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qū)青年路295號蔬菜局 (413002) 王迪軒
番茄大棚早春栽培,是利用上年11月下旬播種育苗,翌年采用大棚套地膜的一種栽培方式,可達到提早播種,提早上市的目的。
(1)選擇品種 應選用耐低溫、耐弱光,對高濕度適應性強,分枝性弱,抗病性強(對葉霉病、灰霉病及早疫病、晚疫病有較強抗性),早熟豐產(chǎn),品質佳,符合市場需求的品種。如紅寶石、改良903等。
(2)確定播期 番茄育苗天數(shù)不宜過長,60~80天可育成帶大花蕾適于定植的秧苗。各地應從適宜定植期起,按育苗天數(shù)往前推算適宜的播種期。如越冬冷床育苗一般在11月中下旬播種;采用電熱育苗可在12月中、下旬播種,于2月中下旬定植大棚;采用大棚溫床育苗可在元月上中旬播種,秧苗供3月中下旬地膜或露地定植。
(3)種子消毒 一般以藥劑消毒為主。先用清水浸種3~4小時,漂出癟種子,再進行消毒處理??刹扇》蹌└砂璺ɑ蛩幰航菹痉āS眉兹?00倍液浸20分鐘后撈出,密閉2~3小時,用清水洗凈,可預防早疫病。用10%磷酸三鈉和2%氫氧化鈉水溶液浸種20分鐘后取出,用清水洗凈,可預防病毒病。
(4)浸種催芽 種子經(jīng)藥液浸種消毒后用20~30℃清水浸種5~6小時(粉劑干拌消毒后不能再浸種)。出水后晾干表面浮水,在25~28℃溫度下催芽,隔4~5小時翻動一次,每天中午用溫水淘洗一次,70%種子出芽可播。為增強抗寒性,也可在極個別種子破嘴時即停止催芽,轉入0℃左右低溫下鍛煉5~6小時,再逐漸升溫至催芽的適宜溫度。
(5)配制營養(yǎng)土 由腐熟堆肥7份與肥沃園土3份,經(jīng)混合后過篩,每100千克營養(yǎng)土中加入硫酸銨0.1千克、過磷酸鈣0.4千克、草木灰1.5千克,充分混勻。
(6)準備播種床 按照種植計劃準備足夠的播種床。每平方米播種床用40%甲醛30~50毫升,加水3升,噴灑床土,用塑料薄膜悶蓋3天后揭膜,待氣味散盡后播種。
(1)播種 苗床播種:將剛露白的種子拌細砂或細土,均勻撒播在床面上,播種后覆蓋厚約1厘米細土,覆土后床面噴灑樂果、敵敵畏等殺蟲農(nóng)藥,防治地下害蟲。
營養(yǎng)缽播種:裝入營養(yǎng)土的缽依次排緊放入床內,趁濕每缽播入發(fā)芽種子2~3粒,用消毒細土蓋沒,接著撒土填滿缽間空隙,噴一層薄水。
注意用藥土播種的底水要大些。每平方米播種8~10克為宜,每畝大田用種量50克左右。播后蓋地膜保溫保濕。
(2)苗期管理 出苗前管理:播種后要蓋嚴棚膜,不要通風,保持白天25~26℃,夜間20℃左右。幼芽拱土時撤掉塌地膜受光,拱土前一般不澆水,撤地膜后蓋土易干燥,可少量噴水,把蓋土濕透。
出苗至破心期管理:經(jīng)常擦拭透明覆蓋物盡量多見光,間拔過密苗??刂瓢滋鞖鉁?6~18℃,夜間10~15℃。地床播種,一般不澆水。育苗盤播種,床土易干燥,應當在子葉尖端稍上卷時噴透水。若出現(xiàn)戴帽,可在傍晚蓋棚前用噴霧器把種殼噴濕,可自動脫帽,或噴濕后人為幫助摘帽,不能干摘帽。若因覆土過薄出現(xiàn)頂殼,應立即再覆土一次。注意防止低溫多濕,必要時應加溫。
破心至分苗期管理:改善苗床光照,提高床溫,水分以半干半濕為宜,育苗盤播種澆水次數(shù)要多些。白天氣溫超過30℃時應在中午前后短期放風,降溫排濕。如床土養(yǎng)分不夠,可結合澆水噴施0.1%復合肥液。
(1)分苗 2~3片真葉前,選冷尾暖頭晴天分苗,以容器分苗最好。密度10厘米×10厘米。深度以子葉露出土面為度。及時澆定根水。
(2)分苗床管理 分苗后3~5天管理:悶棚不通風促緩苗,晴天還應蓋遮陽網(wǎng),保持高溫高濕促緩苗,白天地溫20~22℃,夜間18~20℃,白天氣溫24~30℃,夜間16~20℃,遇寒潮侵襲時應加強保溫和加溫,可在大棚內套小拱棚,小拱上加蓋草簾等防寒,也可用地熱線加溫。不可用煤火或木炭加溫。
緩苗后管理:苗床氣溫、地溫應比緩苗期降低3~4℃,但夜間氣溫不能低于10℃。4~5片真葉時易徒長,容器育苗時應及時拉開苗缽的距離進行排稀,使秧苗充分受光。保持床土表干下濕。對已發(fā)生徒長的幼苗可用50毫克/千克矮壯素噴灑。
秧苗迅速生長期至秧苗鍛煉前管理:追肥可葉面噴施0.3%尿素+0.1%磷酸二氫鉀混合液,隔7~10天噴一次,共2~3次,及時揭蓋保溫覆蓋物,逐漸加大白天通風量,降溫排濕。即使是陰天也要在中午透氣1~2小時。
定植前5~7天進行煉苗,逐漸加大白天通風量,至晝夜通風,在不發(fā)生凍害的前提下,可以晝夜去掉覆蓋物,控制澆水使床土露白。
