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奇清
米是財富,米是生命。
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廣東吳川霞街村的林召棠赴京應(yīng)試一舉考中了頭名;參加殿試,被道光皇帝欽點為狀元。衣錦還鄉(xiāng),在見過父親母親等親人后,林召棠立即去了小鎮(zhèn)上的一個粥店。他是要去吃粥嗎?是,也不是,他主要是惦記著粥店的老板。
雖說粥店老板煮粥總用上等好米,粥的稀稠適度,味道挺不錯,但由于出不起較高的租金,使得粥店所處的位置比較偏僻,他和妻子又都忠厚老實,不善于宣傳,因此生意一直冷冷清清,日子陷于困境。
以前,林召棠常去那里吃粥,他尤其喜歡老板的耿直憨厚,很想助他一臂之力,使得他店鋪的生意好起來??伤褪钦也坏竭m當(dāng)?shù)霓k法,再加上學(xué)業(yè)繁忙,也就將此事擱下了。如今,自己衣錦還鄉(xiāng),林召棠想,已是狀元的他去粥店,一定能提升店鋪的人氣。
當(dāng)林召棠帶了禮物來到粥店時,老板喜出望外。老板的妻子靈機一動:可以請新科狀元為自己題個店名??!“這樣更好?!绷终偬男廊粦?yīng)允。待筆墨紙硯拿來后,林召棠略一思索,揮毫寫下“弓弓店”幾個大字,然后又書好落款“道光癸未欽賜狀元及第林召棠題”。
這字可讓粥店生輝呵!老板立即請人將題字制成一塊兒大匾,懸掛在店門上方。
“大家都去看?。⌒驴茽钤獙懙牡昝?。說是粥店,可粥字中間少了‘米字……”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人們紛紛前去觀看。書法蒼勁有力,可又為什么將“粥”字寫成這樣?有人說,狀元郞寫了一個別字。但絕大多數(shù)人不這樣認(rèn)為:即使寫了別字當(dāng)時也可以再寫一幅。
其實,林召棠是為了增強廣告效應(yīng),有意將“粥”字當(dāng)中的“米”字漏掉的。可不是,由于人們感到新奇、疑惑,前去觀看的人成群結(jié)隊,在欣賞到書法的美妙時,也見識了“粥”字的“另一種寫法”。
此時正值夏天,炎天暑熱的,在欣賞了狀元的字后,人們都會進到店中,買上一碗涼粥?!霸瓉磉@個店里的粥如此好吃,下粥的菜肴也別有一番風(fēng)味。”客人們都這樣說。就這樣,前來品字吃粥的人絡(luò)繹不絕,粥店的生意越來越好。其他生意人也紛紛來到這里開店,沒過多久,曾經(jīng)的偏僻之地竟成了繁華街市。
林召棠后來高興地對老板說:“那次題字我故意漏掉‘粥字中間的米。而正是因為沒有‘米,你店里的‘米才多起來?!?/p>
善良是身處困境中人的“米”,是善良者自己的德,美德能延年益壽。林召棠活到八十七歲,如此高壽,在清代并不多見??梢?,善良也是善良者的“米”。如今,林召棠“尚氣節(jié),憐貧苦”等美名仍廣為流傳。
(編輯 思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