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音格力
文章題目具有擬人化意味,既新穎別致,又浪漫唯美,令人浮想聯(lián)翩。
這世間,最浪漫的事,都是簡單的。比如下雨的巷子,走過一把油紙傘;比如書頁里,夾著多年前的一片花瓣;比如一朵花,和另一朵花在一起。
初春的時候,去一個正在改造中的寫生基地拍枯了一冬的爬山虎枝條。一墻一墻的灰黃細(xì)藤,是光陰的印記,那么讓我著迷。我知道,那綠意,很快就會在墻上鋪染清涼。
在拐過那個窄窄的墻角時,意外地看到頭頂墻縫里有兩株葉瘦而微綠的野花,雖然還未開,但能看到它們擎著兩枝花苞,在一片陽光里,相依相偎。那一刻,我仿佛能聽到它們快樂的細(xì)語聲。
人生中的相遇也許難有不早不晚的恰好,但心中有快樂,有喜悅,便如此篤信,花開之初,花謝之終,都能驚喜相遇。
有些浪漫就是這樣簡單,像一朵花和另一朵花在一起。
喜歡作家朋友陸蘇的詩文,或許因為我們骨子里都有一個小村。她的小村,春天會站在每一個路口,每一個門口,迎接遠(yuǎn)道而來的花朵。這樣的小村,適合想念一個人,因為“每一天,每一棵樹,每一莖草,都在綠一些,美一些,好一些”。這樣的想念,就像“一朵花想和另一朵花在一起”。
那天中午倚在床頭看她的書,很舒服。然后輕輕放在一邊,午睡了一個小時。醒后提筆亂寫小詩一首相贈:謝你的詩情,寫出了一個小村;謝你的小村,養(yǎng)出一個你;謝一個你,讓小村有草有花,讓你的文字有詩有情。
有閑時最愛做的事,莫過于走山路,進(jìn)山村。我把一朵花、一片云,裝進(jìn)行囊,簡簡單單地,就這樣出發(fā),去小村。在我們的小村里,你喜歡一個人,就順著她名字的筆畫,走啊走,一筆里有花香,一筆里有水聲;你喜歡一扇窗,就可以在窗前癡癡地發(fā)呆;你喜歡一朵花,就可以俯下身變成另一朵,和它在一起。
我相信,只要拿出快樂,拿出喜悅,拿出浪漫,與遠(yuǎn)方的你,總能享一處坐花醉月地。慢慢地,讓生活的悲與苦,心里釀酒,苦中總有芬芳,悲傷總會含淚成珠。
這樣的人,不管外在風(fēng)霜,內(nèi)心總有一朵花與另一朵花在一起。
一想到一生中能浪漫地與一朵花,一本書,一個人,傾心相遇,我的心就直往柔軟里去。為此,我愿在這柔軟里,愛上沿途所有的美。
開篇點題,奠定了文章浪漫的感情基調(diào)。
“清涼”是觸覺;“綠意”是視覺。這里運用通感手法,通過“鋪染”一詞,化無形為有形,詩意盎然。
運用排比手法,增強了文章語言的節(jié)奏感,使文章語言富有氣勢,有利于抒發(fā)作者對山村的喜愛之情。
總結(jié)全文,點明主旨,表達(dá)了作者的浪漫情懷和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唐麗光摘自作者博客
總結(jié)
古人云:“一切景語皆情語?!蔽闹小耙欢浠ê土硪欢浠ㄔ谝黄稹钡睦寺?,不是花兒有情,而是人心自作多情。生活中,你若風(fēng)和日麗,花兒就會笑臉相迎;你若風(fēng)雨交加,花兒就會猙獰不堪。何也?人的心情不同而已。正如法國作家薩克雷所說:“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世界從來就不缺少美好,只是缺少感受美好的心情罷了。