(1)定植地準備 于前作收獲后,土壤翻耕前每畝撒施生石灰150~200千克,提高土壤PH值,使青枯病失去繁殖的酸性環(huán)境。土壤翻耕后,每畝施入腐熟人畜糞([0-9]+) ([0-9]+)千克、餅肥75千克、三元復合肥50千克,采用全耕作層施用的方法,做到肥與畦土充分混合。此后,立即整地作畦,畦寬1米,畦溝寬0.5米,溝深0.3米,畦面平整,略呈龜背形,然后覆蓋地膜,整地施肥工作應于移栽前10天完成。
棚室在定植前要進行消毒,每畝設施可用80%敵敵畏乳油250克拌上鋸末,與2~3千克硫黃粉混合,分10處點燃,密閉一晝夜,放風后無味時定植。
(2)定植 定植時期:在10厘米土溫穩(wěn)定通過10℃后定植。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番茄大苗越冬后,應提早到2月上、中旬搶晴天定植在大棚或小拱棚內。
定植規(guī)格:每畦栽兩行,株行距25厘米×50厘米,每畝栽([0-9]+) ([0-9]+)~([0-9]+) ([0-9]+)株。
定植方法:定植時,每蔸撒入1∶([0-9]+) ([0-9]+)的五氯硝基苯藥土50克,定植后澆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溶液作定根水,并用土雜肥封嚴定植孔。澆定根水,在土溫低時不宜過量。
(3)田間管理 促進緩苗:白天適宜溫度最好達25~28℃,夜間15~17℃,地溫18~20℃。定植后3~4天內一般不通風。為保持較高的夜溫,可在棚內加設塑料小拱棚,遇寒冷天氣,加蓋草簾、塑膜等多層保溫,有地熱線的,可進行通電加溫,維持土溫15℃。緩苗后視情況澆1~2次提苗水,一般不追肥,也可視生長情況輕施一次速效肥。緩苗后隨氣溫升高,加大通風量,適當通風降溫。白天控制在20~25℃,夜間13~15℃。開花結果初期,白天23~25℃,夜間15~17℃??諝庀鄬穸?0%~65%,低溫陰雨天氣,可于上午通電加溫2~3小時,維持地溫8~10℃以上。
插架:緩苗后進入旺盛生長時要及時插架,方式選用單立架或籬笆架。
保濕:始花到開始坐果地不干不澆水。待第一批果的直徑長到3厘米時結合追肥澆一次水。
?;ū9洪_花結果期易落花落果??墒褂谜{節(jié)劑如2,4-滴、對氯苯氧乙酸等處理花朵提高番茄坐果率。用2,4-滴處理,濃度10~20毫克/千克,前期溫度低時可選用15~20毫克/千克 ,中后期10~15毫克/千克;用氯苯氧乙酸處理,濃度為20~50毫克/千克,氣溫低時適當偏高,反之偏低,當每一花序上有3~4朵花盛開時處理,每朵花處理一次即可,一般4~5天處理一次,氣溫較高一個花序噴一次,處理時要對準應該處理的花朵進行噴射。
整枝、摘芽、摘葉:宜采用單桿整枝法,只留主桿,所有側枝全部摘除,每株留3~4穗果,也可每株除主干外,還保留第一花序下的第一側枝,此側枝僅留1穗果后即摘心。一般在側芽長6~10厘米時選晴天中午進行。并要摘去第一穗果以下的衰老病葉。早熟品種單桿整枝,留2~3穗果,晚熟品種留5穗果后摘心,注意果穗上方留2片葉。
撤膜調溫:5月下旬至6月上旬后隨著外界氣溫升高,可把棚膜全部撤除。盛果期保持白天25~26℃,夜間15~17℃,地溫20℃左右,空氣相對濕度45%~55%。外界最低氣溫超過15℃,可把四周邊膜或邊窗全部掀開,陰天也要進行放風。
澆水追肥:盛果期后再澆2~3次壯果水,結合采收追肥2~3次,每畝每次追施濃度為30%的人糞尿200千克或復合肥10~15千克,還可結合噴藥葉面噴施1%的過磷酸鈣或0.1%~0.3%的磷酸二氫鉀。灌水宜于上午進行,忌大水漫灌。灌水后應加強通風,后期高溫,應保持土壤濕潤。用膜下滴灌或暗灌,可降低棚內濕度,減少高濕型病害的發(fā)生。
(1)采收 及時分批采收,減輕植株負擔,以確保商品果品質,促進后期果實膨大。采收后,將殘枝敗葉和雜草清理干凈,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保持田間清潔。
(2)催熟 在番茄著色期應用乙烯利促進果實成熟。
浸果法:即在果肩開始轉色時采收后,用([0-9]+) ([0-9]+)~([0-9]+) ([0-9]+)毫克/千克乙烯利進行浸果1~2分鐘,浸后瀝干,放入20~25℃溫度下,約經(jīng)5~7天可轉紅。
植株噴霧法:約在采收前半個月,第一、二穗果進入轉色期時,噴灑500~([0-9]+) ([0-9]+)毫克/千克乙烯利一次,間隔7天后再噴一次,可提早6~8天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