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顧:小強是班上一個個性比較突出的男生,他喜歡“與眾不同”,時不時會做出一些奪人眼球的事情,雖然沒有什么大問題,但總是會讓我這個班主任費一番心思。學?!拔拿鲃?chuàng)建月”期間,盡管我在班上一再強調要注意儀容儀表,可他卻在幾天后燙了一頭卷發(fā)來到學校。我找他談話,他也不辯駁,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無奈之下,我與他的媽媽電話溝通了一下,結果小強的媽媽在電話里直接表示:她也感覺孩子的發(fā)型沒有問題,老師不能對學生太過嚴厲。
與家長對話后,我開始反思自己對個性學生教育的問題。面對一些個性突出的學生,班主任僅僅關注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本身是否能實現(xiàn)育人的目的,我們是不是要更多地剖析現(xiàn)象背后的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原因和家庭原因?;谶@樣的思考,我決定從小強和小強的家庭兩個方面入手,找尋教育指導“個性學生”的針對性策略。
蔡元培先生說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潛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將會直接關系到子女良好的道德品質,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等的形成。每一個孩子首先是家庭教育的產(chǎn)物,良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源頭活水”。
對于小強出現(xiàn)的問題,我是否應在電話告知家長前,先了解這一現(xiàn)象背后的“故事”?不可否認,作為一所百年名校,我們學校的學生各方面的素質都是不錯的,學校和家長對他們的要求也非常嚴格,男生燙發(fā)絕對算是主動挑戰(zhàn)校紀校規(guī)的另類行為。我想,小強也絕對知道這樣的行為會招致老師和同學什么樣的眼光和質疑。所以小強這種行為的產(chǎn)生和持續(xù),絕不是一時沖動,背后定有特別的原因。如果我只是從常規(guī)管理的角度出發(fā),簡單地、強硬地處理,即使表面上解決了問題,但也無法阻止學生下次其他另類行為的出現(xiàn),不能滲透到學生心靈深處的教育畢竟是不成功的教育。
再次思索、醞釀過后,我撥通了小強媽媽的電話,主動邀約她面談。當我提出想請她來學校當面交流孩子的教育問題時,她遲疑了。短暫的沉默后,她告訴我:她在半年前的一個夜晚,發(fā)現(xiàn)小強偷偷玩手機,因為控制不住情緒,她與小強發(fā)生非常激烈的爭執(zhí)。在與孩子搶奪手機的時候不幸摔倒,導致了嚴重的骨折,加之她之前身體一直不好,所以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家臥床休息。聽到這里,我首先安慰她,請她保重身體,并表示如果她不方便,我是不是可以與小強的爸爸見面聊一聊。結果,小強的媽媽隨即氣憤地表示:她對這個丈夫失望透頂,因為爸爸“忙”得整天不見蹤影,從來不關心孩子的學習;而且如果被他知道小強有不好的表現(xiàn),他還會對一直陪伴孩子成長的母親冷嘲熱諷。
這樣的溝通結果讓我馬上想起杜威說過的一句話:“家庭中正常關系的失調,是以后產(chǎn)生精神和情緒的各種病態(tài)的肥沃土壤。”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母親望子成龍,特別期盼通過孩子的成功來向丈夫證明自己。也正是這樣的心理,讓小強的媽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陷入矛盾的境地:一方面,她非常期望孩子有優(yōu)秀的表現(xiàn);另一方面,她又特別怕孩子的短處暴露出來。所以,只要出現(xiàn)問題,她就會情緒失控,而對外又只能一味“護短”。正是因為她的“護短”行為,導致對孩子的正面管教的力量被弱化了,孩子身上出現(xiàn)的問題就很難得到及時有效的糾正。而也是因為母親的“護短”,導致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很難達成一致。
通過多次耐心細致的交流,小強的父母逐步認識到家庭教育的扭曲和錯位是導致孩子出現(xiàn)問題的重要原因,開始積極配合我,努力承擔起父母的職責,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我也及時因勢利導,送給他們《一家人的溫情對話》《我的孩子我來教》等關于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幫助他們不斷開掘家庭教育的“活水”之源。
蘇霍姆林斯基把學校和家庭比作兩個“教育者”,認為這兩者不僅要行動一致,向孩子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堅持一致的教育理念。但現(xiàn)實是,大多數(shù)家長并不是教育工作者,他們大多缺少家庭教育的科學方法和好經(jīng)驗,所以要充分發(fā)揮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指導作用。
在了解小強的家庭情況之后,我決定進行一次家訪。家訪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我仔細瀏覽了小強媽媽的微信朋友圈,了解她的愛好、性格、言語風格等。經(jīng)過一番認真的準備,我初步感知小強的媽媽是一位感性的、略帶文青氣質的女性,因為丈夫的忽視和唯一關注的孩子的叛逆,情緒比較容易失控。做好充分的溝通準備后,在一個寧靜的黃昏,我?guī)е皇利惖陌俸匣?,走進了小強的家。親切又溫馨的問候之后,我便靜靜地傾聽小強媽媽的訴說,一再肯定她的付出,理解她的不易……
