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漢卿,趙漢武,黃向云,藍杰,李成
(廣西現代立新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530000)
美娜的母本THX21-23是2008年起從春季栽培的臺灣千禧粉紅色小番茄經7代分離選育而成的自交系THX21-23。該自交系種子扁平、短卵形,表面有短而粗的灰褐色茸毛,千粒質量約2 g;早熟,無限生長類型,生育性及抗病性強,果實粉紅色,長橢圓形,平均單果質量20 g,糖度高達9.6°,風味佳,不易裂果,每穗結14~31個果,高產,抗病耐貯運,適合春、秋或冬春露地栽培;一般667 m2產量約5 000 kg。
父本HW16是2009年起從秋季栽培的西安年豐番茄種苗繁育有限公司的粉色精靈粉紅色小番茄品種中發(fā)現的優(yōu)良單株經自交提純4代育成的自交系HW16。該自交系種子為扁平短卵形,表面有短而粗的灰褐色茸毛,千粒質量約3 g;早熟,無限生長類型,生長勢及抗病性強,果實粉紅色,橢圓形,平均單果質量20 g,糖度高達7.3°,風味佳,不易裂果,每穗結14~31個果,高產,抗病耐貯運。一般667 m2產量約4 500 kg。
2011年秋進行雜交,經2012年春初選,選出美娜等3個綜合性狀優(yōu)良組合,并于2012年秋和2013年春進行品種(組合)比較試驗;2013年秋季起將組合暫定名為美娜,分別在橫縣、田陽縣進行小面積試驗示范,已于2015年6月通過廣西非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 (桂審蔬2015025)。目前該品種已在國內櫻桃主產區(qū)推廣應用2 000 hm2。
2012-2013年對已篩選出的THX21-23×HW16(美娜)等3個優(yōu)良組合進行品種比較試驗。試點設在現代立新公司百育試驗地,2012年8月5日育苗,9 月 4 日定植,小區(qū)面積 9.0 m2(1.5 m×6.0 m),每小區(qū)種植30株,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11月25日統(tǒng)計產量,對照品種為田陽種植面積較大的千禧番茄,并于2013年春季重復試驗一次。由表1可知,組合THX21-23×HW16春、秋兩茬667 m2產量分別為5 012.3、5 292.8 kg,分別比對照增產2.5%、1.5%。
表1 2012-2013年品種比較試驗產量統(tǒng)計
2012年秋冬和2013年春將美娜在田陽縣、橫縣進行試驗示范,面積1 800 m2,3次重復,露地栽培,以當地主栽品種金幣和千禧為對照,管理水平一致。試驗結果表明(表 2),美娜番茄 2 a 2點667 m2平均產量為5 112.8 kg,比原有的主栽品種金幣和千禧分別高0.9%和6.8%。
2012-2013年在品種比較試驗過程中進行發(fā)病情況調查,美娜2茬病毒病發(fā)病率分別為33%和16%,比對照千禧的發(fā)病率分別低8.3%和11.1%(表 3)。
早熟,無限生長類型;莖綠色,莖葉著生短稀茸毛;葉綠色、中等大小、較厚;第一花穗著生節(jié)位為注:橫縣示范時未種植金幣。6~8節(jié),每隔2~3節(jié)著生1個花穗;多為單式花序,每花穗的花朵數為12~23朵。果實短橢圓形、縱徑3.5~4.4 cm、橫徑 2.8~3.6 cm。 果肉粉紅色,果皮平滑無棱溝、光澤好;未成熟果淺綠色,成熟后粉紅色;果柄短(0.8~1.4 cm),有離層;萼片 5 裂呈五角星形、較直、美觀、長2.0~2.5 cm;單株掛果量 160~248個,單果質量18~24 g,完熟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8.0%;硬度較好、不易裂果、較耐貯運,口感甜脆、品味濃;適合南方地區(qū)冬春露地及秋延后栽培,一般 667 m2產量 5 000~5 500 kg。
表2 2012-2013年生產示范試驗產量結果
表3 2012-2013年田間病毒病發(fā)病率調查
廣西南部區(qū)域和右江河谷區(qū)域8~12月育苗栽培,中部區(qū)域建議在2~3月和7月下旬至8月育苗栽培,北部區(qū)域在2~3月育苗栽培。冬春用50孔的穴盤于小拱棚或大棚內育苗,秋季育苗建議用72孔的穴盤,育苗時注意防曬防暴雨。每667 m2施優(yōu)質腐熟有機肥2 000 kg、復合肥 45 kg、鈣鎂磷肥25 kg;搭架栽培,每667 m2春植約2 000株,秋植約2 200株。采收期間每15 d追施三元復合肥1次,每次每667 m2約7 kg。生長期間保持畦面濕潤。生長中后期,及時摘除植株下部老化葉片。冬春季育苗時要預防苗期猝倒病,生長期間防疫?。幌那锓N植防病毒病及白粉虱。根據產品運輸距離遠近而定,果實皮色轉紅時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