詩字面上很簡單,“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就翻譯成“我在松樹下問童子,他說師傅采藥去了”。而前面的詩句就可以補充一下這樣翻譯,“我在一棵蒼老的松樹下見到一個年幼可愛的童子,向他打聽隱者的下落,他說那是他的師傅,但是師傅不在家里,他去山里采藥去了?!边@樣翻譯詩歌,意義就豐滿多了。翻譯詩歌不能是文言文的一一對應的直譯,還需要發(fā)揮小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合理的內(nèi)容加上恰當?shù)南胂?,把詩歌字面之外的意義補充出來,再進行意譯。如這句詩的主語省去了,需要補充;“松”的意義需要學生想象,需要加上恰當?shù)男稳菰~;“問”一詞意義豐富,問的人是誰,這個人干什么的,去哪里了等,都可以想象;“童子”什么樣子,和問的人有何關(guān)系,都要想象完成。把這些想象的內(nèi)容都補充出來,詩歌的意義才能充實。
三、須精思意蘊
到了小學高年級,古詩鑒賞的任務比低中年級多了,也重了,古詩鑒賞不僅僅體現(xiàn)在內(nèi)容的想象上,我們還要注意指導小學生品讀詩歌中的重要詞句,找到重要的意象,借助這些來啟發(fā)學生思考,體會詩歌的修辭美、畫面美、意境美,從而更好地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初步做到對古詩的意蘊鑒賞。
如學習《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一詞,這首詞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作品中表現(xiàn)出來的是作者少女時代的歡樂生活,在閱讀中要指導學生體會這種情感。但指導高年級小學生品味詩歌,不能大而化之,要指導小學生注意從細節(jié)品味。首先要讓學生通過翻譯找到詞中的三個畫面“溪亭日暮、藕花深處、驚奇鷗鷺”;然后再找出體現(xiàn)畫面美的詞語“沉醉”,品味詩歌的意境美,如“溪亭日暮”的幽靜秀美,“藕花深處”的清幽淡雅,“驚起鷗鷺”的壯觀奇妙;最后結(jié)合詞中的意境來體會作者沉醉美景的喜悅心情以及誤入藕花深處不知歸路的著急心理,還有急于劃船回家,以至于響聲太大而驚起一灘鷗鷺紛紛飛起的驚喜之狀。
四、須重視誦讀
我們課本上選編的古詩歌都是經(jīng)典之作,這樣的經(jīng)典如果不背誦下來,絕對是一大損失。小學課本上選編的古詩內(nèi)容大多短小精悍,即使是宋詞,內(nèi)容也是比較短小的小令,簡單易學,背誦下來也沒有什么難度。誦讀經(jīng)典是學習經(jīng)典最好的方式,因為這個經(jīng)典之作學生不可能完全理解,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學生鑒賞能力的提高,他們會把積累下來的經(jīng)典進行回味,結(jié)合自己的能力做出和以前不一樣的體會。關(guān)鍵還有一點,古詩學習需要學生積累大量的文言詞語和鑒賞方法,如果背誦積累下來,學生回憶起來自然容易多了,這樣也能逐漸提高他們的翻譯能力和鑒賞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如學習《石灰吟》一詩,我們需要學生做這些跟讀相關(guān)的任務,來完成誦讀的工作。首先,在預習時讓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能夠讀準字音、節(jié)奏;然后在課堂上閱讀詩歌,通過不同的學習鑒賞活動,訓練學生朗讀詩歌的能力,如默讀、自由讀、有感情朗讀等,完成品讀任務;最后在課堂上達到背誦要求,能夠熟練掌握詩歌內(nèi)容,正確、流利地背誦下來,完成積累。
小學高年級古詩鑒賞不同于前面中低年級的簡單學習,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鑒賞詩歌的能力。所以我們要嚴抓預習、重視誦讀,在課堂上教學生學會翻譯詩歌,初步了解詩歌的意境、情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簡單的鑒賞活動,逐步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