原來,她對小強燙發(fā)的行為也是非常反對的,但是孩子早已不是那個曾經(jīng)溫順乖巧、言聽計從的孩子了,變得似乎要通過反對家長和老師的要求來維護自己的“自尊”,刷存在感。因為家長長期的控制,孩子開始用“對著干”的方式反抗媽媽。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努力讓小強的媽媽明白,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我們共同的追求。教師、家長、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就好比一個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下邊兩角是家長和教師,學生是頂點,因此,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果配合默契,孩子就會被我們推得更高。所以,在教師需要家長攜手共同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卻出現(xiàn)“護短”言行,教師就會陷入孤立,穩(wěn)定的等腰三角形就會失衡,教育的效果必然會大打折扣,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隨著溝通的深入,我感覺到小強媽媽的心扉敞開了,她也感覺到了孩子的問題主要是自己的問題。這時,我才推心置腹地告訴她:因為母親強烈的“愛”使得孩子不知所措,犯錯了不容申辯用各種狠話來威脅孩子,孩子能不壓抑嗎?這種壓抑使青春期的他走上叛逆的道路。也因為家長一直把老師塑造成“告狀人”“懲罰人”的形象,孩子自然也對教師心存芥蒂。父母、師長都被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可想而知,孩子內心是多么孤獨,多么渴求有人重視和關注。教育學上說,任何不可愛的行為都是對愛的呼喚。小強的另類行為正是對家長和教師的愛的一種特殊形式的呼喚和渴求。
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保持與學生家長的交流溝通,讓自己工作藝術的“暗香”逐步浸潤對方,讓彼此的心靈在交流中碰撞。
蘇霍姆林斯基在《怎樣培養(yǎng)真正的人》中說:“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fā)出特有的音響,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講的話發(fā)生共鳴,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备鶕?jù)我的觀察和了解,小強對數(shù)學和體育特別感興趣,初中時曾是同學們口中的“數(shù)學小王子”。于是,我決定暫時先放下對他的頭發(fā)問題的關注,嘗試放大小強的優(yōu)點,給予他精神關懷,少質疑多肯定。
首先,我從數(shù)學學科入手,與數(shù)學老師形成合力,為他創(chuàng)設展示的機會和舞臺。每當他取得一點進步時,數(shù)學老師會在課堂上大肆表揚他,而我也會利用晨會課和班會課的時間提出特別表揚。我還會主動找他幫忙,我告訴他:數(shù)學是文科班大部分學生的短板,而他在數(shù)學學習上有天賦,曾經(jīng)又是“王子”級別的,一定要再次打響“王子”的品牌……這樣多次的表揚和談話后,他不再戒備甚至回避我了,眼中閃現(xiàn)出激動和希望的光芒。經(jīng)過一次又一次的激勵,小強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了,他不再總是與老師唱反調、對著干了,開始主動學習了。我及時肯定他的進步,并且把他的轉變及時告知他的媽媽,請她的媽媽也能給予孩子及時的鼓勵和肯定。原本傷心、急躁的母親看到孩子的進步,心中特別的感動和感激。
其次,我從小強的體育特長入手。我借助校運動會、年級拔河比賽、班級籃球賽等體育競技活動,創(chuàng)設一個個可以展示他運動才能和組織能力的機會。我會把小強的成績及時通過班級家長微信群展示出來,把他作為關心集體、為班級爭光的先進人物予以表揚,努力“找到他作為人發(fā)展根源的‘機靈點’,做到使孩子能夠充分地顯示和發(fā)揮他的天賦素質,達到他年齡能達到的卓越成績?!?/p>
思想決定人的行為,班主任的教育理念直接決定著治班方略。我想,當我們將原本看似最重要的問題先放一放,從另外一個方向尋找突破之道時,我們常常會收獲意想不到的結果。一天早晨,我很意外地發(fā)現(xiàn)他的卷發(fā)已經(jīng)變直了。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見’一村”??!
從小強的教育案例中,我獲得了很多啟發(fā)。教育從來都不只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業(yè),學生的問題也從來不僅僅是學生自身的問題,家庭教育對學生的發(fā)展也尤為重要。學校與家庭只有真正做到教育上的一致性,才能發(fā)揮對孩子最大的教育合力。尤其是對“個性學生”而言,班主任只有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導工作,才能真正發(fā)揮家校合力的教育力量。
我們教育的對象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我們所采取的任何一種教育方式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很大的作用。教育事業(yè)是良心事業(yè),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教書育人的這條路上,我們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于我而言,每一個教育故事的結束,都是我班主任工作嶄新的開始。而今邁步從“此”越,作為教師,我也需要不斷改變思路,不斷學習,以實現(xiàn)班主任工作的不斷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